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GYNESS081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浮世畫家 — 及時行樂還是拯救靈魂?】

GYNESS081
·
·
《浮世畫家》中文譯本


慕著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之名,而看《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的中文譯本《浮世畫家》。此書是石黑一雄於1986年出版的作品,是其創作生涯的第二部小說,獲英國及愛爾蘭圖書協會頒發的惠特貝瑞圖書獎和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讓我好奇的是,這位五歲已移居英國筆下的日本會是怎麼樣?從而帶出一個怎樣的故事,探討甚麼議題?

背景設在1948年的日本,內容主要以主角小野與身邊的人對話為切入點,看似瑣碎,背後卻隱藏日本在二戰前後兩代的芥蒂和社會的變遷,反思二戰時期的日本在軍國主義下的責任。

兩代的芥蒂

故事主軸圍繞主角小野為幼女婚嫁一事,而四出拜訪故友,為免男方查家宅後有所誤會而悔婚。因日本傳統婚嫁禮節而被逼回首前塵,小野初時不為所以,不理解長女時常提醒小心提防之意。小野在憶述往事片段時,對於與某些人物的交往略為含糊,似是隱藏背後不快的經歷。尤其提到他的得意門生黑田,為怕對方提及不快往事,而特意造訪,後段才披露當年小野被誤以為舉報黑田畫作含有反愛國成分導致其被捕。可見兩代之間的誤解,反映年輕一代對上一輩存在怨恨的情緒,認為他們有責任檢討和承擔過錯。

更了白的情節是小野的大女婿在其兒子健二的喪禮中的對話:「許多人在美國人面前表現乖巧,甚至比以前更得意,但實際上就是他們把我們引入了災難……勇敢的青年為愚蠢的事業丟掉性命,真正的罪犯卻仍然活在我們中間。不敢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不敢承擔自己的責任。」年輕一代認為當權者的行為是怯懦的做法,然而小野為之費解。後來小野對於野口由紀夫為了自己在戰時創作的熾動性歌曲,感到內疚而自殺,他表示敬佩,認為野口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錯是勇敢和高尚。

在二戰時期全民愛國好戰情緒激昂,身為當代知名的浮世繪畫家,不能幸免地以藝術方式渲染愛國主義。年輕習畫時期,如中國傳統的「養士」方式,一班受識學徒一同居住在老師的住處,培養同派系的繪畫風格。其老師號稱「現代喜多川歌麿」,鍾愛夜夜笙歌,生活糜爛,自覺美好事物都是晚上聚集早上消失,畫家要相信浮華世界的價值,描繪那短暫又脆弱的美。大概到了某個年紀,經歷大半生,看盡人生百態,便有一種避世之心,只想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小野不甚認同此生活模式及理念,剛巧遇到松田,他說服小野離開浮世象牙塔,藉著藝術才華呈現真實的世界。因此小野暗中嘗試新畫風,結果得不到老師了解而不歡而散。當時二戰的國家只是由一群自以為是的政治家軍事家操控的棋盤,而人民是棋子,戰後慘痛的生活卻由百姓承受,高高在上的政客唯命是從地做美國傀儡。由《得意》到《放眼地平線》的轉變,為了帶出警世的覺悟,以喚醒國民要正視真實世界潛在的問題,不再沉沒在浮光掠影、瞬間即逝的歡樂世界。

小野從老師習畫時期覺悟到,尊師重道是需要的,但一定要勇於挑戰權威,永遠不要盲目從眾,要認真考慮自己的人生意願和方向。更要超越現有的低級和頹廢的影響,避免其削弱了自己的靈魂。他其後與自己徒弟聚會時更表示,怪誕與浮華已過去,新世代是新精神的帶動者,提醒徒弟們要保守這份精神而努力。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愛國」有許多爭議。「愛」是甚麼已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命題,「愛」是盲目包容;「愛」是無私奉獻;「愛」是不需理由。「愛國」牽涉到政治議題更為複雜,忠心愛國理應是國民責任,然而當國家領導層所為非自身意願時,人民應否無條件支持呢?「愛」是一個人對另一個個體產生情感上的化學作用而「愛國」又是否愛國家在任何時候的任何決策呢?如《1984》書中的政府不斷篡改戰爭歷史,更一度在遊行中途作出改變,令國民感到困惑。然而,無可厚非的是,當一個國家陷入戰爭中,為了抗敵(不論是侵略國或是被侵略國),全國的愛國情緒定必異常熾熱,尤其是從未經歷過戰爭的一代,斯蒂芬·褚威格在其自傳《昨日的世界中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奧地利全國人民因為感到前所未有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故大部分國民對於戰爭有一鼓熱烈的激情。因此「愛國」這議題仍有許多討論空間。

社會的變遷

故事中穿插二戰前後的小野活躍地區「逍遙地」的建築環境變遷和社會模式的轉變。三形酒館便是其中轉變例子。這是在「逍遙地」歷史最悠久的酒館,後來因小野在社會上的地位(他常提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應該不甚重要,可是透過各種事情印證自己仍然有相當的影響力,並為之感到高興),小酒館成為頌揚日本新愛國精神為招徠的左右宮酒館,聚集當地的藝術界人士。小野作為老師年代的居酒屋區熱鬧非常,師徒眾人是左右宮的常客,有私家用桌,常聚集一起高談闊論。

戰爭結束後早期,左右宮一帶斷壁殘垣,往日的浮華世界絲毫不見痕跡。小野在川上夫人的小酒館消遣時,時常懷緬過去美好熱鬧時光。戰後日本政府嚴格控制城市生態,建構新的交通路線,方便運輸,帶動小區發展,以助振興經濟。四處興建西式高樓大廈,大型公司引入新的管理制度。社會面貌全然不同,一番新氣象迎來新時代開始。

書中的小細節亦透露出日本在戰時及戰後時期,受美國支配下的影響。例如書中多次提及戰時的當權者是美國人的傀儡,導致年輕有為的一代如小野的兒子健二戰死沙場;老年時期,小野的外孫看恐龍怪獸電影、愛吃菠菜扮大力水手和模仿西部牛仔的情節,皆透視到新世代仍受到美國的影響,由政權的硬實力轉變為故軟實力,繼續改變日本人的生活文化和思維。

結語

在亂世當中,有人選擇今朝飲酒今朝醉,沉迷於短暫又脆弱的美,亦有人勇於面對現實,認真考慮自己的人生意願和方向,渴望拯救迷惘中的靈魂。處於廿一世紀的我們,同樣面對許多疑惑和社會問題,如何自處似乎更為複雜。尤其在網絡世界主導的今天,小至如讓座本來是自我修養的表現,但在智能電話普及的時代,稍有差池便被路人拍下,再上載至網絡批鬥。都市人的生活壓抑越催嚴重,面對社會資源分配不足,默默付出卻得不到回報,加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虛擬化,在網絡上一個讚便是肯定的象徵,快樂的泉源,究竟應該及時行樂不問世事,還是奮力拯救失落的靈魂呢?大概浮世畫家一書中探討的生存態度,值得我們借鏡反思。

白髮蒼蒼之時回望往事,一笑置之。「承認自己人生中所犯的錯誤,并不總是容易的事,但卻能獲得一種滿足和尊嚴。不願或不能承認這些錯誤,才是最丢臉的事。」

P.S.

坦然最初是被書的封面所吸引:一名日本女子右手指按壓著頸微微俯首,配以浮世繪畫風,那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為石黑一雄編制的精美版。對於讀設計出身人士,確有幾分吸引。另外,日本文化在七十至九十年代風靡東南亞,香港人漸漸成為日本的常客。二十多年間,本人只涉足一次九州,環境恬靜舒適,印象良好。九州位於日本南部,鄉郊簡樸地方,與書中所描述的舊日的境致相似,因此看書時回憶起將近十年前的旅途片段,然而看到石黑在一段訪問中表示,書中的日本只是他想像中的日本,然後我大笑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