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策瑜九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旅行的意義: 讀阿兰·德波顿 <旅行的藝術>

策瑜九清
·
·
我們總是太多概念, 太多預設, 太多追隨, 太多知識, 太多傳聞, 而捨棄了本來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覺和具體細節, 結果, 哪兒都走到了, 卻走的那麽空洞, 那麽亦走亦趨, 人云亦云.

疫情已經持續了兩年, 問起如果疫情結束最想做的事是什麽, 有不少人會回答: 去旅行. 雖然疫情期間仍有不少人或是無懼風險或是趁疫情緩解間隙前往不同的目的地, 大部分人仍然被迫要麽放棄了出行計劃要麽只自駕到附近轉轉. 在惦記那些可以四處旅行通行無阻的日子的同時, 你是否有想過, 我們爲什麽要旅行, 又期待從旅行中獲得些什麽?

最近剛剛讀完英倫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藝術>, 作者並沒有羅列各種旅行中的所見所聞, 而是挑了幾個自己旅行中的片段, 結合他由這個片段所聯想到的文學或藝術作品, 寫下了自己的關於旅行乃至人生的獨特感悟. 很多時候, 我們是為了旅行而旅行, 列出一個旅遊地最出名或最多人推薦的景點, 走馬觀花一般打卡拍照, 卻喪失了最需要的那份好奇心和探索細節之美的心態. 就如作者在書中所寫: "我們總是太多概念, 太多預設, 太多追隨, 太多知識, 太多傳聞, 而捨棄了本來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覺和具體細節, 結果, 哪兒都走到了, 卻走的那麽空洞, 那麽亦走亦趨, 人云亦云."

我們都聼過總結那些所謂“最名不符實的旅遊地”, 大家也都或多或少有過類似的體驗, 即實地的旅行往往與我們對它的期待是有差距的, 甚至會令我們大失所望. 這一方面是因爲我們所獲得的關於旅遊地的信息多半都來自于一些旅遊指南, 介紹, 博客, 甚至是文學作品, 但我們忘記了這些關於旅行的描繪是經過選擇和簡化的, 即只向我們展示了在當地旅行時最美好的部分, 就如一個攝影家在某個地點拍攝一整天最後會刪去所有光影和細節不符其心意的照片, 但最後展示的那張並不能代表這個地點的全部面貌. 另一方面, 其實我們對於旅行的感受, 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我們個人當時的心境和情緒所影響的. 設想一下, 假如你去了一個期待已久的地方旅行, 但你與同行的夥伴發生了嚴重爭執, 或是你心裏一直在記挂著旅行結束后要面對的工作報告 (就如作者所列舉的自己的親身經歷), 那麽, 就算天氣很好, 景色很美, 酒店很舒適, 當地的食物也很可口, 但你對這次旅行的感受也未必會美好. (所以旅行時選擇恰當的同伴以及調試好出發前的情緒十分重要)

每個人對旅行的期待和關注點都不一樣, 但無論如何, 懷著探索的好奇心和發現美的心態會令旅行的過程有趣的多. 一直都很不感冒那些幾日幾囯游之類的旅遊團隊, 縂覺得那种趕場完成任務一般的旅行其實是一種負擔, 倒不如在家看關於當地描寫的書和紀錄片. 其實, 對於什麽是一個旅行地最值得一探或最有趣的東西,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見解, 或許那些衆所周知的"打卡勝地"對你並不吸引, 而在某條馬路上或是小巷裏發現的某些小細節對你來説卻很有意思. 作者認爲, 獨自旅行的最大優點在於, 我們對於世界的觀察不需要受到同伴的影響, 因爲同伴的質疑往往會制止我們的好奇心, 我們會調整自己的求知欲來滿足別人的期待從而使自己看上去"正常"一些. 而獨自一個人的時候, 我們便可以無拘無束地去探索我們感興趣的事物, 比如一閒特別的小店, 一座建築的屋頂, 一面牆壁上的題字, 甚至是街頭某個特別的人. 從這個角度來説, 即便不出遠門, 我們仍然可以在最熟悉的環境找到從未發現過的風景, 正如書的最後, 作者通過穿著粉紅色荷蘭色相間的睡衣, 心滿意足呆在自己房間里的塞維爾-德-梅伊斯特的<臥室之旅>來提醒我們, “讓我們在前往遠方之前, 先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東西."

最後附上幾張最近一次出遠門旅行的照片, 2019年10月去加拿大Banff National Park, 有一些照片真的特別美, 也是當時天氣和光影都配合特別好的緣故, 所謂可遇而不可求就是這樣吧.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