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oonSatsuma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心理咨询记录 | “我不想要”

MoonSatsuma
·

在第二次正式咨询中,我们由我在工作中总是没法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聊到了成长中那几件关于钱的事,我以为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已经反复思考过,也跟伴侣反复聊过,甚至也和一个心理咨询师聊过之后,我已经不会再有这么大的情绪了。结果一提起来,我就眼泪决堤。我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准确地说,是一个“农村做题家”一步步走向更大的世界的故事。每向前走一步,我跟新的环境就越格格不入,离原生家庭和家乡就越远。

在大学里,我发现身边的同学的父母大多数是教师,公务员,医生,国企员工,最少也是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工人。他们聊起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诸如“和父母一起在假期出去旅游”,对我来说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件和钱有关但又不仅仅和钱有关的事,深刻地影响了我。其中有一件事情,发生的最早,对我的影响最深远。为了回溯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原生家庭角度理解我今天的问题,我在这里记述如下:

大概十岁左右的夏天,我和爸爸去城里办事儿。回程时我们像往常一样,从长途客运站搭车回家。那个时候的客运车采取流水发车的方式,一辆车上满了人就开车。就是在这样一个我和爸爸已经坐上车,等待发车的间隙里,有一个小贩上车卖削好的菠萝。很便宜,印象中是一块钱一个。他走过我,大概是看出了我眼睛里的渴望,问我要不要买一个。我很想要,但是在我们家是没有“想要”这回事儿的,没有人能大大方方地说出我想要什么东西。“想要”某一个基本衣食住行之外的东西(是的,零食也是基本衣食住行之外的东西),就是”不懂事儿“。甚至于说,连冒出“想要”这样的念头都是可耻的。虽然只有十岁左右,我已经敏感地学到了这一点。

卖菠萝的人在车里逛了一圈,很快就又下车了。回到家后,爸爸向亲戚朋友夸耀,说我“懂事儿”,说看出我明明想吃,却还是说不要。这更使我难堪。原来爸爸是知道的,他不仅不肯给我买一块,还要把这件事儿向亲戚说出,伤害我的自尊心。 这原本是一件小事,一块菠萝本不值一提,却奠定了我之后的人生中压抑自己的需求,做一个”懂事儿“的女儿的基调。我在前文提到了其他几件事,都是这件小事儿的翻版。每次想起来,我都好想穿越回去抱抱还是小朋友的自己,给她买一块,跟她说,“没关系,想要吃一块菠萝并不可耻,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现在已经三十多岁的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件小事,也从未向父母提起。因为我深知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正是他们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和极度匮乏的生活中学习到的应对方式。他们的人生,相比于我的,经历了更多的不公和匮乏,受到了更多传统礼教的束缚。只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走出了自己的成长环境,看到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我成长环境和现在生活环境的巨大的价值观的撕裂。这个可能就是过去几年我的焦虑的来处。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