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重演 — 濃豔欲滴的暗色祭典《祭特洛伊》
演出:金枝演社劇團
時間:2016.04.22 20:00
地點:億載金城
文 — — 羅倩
《祭特洛伊》從1997年華山首演至今,時隔19年,是第5次的重演【1】,一齣戲的生命可以一直延續,實屬不易。今晚的《祭特洛伊》,在二鯤鯓砲臺(1974- )城門內的操練場上演,從引橋進入城門洞,光束投射在觀眾身上,絢麗的睜不開眼,穿越隧道後,雙腳踏入了悠遠的歷史戲台,上戲了。
劇本改編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Iliad)、「亞格曼農」(Agamemnon)與「特洛伊女人」 (Euripides),描述希臘邁錫尼王亞格曼農跨海攻打特洛伊城,不惜獻祭即將待嫁給主力戰將阿基里斯的女兒依弗吉尼亞,俘虜與侵佔擁有預言能力卻不被聽信的特洛伊公主卡珊卓,本按兵不動的阿基里斯因摯友帕特羅克洛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擊敗,憤而出兵回擊,擊敗赫克托後,亞格曼農順利攻下特洛伊,命令將赫克托之子從城樓拋下,赫克托之妻安度美姬同時失去丈夫與孩子,也失去了特洛伊後,依然溫柔且悲悽的唱著給孩子聽的搖籃曲…。
作為在戶外上演的台語史詩環境劇場,《祭特洛伊》以億載金城城門遺址作為舞台背景,架起四層樓高的舞台視覺效果,由下而上依序分別為操練場的平面舞台、象徵兩方陣營搭建而起的戰爭擂台、億載金城的城牆樓台,與城門的至高點平台,如同古希臘的劇場空間,半圓形的觀眾席層層疊高和舞台(祭壇)平行對望,無論是坐在前排或是後排較高的位置,都能從不同角度全覽層次豐富的舞台景觀。首演當晚座無虛席,恐怕沒有比在這樣適切符合古代劇場原型空間與曾是戰爭遺址(中法戰爭、乙未戰爭)的砲台觀賞遙遠的戰爭史詩故事更適切的場地了。
全劇使用典雅的台語發音,以唸唱吟遊的方式,搭配歌仔戲般的舞台身段,舞台兩旁各有一台螢幕作為中英文字幕提示。有趣的是,劇中人物的人名皆是用台語直譯英文人名,乍聽之下非常不習慣,讓我聯想到侯孝賢在《刺客聶隱娘》(2015)中所寫的遙想唐朝時代人物的話語,簡潔古雅的對白,對現代觀眾而言也已是陌生。《祭特洛伊》打開了一種對於台語的聲音想像,有別於日常生活的台語,用母國的台語講述他國史詩的故事,我們一時之間卻無法全然投入,也有觀眾聽到台語英文忍不住不斷發出訕笑聲,此刻,最熟悉的生活語言反過來卻成為自己熟悉的陌生了。
《祭特洛伊》的演出最吸引我的,是華麗的服裝與濃豔的舞台燈光,在一片晦澀不明中又黯黯綴著金屬光澤的布料,厚重的質地與人物那金屬的、乳白色的、深海底層清透詭譎般的青藍,隨著不同情節與不同打光:紅、紫、橘、黃、藍、黑、黃,人物身體的膚色持續變化,繁複摺曲的暗色華麗衣裳,透過巧妙的打光,在黑暗中閃閃發亮,這一群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人,如鬼魅般的盤據在歷史的深邃之境。燈光的顏色也同時代表著人物的情緒時刻、場面的聚焦時刻與兩軍交鋒對決的各種衝突時刻,雖沒有千軍萬馬的人物交戰場面,卻透過顏色的更迭,濃郁的顏色對比(紅/藍/紫)與自然環境中夜晚的漆黑,將戰爭與暴力的氛圍清楚的表現出來。
在沒有光的地方只有黑暗,除了靠近戲末僅此一次將日光燈整個打在觀眾席區以外(此時我們才意識到這個操練場整體可以多明亮),觀眾其實一直處於黑暗之中,而舞台上的黑暗更是一場關於殺戮的祭典,若沒有巧妙的運用周圍環境與燈光,暗黑深幽的氛圍不會這麼強烈地表現出來,以至於忘記了處在有光的地方是什麼感覺。除了顏色與燈光的精彩運用,亦善用了現實環境與多層次的戲劇舞台,空間的深度與廣度隨著劇情不斷延伸,每每令人驚喜萬分,尤其從一開始的前方舞台到城牆高台的開展,甚至是將光由下而上的打在城牆後環繞空間的群樹,綠色、黃色、紫色,空間蔓延到舞台之外的自然環境,夜晚的暗色與舞台上演的暗色緊密的銜接在一塊,使觀眾完全浸潤其中。
觀看《祭特洛伊》的舞台設計,讓我直覺聯想到黑澤明電影《夢》(1990)的第二個夢〈桃園〉中的丘陵地場景,桃樹精靈們為小男孩所跳的桃花盛開之能劇禮讚。同樣以層層疊疊的垂直高度演展,每一層都有人物正在搬演,如同《祭特洛伊》中最前方平面舞台的兩方交戰、在擂台上按兵不動的阿基里斯、在城樓上著點亮燈火等待赫克托歸來的安度美姬,亦同時有暫時退居情節外的少年與女巫在暗處觀望、等待。《祭特洛伊》隨砲台城門搭建的舞台給出了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尤其回想戲一開始的少年說書人,從演出前演員們朝向舞台外的四面祭拜酬神,少年腳上的鈴鐺伴隨腳步的移動輕盈的作響(〈桃園〉中的小男孩也是因為桃樹精靈少女的鈴鐺聲而追著跑出門外,意外看見了像夢一樣精彩絕倫的演出),隨著故事開展聲音越往高處隱匿,在戲末現身,捧著火盆,在火盆前一張一張地放入金紙,焚燒。戲也如夢幻泡影,戲散(獻祭)後留下的,僅餘歷史的痕跡,《祭特洛伊》的故事則滋養進了觀眾的心中,強烈的顏色渲染留下戰爭的激昂血腥在身體迴盪,在一場充滿雲霧繚繞與斑斕顏色的空間調度下,逝子母親安度美姬悲愴的搖籃曲輕柔的歌唱下,如果說《祭特洛伊》是給現世的生者、給鬼神、給過去與未來的獻祭,對我來說更是一場透過顏色、燈光、服裝、舞蹈與歌聲組成的幽暗濃郁的視覺祭典。
注釋
1、1997年12月華山首演、2005年10月淡水滬尾砲台重演、2006年1月高雄旗後砲台重演、2015年10月雲門劇場戶外舞台重演。
2016首發於台南藝術節官網(當時連結已失效,本文為作者重刊)
圖片來源:金枝演社的《祭特洛伊》將億載金城化作千年前古希臘戰場。(金枝演社提供,攝影:黃昭綸)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