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戰後建築考現—戰後街屋歷史主義的文藝復興
1950年代的台灣,一種風格鮮明的街屋型態,出現在台北與基隆舊城區以及零星的高雄市角落。由於至今對此建築類型沒有明確的定義,或是學術上的討論鑽研,本人暫且以「戰後歷史式樣街屋」來稱呼它。
以時空背景而論,自1935年台灣博覽會後風靡一時的裝飾藝術 (Art Déco)、摩登流線型 (Streamline Moderne)、現代主義 (Modern Aarchitecture)甚至是興亞式,已成為了日末至戰後初期街屋的主要風格。而到了1950年代,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加上韓戰爆發進入的美援時期,建築技術與風格更是趨向了現代化。但這時卻突然冒出一群異形,不知起源何處的揮舞著歷史主義的大旗,將各種裝飾繁瑣的雕塑貼在了自己的臉上。
在那積極重建,建築物卻逐漸失去表情的年代,彷彿一群建築從業人員與泥塑匠師對於平面化的街道風景做出了反動。戰後歷史式樣街屋幾乎以同樣的時間出現在了基隆、台北以及高雄三座城市,並且嚴格的遵循著某種教條式的構成規律。三至四層樓連棟騎樓街屋,每戶的立面皆有兩支羅馬複合柱式 (Roman Composite Order,有時最左右兩邊會再多被剖半的柱式),將主體切割為三等份,在這三等份中二樓與三樓開窗間的牆面皆會鑲上鮑魚飾 (Cartouche)有時甚至是更為複雜圖案的泥塑,而窗戶外圍多有精美的鑄鐵欄杆花台;柱頭上方的楣樑從毫無裝飾、佐以磁磚到精美的勳章飾皆有案例,但這樣的型式由誰創造,又為何沒有廣泛流行如今卻不得而知。
由於目前只在這三座城市的舊城區看過,並且裝飾類似1920年代前後的歷史式樣街屋 (don’t say巴洛克了),不用說一般人,多數導覽文獻或具建築背景知識的人多會誤認此類建築屬於日治時期。可能繁瑣裝飾的額外開銷,還有不符合時代品味的建築型式,這面歷史主義的旗幟只在1950年代短暫的飄揚,到了1960年代後便不見興建的蹤影。基於歐洲宮廷生活的膚淺幻想,亦或是日治建築的戀殖,崇洋媚外的臺人自80年代開始再度對於建築裝飾產生瘋狂迷戀。近十幾年來房地產業者打造的巴洛克蘇魯邪教,更是深植進大部份消費者的腦中。這種癲狂的市場主流,購買的不再是生活品質或是個人對於居住空間的品味,而是中國工廠的制式化雕刻裝飾,配上庸俗的水晶吊燈與絨布沙發堆疊出的房價。
(本文撰於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