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话」真的脏吗?——为脏话辩护
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免和脏话打交道。
据统计,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差不多每说100到300个字就会不经意地带出一两个脏话。
然而,很多人一听到别人提起脏话就会皱起眉头,认为讲脏话不文明。
所以,这次我想站在脏话的视角,为它做一番辩护。
1.脏话的起因
根据《汉语詈词研究》的发现,汉语中的脏话大多源于人们对于社会等级和道德规范的认知。
鲁迅曾经深入分析过,在西晋和北魏时期,贵族们过分强调家族的门第,向上流通的渠道被这些权贵门阀垄断,普通百姓对此感到强烈的不满。
但不满归不满,绝大多数普通人又没有直面权贵的勇气。
故而,通过使用“他妈的”这样的脏话,来表达自己对贵族血统论下的不满和反抗。
在这些粗俗的言辞中,人们通常会把对方贬低到社会最底层,比如动物或仆人,或者通过侮辱对方的母系亲属来表达自己的轻蔑和愤怒。
2.为什么脏话往往会和女性生殖器挂钩呢?
在历史上,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存在显著差异。
在父权制的社会结构中,男性往往被看作是权力和控制的代表,而女性则常被描绘成脆弱和服从的形象。
因此,脏话中对女性的贬低或涉及女性生殖器的表述,常常被视为一种展示个人权力的行为,以及对较为弱势群体的轻蔑。
再说性这个话题,它在很多文化里都是挺私密的,尤其是和女性生殖相关的东西。
这种私密性质让性成为了社会禁忌的一部分。
大家都觉得这些事儿不好公开讲。
但是脏话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接刺破了这些禁忌的泡泡,打破了大家默认的规矩。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第一次说出带有生殖器字眼的脏话的场景。
我们会发现这些脏话往往能够激起听者的强烈情绪反应。
因此,脏话里头才会经常出现和性有关的词,特别是对女性生殖器的提及,变得频繁出现。
3.心理学的视角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脏话的使用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本质上,脏话是在情绪激动(愤怒或压力大)时,用来表达被视为禁忌的词汇。
而且,说脏话也有助于减轻痛苦并增强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情绪高涨时,脏话就像是个宣泄口,帮助我们缓解紧张和焦虑。
此外,在某些社交环境中,脏话可能被用来建立群体认同或显示亲近感。
例如:一个地位比较高的人,通过说脏话的方式,拉近与底层阶级的距离,给你一种平易近人,一点也不端着的感觉。
4.存在主义的视角
存在主义提倡“真实性”,即我们应该忠实于自己的感觉和欲望,而不是盲从社会的期望或标准,活在别人的期望里。
在这种情况下,脏话成为了个体表达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经历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愤怒、挫败或极度兴奋时。
通过脏话,我们能够直接而真实地传达我们的内心世界
存在主义还强调,个体拥有自由意志,在言语表达上,这意味着个体有权使用他们选择的任何语言,包括脏话。
脏话可以被视为个体自由表达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面对社会规范和期望的压力时。
在这种情境下,脏话成为了一种反抗权威的工具,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挑战既定的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
小结
对我个人而言,脏话更像是一把武器。
它能在我情绪紧绷时给我一丝释放,也能在我对抗那些旁人强加于我的“种种标准”时,赋予我力量。
每次听到别人说“脏话不对”的时候,都会激起我的逆反心理。
那些关于对错的标准,到底是谁规定的?
别人眼中的好,就真的是好吗?
为什么我要遵从别人制定的标准去生活?
这些所谓的“标准”,就像是一道道无形的绳索,把我们捆绑得动弹不得,让我们几乎窒息。
你会发现这些“标准”,不过是世俗给你的一副枷锁,一种想要把你变得跟他们一样的驯化方式。
所以,最后我想说一句:
去他妈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