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丨你要的是真正想要的吗?
面对海量信息,为了提高效率,在日常判断中大脑会使用大量心理捷径。
所谓心理捷径是说,当大脑发现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时,就会跳过分析和思考,而直接做出判断。
例如有些人看到某样商品价格高,心里就倾向认为这个商品的质量好。有些孩子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就赶快把正在玩游戏的手机藏好。利用心理捷径,我们的大脑无须对每一条信息都进行详尽彻底的分析,这能节省人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但依赖心理捷径做出的判断也很容易犯错,比如价格贵的商品也有不少质量很差,走廊里的脚步声也不一定是父母,而可能只是邻居路过。
《影响力》这本书的核心理论就建立在心理捷径之上。
作者提出了八个能触发大脑使用心理捷径的常见因素。理解和利用好这些因素,可以让我们对他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避免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控制。
影响力的第一个因素是互惠。
如果筹款员在提出请求之前先送一小包糖果作为礼物,募捐成功率就会提高一倍以上。
我们大多讨厌一味索取、从不回报的家伙,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自己被别人看成是爱占小便宜的人,或是不劳而获的懒虫。
互惠原则告诉我们,种什么样的因,就会得什么样的果。我们会保证社会成员全都遵守互惠原则。凡是有人敢违背这个原则,必然受到社会的制裁和嘲笑。
如果你刚刚因为帮了别人一把而收获感谢,请别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一类的老套客气话。相反,你最好保留应得的影响力,不妨这么说:“如果我们的立场互换,我相信你也会这么做。”
影响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喜好。
广告商和政治家总是试图把自己跟大众喜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明星代言和跨界联名。
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而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在于外表魅力。长得好看的人在提请求和改变他人态度方面说服力更强。其次在于相似性。我们更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也更愿意轻率地答应他们的请求。此外,真诚的赞美也能给自己带来他人的好感。
影响力的第三个因素是社会认同。
一个酒吧在入口处的告示牌指出,当周最受欢迎的酒品是波特。树立告示牌之后,该酒吧波特酒的销量立刻翻了一番。某音乐网站把一首此前从来没有人听过的歌设定为流行歌,这首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得流行起来。
在判断何为正确或者做出选择时,我们总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看到别人正在做,就觉得这种行为是恰当的。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身上都存在强大的从众效应。
使用社会认同原则来使一个人顺从并不难,只要告诉他其他人都这么做了就行。
影响力的第四个因素是权威。
一般来说,按照真正权威的指示去做,大多数时候都是合适的,因为这些人往往拥有更多的知识、智慧和经验。基于这些原因,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盲目地选用这一思考捷径。
但如果你要对他人施加影响力,不一定真的要具有权威,只需要让自己显得有权威即可。研究发现,头衔、衣着和汽车这三种象征能有效地获得影响力。拥有其中之一,而无须专业资质,就会得到他人更多的顺从和尊重。
要保护自己免受假权威的负面影响,就要提醒自己主动思考。比如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影响力的第五个因素是稀缺。
很多商家会利用稀缺原则对顾客施加影响,比如告诉顾客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不见得随时都有,而且同时还有很多人也想要买。
各类收藏家,不管是收藏棒球卡的,还是收藏古董的,他们都很清楚稀缺原则在决定物品价值上的影响力。
最能说明稀缺性在收藏市场重要地位的是一种叫珍贵的错误的现象。有时候,瑕疵品的价值更高,比如错印的邮票。倘若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钱的宝贝。
影响力的第六个因素是承诺一致。
赛马时,只要一下注,人们对自己所选之马获胜的信心就会立时大增。一旦做出了选择,人们就总会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一根筋,是因为我们死脑筋地坚持到底就能给我们带来一种难得的好处,我们再不用苦苦地思考这件事了。我们不需要从每天接触的庞杂信息中挑挑拣拣来确定相关事实,我们不必再劳心费神地权衡利弊,我们也犯不着再做出任何棘手的抉择。
一项实验发现,为了不思考,很多人宁愿接受持续的电击。
影响力的第七个因素是联盟。
其关键在于双方有着共同的身份,如果人们将某人视为自己所在群体中的一员,就更容易答应此人提出的请求。
要结成联盟,除了拥有共同的身份,比如国家和民族之外,多次的互惠交换,一起吃苦和共同创造的经历也能让联盟自然产生,比如同学会,同乡会就是如此。
影响力的第八个因素是即时的单一信息。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认知过载,在没有意愿、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受到眼前单一信息的影响。这种抄捷径做出决定的现象,让我们在说服他人时只要加入一两个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就很可能成功实现自己的目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自己之所以选择阅读《影响力》这本书,也不是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是受到了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为在读书软件里,《影响力》的标签是神作,软件显示这本书同时阅读的人数超过两千,同时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还有众多权威人士的推荐语。还因为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许多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对作者感到熟悉,甚至感觉自己和他属于同样的群体。这些都符合本书提出的让影响力发挥作用的因素。
这是一本让我警醒的书,我并不期待自己能对别人施加多少影响,但有意识地放慢节奏,主动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应该可以让我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