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 戀愛課教你「做自己」:你是成為自己,還是成為翻模量產的文化商品?
文/蔡宜文(七年級生,清大社會博士生,前上班族,斜槓家庭主婦、自宅警備員、自由作家。專欄文章主題為戀愛和情感教育。熱愛庸俗的小說、戲劇,故關心政事。) (原文發佈於2022年8月16日)
最近,「直男行為研究社」與「魔法少女」等Facebook粉絲專頁及IG帳號開始揭露街頭搭訕的課程及練習後,網路上就一直存在有關「戀愛課程」的討論。打開這些課程簡介,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瞄準的客群,往往是與異性相處較無經驗、生活圈較小、在社交上比較生澀或缺乏技巧的男性。
這些課程往往強調教練/家教(端看他們怎麼稱呼該名講師)過往的個人經驗:他們如何從「面對異性較為害羞、感情經驗匱乏的男人」,轉而成為現在「游刃有餘,可以跟街上美女展開美麗邂逅,甚至能夠找到『優質』女性跟自己交往的人」。
在學員回饋中,我們也可以看類似的歷程。像是知名脫口秀藝人東區德對AMG把妹課程的回饋就提到:「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機會跟直播妹,或是戲劇系女大生交往,但我就是做到了。」
這類課程看起來像是某種「把妹教學」──例如聊天的時候要怎麼對話回應、在街頭如何搭訕等等,利用這一套他們的工具,你可能可以得到一個性經驗或是交往的對象。
但如果我們仔細推敲,便可以發現,實際上這些課程除了技巧以外,最常出現的賣點,其實是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lifestyle):一個原本害羞、零交往經驗的男人,變成一個自信、豐盛、能夠得到很多女人的男人。
購買「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作為一種商業廣告或是實際購買的商品,一直以來都存在。
例如,我們買LEVI’S,可能是買一種「丹寧精神」(無論那個精神是什麼),或是這幾年每到各種節日,百貨公司就會瘋狂叫女人愛自己(好像女人平常多恨自己一樣),這些也都是將生活風格當成賣點之一。只是在這些例子中,「生活風格」比較像商品的附加賣點或價值,至少它是附身憑依在某個實際物品(例如牛仔褲或名牌包)之上。
現在,隨著自媒體興盛,消費生活方式似乎越來越不需要實體的憑依。
即使不用包包或手錶,網紅藉由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取得點閱,又或者是各種約會教練、自信心講師等,我們能夠看見越來越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商品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任君選購。
這些課程或是以名言錦句著名的網路明星,常常以「做自己」、「找到自己」或是培養自信等為主要號召,強調讓觀眾和課程的受眾「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這在消費社會並不是首例。
流行文化研究者費斯克(John Fiske)在其經典著作《理解流行文化》第一章 〈牛仔美國〉提到,牛仔褲在美國社會中被賦予了自由的標記,從社會規範中解放出來,但矛盾的是,這種想要成為自己的渴望,卻讓大家都穿起了一樣的服飾(也就是大量生產的牛仔褲)。
當生活方式──像是「戀愛」這種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成為了商品本身時,是否也產生了相同的矛盾?是否當我們標榜著做自己、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時,其實最後是得到一個大量生產的「自己」?
商品化「自己」
我要再次強調,無論是生活方式作為商品,又或者是「做自己」成為消費社會下資本家讓我們消費的理由,這些課程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我想要討論:以這類戀愛課程為例,除去了實體商品這個附身的物體後,這類大量生產的「自己」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透過「成為最真實的自己」、「解答世界的真相」這些看似解放的語彙,我們反而在這些課程中看到更為細緻、針對於單一性別與性別氣質的規訓。
【本文未完,全文見《世界走走》:戀愛課教你「做自己」:你是成為自己,還是成為翻模量產的文化商品?】
189.廖偉棠:我和杜甫都是爸爸詩人
193.黃哲斌:父子關係就像探險活寶
194.人死後不會變成鬼、精靈會吃小孩,伊朗人怎麼說鬼故事?
196.賈選凝:二舅真能治癒「躺平世代」嗎?一碗用底層苦難熬煮的心靈雞湯
197.飯桌上的田野:冰箱裡的滇緬小菜,一段家族遷移史
198.戀愛課教你「做自己」:你是成為自己,還是成為翻模量產的文化商品?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媒體,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晚報、週報與手帳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