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呆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美劇】怒嗆人生

呆丸
·
·
乍看之下又是部關於美國人眼中的亞洲人的劇,但仔細思考後又發現劇中的描述如此貼切,也許別人眼中的刻板印象,終究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也許剛點開《怒嗆人生》第一集,會覺得這又是一部充滿亞裔刻板印象的美國影集,但全劇看完之後,反倒是想問一句:「那麼,這不是亞裔乃至亞洲人會呈現出來的樣貌嗎?」當然有點微妙的是習慣上好像稱呼「亞裔、亞洲人」就是直接指東亞地區的人,但印度也屬於亞洲、中東也屬於亞洲,中東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樣貌或許就和東亞地區的人相差甚遠。總之,《怒嗆人生》中呈現出來的亞裔就和印象中的東亞等國一樣有著許多令人熟悉之處。

雖然乍看之下劇情像是在講述兩個汲汲營營想努力上位的亞裔,在不那麼寬裕的環境裡用各式各樣的手段想出人頭地,而一開始的路怒事件只是一個將兩段故事串接起來的橋樑。但看到最後開誠布公的對談,再回顧十集以來發生的事情,影集其實呈現了東亞文化圈的兩大劣根性:「都是別人的錯」、「慣性隱瞞」。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史帝芬連飾演的丹尼,也許一開始會覺得他的境遇很令人同情,也覺得他被韓國傳統文化束縛得太緊,但有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前半段看似他時常為局勢所逼,而被迫做出許多不情願的選擇,但到了後期,漸漸可以看出其實他一開始都有選擇餘地,是他的選擇讓他走入今日的死巷,但他卻表現得好像他只是無奈地隨波逐流的樣子,後來甚至是明明意識到錯的是自己,他還想要栽贓給其他人來逃避自己的過錯。他的行為在你我日常生活中不也時常看到嗎?不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自以為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卻選擇無視他人背後的付出,而只一再認為是社會不公、老闆偏袒、人正真好。甚至最後演變成如果他們沒有這樣做,我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我會做錯事都是因為別人沒有好好對待我。當有機會背叛時他們也可以表現得理所當然,對方占盡優勢、吃盡便宜,我只是拿一些本來就該屬於我的東西,搞不好還會認為自己在進行正義之舉。

而黃艾莉飾演的艾美,在影集中是推動劇情的重要主角,幾乎每一段故事進展都源自於她想隱瞞真相而引發出更多的問題。早點承認她是路怒事件的主角之一很多後續就不會發生了,但她卻一直想用其他原因和理由來掩飾一切。很多人遇到事情往往直覺地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總以為世間事情可以「化」掉,從來沒想過直面問題才會解決問題,經常保持一種鴕鳥心態,缺乏正面回應的勇氣。說一個謊再用十、百、千個謊來圓,事情就像一個不斷膨脹的氣球,整天懷著氣球爆炸的恐懼戰戰兢兢過日子,直到氣球真的爆炸了,心態崩潰了,才一股腦地將一切都釋放出來,帶來毀滅性的結果。

劇中的亞裔,甚至是兩個主角其實都有這兩種特質,每個人都自認委屈地想維持表面的和平,隱瞞真實想法與事實,選擇無視檯面下的暗潮洶湧,再以「那不是我造成的問題」來麻醉自己逃避一切。環顧四週的人事物,再想想自己平常待人處事的方式,《怒嗆人生》演得究竟真的是明明極少數卻被放大的偏見;還是我們不想面對,試圖用一句:「那只是西方人對亞裔的刻板印象。」帶過的現實?

劇中我很喜歡一句話,是丹尼說的:「妳還真的證明了西方的心理諮詢不適用在東方人身上。」或許那也是一種刻板印象,但平常看到的心理諮詢,諮詢師都會不斷的鼓勵受訪者將心裡的一切說出來,或是美國常見的互助會,他們也是圍成一圈讓大家分享自己的遭遇與心情;說出來,訴說者會獲得一種解放感,並且在訴說過程中他會重新檢視整個事件中自己的所作所為,了解每個環節的差錯出在哪裡。但對「習慣隱瞞」的東方人來說,怎麼可能掏心掏肺的分享一切呢?像劇中艾美面對心理諮詢時就是不斷的避重就輕,並且直覺式的挑選迎合諮詢師問題的「正確解答」,又是一個典型東方人的回應方式;就算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事件經過,認為「都是別人的錯」的東方人,又怎麼會從事件經過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呢?一次次複述只會加深他們認為這就是那個該死王八蛋的錯誤而已。這句話真的是整部劇諷刺最精準的一句話了。

其實看著劇中描述艾美小時候的回憶,描述艾美生下孩子後對養育孩子的恐懼,這段心中有一點共鳴。成長過程中多少對於父母有一些不滿的地方,以前也曾經不斷地告誡自己不要像這樣,但隨著年紀成長,戰戰兢兢的我有時卻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會做出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選擇。一方面感到挫折,覺得自己蠻努力不要重蹈覆轍,卻還是失守了,有時甚至會有想放飛自我的想法;另一方面這種潛移默化的威力多少也讓我感到有點不可阻擋,那會不會我不想傳給孩子的事物,卻仍舊會在不知不覺中傳遞下去呢?當然我知道每個人都是這樣長大,並且這樣養育孩子的,我也知道在內心更深處,我真正的想法是不想去負荷一個生命長成的責任。只是這種一些觀念與習慣會潛藏在生活中一代代傳承下去的想法,仍舊時不時地會浮現在腦海中。

稍微岔個話題,在到處閒逛看人文章、討論(筆戰)的過程中,時常會看到一句話:「心中有歧視才會覺得這是歧視。」其實我覺得,這句話不能說錯,但不精確。每一種會讓人覺得是歧視的事物,當然是你要有那個意識才會注意到。學齡前的幼童甚麼都不知道,他們才不會管對象是高矮胖瘦黑白男女,照樣一起哭一起拉一起睡,所有的分類、歧視,都是在他們開始注意到「不同」才產生的。所以本來就是心中有歧視才會覺得這是歧視,但一切的關鍵在於你怎樣去表現,是不論善意、惡意地放大這個念頭,還是因為知道這個差異存在,而去尋找消除這個差異的平衡點。

會岔這個題也是因為我看似旁觀者一般地講著劇中丹尼與艾美所呈現出來的亞裔特徵,但實際上也是因為我知道我的確也有「習慣隱瞞」以及「都是別人的錯」這兩種缺點,才能從這個角度去感受這部劇讓我產生的感想。但如果認為這是缺點,而也意識到自己其實有這兩種特質,那要選擇放飛自我,讓這兩種特質成為文化繼續傳承;或者是慢慢地抑制它們,讓這項所謂的文化刻板印象一代代地逐步消除,就取決於個人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