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炒毛豆
上海夏天的早晨,对我来说,最合适的早餐莫过于一碗泡饭配上一盘咸菜炒毛豆。最好的状态是,咸菜炒毛豆是隔夜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带着微微的凉气,而泡饭则是用刚出锅的热米饭冲入凉白开,让米粒保持粒粒分明。冰凉的咸菜搭配温热的泡饭,一碗下肚,暑气和起床气都被冲散了。
上海人做咸菜炒毛豆,选用的咸菜不是北方的酱瓜条或榨菜,而是雪里蕻——一种微酸中带着丝丝甜咸的腌青菜。我不知道雪里蕻的腌制方法,但记忆里,小区附近菜市场的酱菜小店总是有卖的。外婆做的咸菜炒毛豆是一绝,她喜欢先用一点新鲜的红辣椒爆锅,再加入雪里蕻。她买的雪里蕻偏绿色,看上去甚至有些“新鲜”。微微翻炒几下后,放入颗颗饱满的毛豆。毛豆是她自己剥的。
菜市场里也有摊贩卖新鲜剥好的毛豆,但外婆从来不买,每次还要认真地和我科普一番:
“摊贩卖的剥好毛豆,难免混进去一些质量不好的,还得挑,多麻烦。凡事自己做最省心,有那个钱,还不如省下来买点别的菜吃。反正我现在有的是时间,剥毛豆也不费什么事。”
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她实在太小气,做什么都精打细算,仿佛她的时间没有成本似的。更何况,剥毛豆多讨厌啊,为什么不直接买剥好的?毛豆荚上长满了细绒,摸着不舒服,还得用指甲撬开一侧,再掰开,弄得指甲缝里脏兮兮的,还沾着绿色的汁水。外婆倒是不以为意,一边剥毛豆,一边看电视,嘴里念叨着:“半集电视的功夫,这一盆就剥完了。”
现在回头想想,她们那一辈人似乎都是这样,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恨不得从源头做起,不错过每一个生产环节。可也是她们,替我揽下了所有我嫌麻烦的活。
雪里蕻和毛豆在铁锅里翻滚几下,再简单地加点生抽和糖调味,稍微放一点水,让毛豆更软糯些。以前总觉得这个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这些年自己住,尝试复刻外婆的味道,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更何况就算做了咸菜炒毛豆,我的厨房里,也再没有一早就为我热腾腾出锅的米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