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極道鮮師(上):有不愛「學校」的人,但沒有不愛「學習」的人
去年做的關於實驗教育專題的報導,打開了我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個「平行世界」裡,有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多於成績的父母,為了小孩不被應試教育荼毒和被學校規章制度所限制,而自己走上辦學之路的家長,也有學習道家思想,真正能做到有教無類、順應天性,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天賦,從不給學生貼上標籤,在他的眼裡沒有「壞學生」的老師——這就是我當時採訪的高瑋呈老師,別人眼裡的「問題學生」到他那裡都會神奇般的「改邪歸正」....但這是題外話了,當時我採訪高老師的內容和目的其實是關於自學生,他在台北一個課輔班叫魔豆學院「無意間」培養了了4個個人自學生,採訪高老師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輔導的自學生裡有低收入戶的小孩,而低收入是普遍刻板印象裡最「不可能」申請個人自學的,為了打破這一迷思,我採訪了高老師並請他分享如何輔導這些「弱勢家庭」的小孩申請自學,以及他們為何走向自學之路,而在他的指導下也還有其他幾個普通家庭的自學生(刻板印象中會申請自學的都是高社經地位的家庭),這是當時的錄音稿,由於內容很值得借鑑,所以整理出來分享。
有趣的是,雖然一開始起源採訪目的是為了分享這些社福家庭的小孩是如何走向個人自學之路的,聊著聊著話題慢慢走向了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的小孩在體制教育裡的弱勢和體制教育如何將階層固化,這其中的觀察十分值得反思,也有專門的書籍論述這件事。
也分享了高老師和「問題學生」的相處是如何改變他們的,而高老師和其他大人有何不同,為什麼他能被「壞學生」接納甚至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而我認為這其中的奧妙就是華人長輩對小孩缺乏的「信任」,他相信人的本性,接納每個人的獨特,相信每個人有各自的學習道路和興趣,這讓每個曾帶刺的學生都卸下了盔甲。而大人對於學習僅限學科狹隘的認知也扼殺了小孩的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備註:其中指的自學生是「個人自學」,指實驗教育裡非學習型態的「個人申請自學」,不同於去實驗學校,個人申請自學可以完全自由安排自己的學習,甚至不用遵循課綱也不用回學校考試。其中實驗教育更細的分類可以參考之前的報導文章。
高瑋呈老師是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下的一個課輔班叫「魔豆學院」 的老師(該課輔班主要輔導的是符合社福資格的家庭的小孩),該協會負責人是有名的中正區忠勤里(南機場夜市那一帶)方荷生里長。高老師在魔豆學院任職四年,現已離職,採訪期間有11個學生。
魔豆學院奉行的方式和之前的文章提到瑟谷的理念十分相近,也就是unschooling(非學校教育),沒有課程、不考試、沒有功課,按照小孩的興趣學習,核心理念也同樣是信任人類有好奇、充實自己的天性。
以下是採訪的逐字稿。(採訪時間2021/10,採訪稿太長分為上下,其中上部分主要為分享自學的歷程,下部份主要為體制教育對於弱勢家庭小孩的不公)
你們課輔班的學習理念是什麼樣的?
我們的原理是這樣的,我們陪伴自主學習,如果自主學習你想focus在課業的話我們可以輔導你,但如果你沒有意願的話我們不會主動輔導。我們有學群的機制,如果你選擇的是讀書學群,我們就會針對你選擇的討論我們的志工資源可以怎麼支持你,但如果你沒有選擇讀書學群,沒有寫功課要遭遇的後果是自己要負責的,大部分在課後玩樂探索其他專長比較多數,我們的教室有很多不同區塊,有電腦、有地方可以躺著睡覺、有書本電子鋼琴、格鬥器具、廚藝教室,有很多不同的面向。
課輔班4個自學生的狀況?自學開始的時間?年齡?怎麼開始自學的?
汪汪,低收入戶家庭,高中自學生,高一申請,1.5年(去年申請),魔豆第一個自學生。
在教室會做一些奇特的探索比如彈琴(社工教他指法,用琴鍵書法心情),還會設計桌遊(帶一些議題性的桌遊給他們玩的時候他有被啟發,想要模仿,他用現有的比如撲克牌也設計了桌遊,那時候他滿熱衷的,會找我們測試,大學志工也加入他的團隊幫忙),建立魔豆的網站,國二就已經有點像自學生的感覺,就已經沒有怎麼在管學校課業,一直在學習不同的東西,後來我有跟他討論你要不要自學,因為大部分同學會升高中職,他經歷一些拔河,其實我沒有想到他會申請自學,我也沒有陪伴這樣的孩子申請自學的經驗,我那時候覺得他如果沒有申請自學就去讀高職再去課後探索也不錯。國三畢業前辦了生命故事分享會,自己說要辦,把我們都找去,聽他分享決定自學的心路歷程,他在人際互動中發現自己和別人的煩惱不太一樣,好像其他同學比較不會去想未來,就是考試看上哪裡嘛,我的角度看來是權力鬥爭啦,過程中在學校找不到歸屬感,多重夾攻決定。
家長的反應?
汪汪在大陸長大的,六歲之後在台灣長大,媽媽在檳榔攤工作,新住民,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因為完全沒受過教育所以沒有框架,完全沒有上過學,不知道學校是怎麼一回事自己也沒去過,老實說真的沒什麼困難,當我跟她說這也是高中而且是合法承認的,跟大人一樣自己面對困難自己解決,有跟她媽媽講過他的才華,要用一些技巧溝通。我跟他媽媽說你知道現在有種是雲端發票會自動幫你對獎嗎,你知道你的孩子也會很多這種東西嗎?給她看我們的網站,她說是喔這麼厲害三更半夜玩手機都不知道在幹嘛原來在做這些事,她會找讀大學的朋友有很多的疑問,開網路給他們看這個是政府通過的,只要聽到這個都沒什麼太多意見,所以《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在我們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自學前就獲得了一些信任,假日我帶他參加活動探索都非常同意。
汪汪最近在籌備小說,以自學生為題材,我們每週都會討論。
珊珊,九月開始(自學),但在自學狀態很久了。媽媽是越南新娘做餐飲業。
她是另一個協會的課後班間接碰到的學生,我是她的自學導師,高中休學兩次,想回學校,身心有狀況,他們知道我可以處理,剛開始只是聽她說話、聊天,壓力調適,過程中發現她覺得自己很差勁很敏感,無法適應人際和課業,我的角度看會覺得這不是事實,你覺得是問題的地方可能是感知力比較豐富,換個角度來看你覺得是問題地方也會是特長,只是學校的制度沒有彈性,我順便介紹自學給她,我並沒有鼓勵,我其實一直都是被他們推著走的,我不太覺得他們自學很容易,就跟你們大家想法一樣,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更像是閒話帶到,自學是什麼,相較於學校學習者為中心,學什麼、怎麼學,怎麼評量自己決定,沒想到過程她就眼睛亮起來,問說可以自學嗎。
後來就覺得其實她休學的兩年一直都在自學,一直都在自學電腦繪圖和水墨畫,她的水墨畫非常漂亮,(後來她發現)「原來我休學兩年不是在耍廢,我有很多事情,換個角度來講我其實在學習」,突然就信心大增,介紹她來的協會的人就很驚訝,就問我說到底施展了什麼魔法,本來一開始就不敢跟人講話,很怯懦,眼神都飄忽飄忽,兩個月之後就變成完全不一樣的人,就很自信啊,她跟我說好像找回小時候的自信,我之前有podcast有請她分享拒學到自學的過程。
她在學校沒有什麼事件,看起來人際關係還不錯,但在心中有很多劇場,表象上看起來沒什麼事。
我:家長的反應?
越南外配媽媽,爸爸過世,單親家庭,母親很支持,對她的決定沒什麼意見。後來她去實習賺錢:放心窩畫圖,想要設計牌卡,加上自己插畫群眾募資,老師(我)自己掏錢幫她買了一台電腦。
我:所以其實弱勢家庭因為不太管小孩反而也是申請自學的一種優勢?
我踏入實務工作以前也沒想過這件事欸,萬事萬物都有一體兩面,你以為是弱勢的但反過來換個框架變優勢。
新住民的父母我覺得有直接的影響,台灣的父母沒有這麼好溝通,我們實際上有跟有猶豫自學的學生有五個,有三個申請成功,一個還沒提,一個失敗,唯一一個失敗的就是台灣家長,那個學生不是我陪的學生,是汪汪的同學,只是因為他是同志,然後沒有地方出櫃,被帶來這裡,他覺得這裡是他可以傾訴心聲的地方,所以就跟我出櫃了,他的動能非常高,會去國際特赦組織當志工,關注公民議題,他談得很深,今年五月決定要自學的時候,我陪他寫計畫,寫的非常完整,公民人權是他的興趣,他的媽媽完全不能接受他自學,她寧願自己小孩不去上大學也不能接受他自學,不想要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這點跟他媽媽有很大的衝突,因為他就是想跟別人不一樣,他的偶像是鍾明軒、蔡依林、Lady gaga(這樣的明星),他媽媽打給我希望我勸退他,我說我沒有本事勸退他,因為不是我勸他自學,我只是告訴他這個資訊而已,你的孩子個性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沒有這個本事勸退他,事實上我還跟他說,如果你喜歡的是公民政治類的東西你自學不一定有比較多的資源,留在學校還比較多權力不對等的衝突可以寫成學習歷程檔案,他在學校做一些公民不服從的運動沒有人可以討教,就找我來指點,自學計畫寫的很棒,他假日就做很像自學生會做的事,但他媽卡關就比較激烈,後來顧全大局就退讓。
阿嘉:別人眼中的「問題學生」
ADHD,九月開始(剛開始),國一就來了,被班導師阻止,在國一被全年級霸凌,比較像是刺蝟,五年級才從大陸來到台灣,他之前大陸有被家暴,媽媽才改嫁人,很喜歡激怒別人,因為東北的口音被排擠,所以有個防護罩,不太能相信人,很容易受到刺激或者不偏向善意的言語,會用激烈言語激怒人,他進來這邊,我們偏向諮商的關係,花非常多時間處理他的人際關係,他跟我坦誠說他大部分時候都戴著面具在生活,其他同學也有對他成見,由學校老師傳播的成見。後來有跟我學武術學靜坐,就改變了非常多,ADHD吃了很多年,老師不喜歡他來這裡,使了一些手段,他就不能來,我們社工覺得他真的很需要這裡,我們社工覺得他真的很需要這裡,就提個方案每週五來,哪怕只有一天也要保持連結,國二之後就每週只來一天,在這裡的人際關係四年成長了非常多,從被全部人討厭到現在可以交朋友,我發現成見只會發生在同年紀學生,跨年紀的同學反而不會用成見看他。
他在教室每一天都有衝突事件,他被抽開的時候意外成為我們那時候最美好的距離,暑假回來就每天來和開心,高中也很常來,會自學是因為他後來考上松山家商資訊科,我問他學的怎麼樣,他說會上這個科系是因為其他人笑他說他可以用資源班資格保送,這是因為賭氣用自己的能力考上,也沒看什麼科,當初就是想要證明。他跟我學靜坐之前一直都在吃ADHD的藥,後來說他不想吃了就不吃了。那天我問他你在學校不會很痛苦嗎,他現在人家不會排擠他但他也不會想要靠近大家,獨行俠,不敢碰觸魔豆以外的人,他覺得他的經驗都不是很好,他問我說你覺得我的特質應該念什麼科,你語言這麼敏捷,蠻喜歡看時事在思考,你要麼就去讀社會組要不然就自學吧,他就眼睛一亮自學是什麼,自學就是你可以不一定按照學科,按照生活經驗你有什麼想探索的你就把它變成你的科目,你可以實作、訪查、看影片啊找人合作,他那天回去就問他爸媽了,他媽媽很崩潰他媽覺得高老師又跟你講什麼邪魔外道,但他爸很信任我,他在和他遇到衝突的時候都會來找我,他都比較聽我的話,但他們有陣子覺得我為什麼要這麼包容這麼中性跟他講話,他們希望我可以教訓他,他叫他去查好資料,他用了一些方法說服他們了。我完全沒有跟他家長談。
興趣:兩個前就去考潛水教練證,(國中的是游泳校隊的),在做自學計畫發想的時候他就說他對海是非常嚮往,潛水剛好媽媽有師資資源,媽媽是開卡拉ok非常有人脈,有認識潛水教練,這塊資源都是他家自己找的,他其實這幾個月很喜歡讀書,上次拿心經跟我討論等等讀書,兵書、最近讀跟經濟有關的,應該說閱讀是適合他的學習方式,最近正在籌劃youtube節目,他覺得有些事被大家視為理所當然,想要用搞笑的方式讓大家反思比如上課睡覺有什麼大不了,起因是潛水經費不夠的話,預算給我看幫你募資,用自己臉書,投資,youtube講講在潛水裡面的心得,他就有很認真的跟我討論節目的想法,我們有帶他去卡米地練脫口秀,我覺得他是一個口才非常好的人,然後他肢體也很好,學潛水之後感覺比較溫和,籌錢
家長反應(繼父)?
他自己說服了他的繼父。
阿華:高一生,對拳擊運動有興趣,爸爸是學校駐衛警
國二來班上,準備申請自學(高一自學生),對於拳擊運動有興趣,但我們沒有人會搏擊運動,他想練綜合格鬥,從志工那裡拿到一些護具、圈套,他就上網查訓練方法教我們怎麼陪他訓練,三四個月之後去考特殊升學,育成高中體育班拳擊隊,進去三個月之後體育訓練環境跟他想像不太一樣,他遇到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國中就練了拳擊隊然後高中不知道要幹嘛就繼續練,我沒看過學生像他這樣的,14、15歲就會關注自己的飲食,會去查營養知識,身體解剖的知識,那時候就已經很像自學了,那時候我們以為適合他的就是體育班吧,他在網路上收到的信息是休息和訓練是同等重要的, 但在體育班接受到的完全壓榨,跟他學的東西違背,因為國中沒有練被學長霸凌欺負,後來想想決定要修學,但他媽媽不同意,後來搬去跟爸爸住,休學了一年,下午來教室,睡覺休息自主訓練,後來他覺得還是想練綜合格鬥,自己貨比三家找到了適合他的道館,經費就靠自己的打工,賺自己的訓練費,準備申請自學,剛開始不想自學,覺得自己不討厭學校,九月開學上高中,但是這一年休學跟我們交談後想法產生改變,特別是師生權利不對等特別不舒服,每天回來都在抱怨,覺得很不合理。
他原本對學校嚮往是因為自學身邊沒有妹子,但他在學校發現天啊在魔豆遇到的女生和學校的妹子差這麼多,他們基本都是汪汪的朋友和志工的朋友,都是自學生,呈現出一種學校沒有的氣質,談吐有深度,他覺得學校小女生很無聊。後來我說:「你那麼討厭學校又住這麼遠,每天都四五個小時,又睡不飽,聽起來你對學校沒有什麼留戀」,他就改變想法申請自學,隔天他就說他爸沒有意見,後來自學一樣是綜合格鬥和他想學調理身體的推拿按摩,他想學中醫的經絡,他很喜歡討論哲學問題,他最近跟我討論什麼是幸福,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我們就一直在討論。他
他學習主題相較比較清楚,綜合格鬥一直沒停,身體的了解他一直都想,中間穿插一些哲學書籍的讀書會,挑書我們來討論,(我跟他說)大學除了體育系可以去學哲學。
筆者後記:,在高老師對其學生的信任和引導中,可以看到這些學生的自主性反而被提高了,即便是「問題學生」也不例外,他們並不是不喜歡學習,他們一直在魔豆學院裡一直在探索發展自己的愛好,學習在義務教育的洗腦下變成了學校的專利,學科的代名詞,但其實學習從不指學科,而是真實的生活的所有事物、知識,哲學也是,烹飪也是,木工、機械維修、農業、音樂、影像創作、手作也是學習。學校不會告訴我們的是在學科以外的世界是更多選擇和精彩,學習也不是學科,真實社會裡需要知道的技能和知識在學校反而是學不到的,這使得這些被體制教育否定的學生在探索自己的路上重新找回了自信。有不愛「學校」的人,但沒有不愛「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