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鸥芈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来谈谈舆论战问题 以及为什么“美国去年的流感是新冠肺炎”的阴谋论禁不起推敲

鸥芈
·
·

(本文原发于3.18,原标题《为什么“美国去年的流感是新冠肺炎”的阴谋论禁不起推敲?兼谈舆论战问题》,为安全起见已采用与“主流舆论”兼容的叙事体系,并不讨论使用阴谋论和假新闻是否正当,只分析实际结果)

为了避免被开除国籍,正文开始前我得先说明一件事。民族主义还是国际主义,理智实事求是还是愚昧狂热,这两件事完全在两个维度上。

知道什么是阴谋论什么是假消息,并把他们作为武器对外输出,精心设计使其杀伤力最大化,从而为自己的民族谋取最大利益,这是理智的民族主义者;自己真去相信并不高明的阴谋论,在中文互联网上制造垃圾信息,还要逼自己的同胞相信,谁讲事实、讲逻辑就开除谁的国籍,这是愚蠢的民族主义者。(当然,有些人可能不是真的蠢,比如可能本来就是做流量生意的正好捡到护身符了,比如可能一开始就把这作为对内而非对外的舆论战)

写这篇文章,正是因为发现后一种人实在太多了。

(又或许,还有一种相对温和的情况是,部分所谓“精英人士”认为,反正都知道是假的,就是要故意传播传播来恶心美国。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不仅对境外舆论情况缺乏了解,也对真正的普罗大众缺乏了解——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判断能力,或者至少缺乏共情——把真正的普罗大众当成了可以随便欺骗、利用的棋子。持这一观点者,不妨跳过第一部分直接进入对舆论战效果的讨论。)


该阴谋论本身的可信度

关于赵立坚的推特

关于舆论战及相关



该阴谋论本身的可信度

中方始终认为,这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听取科学和专业的意见。  ——外交部

所以先从事实问题谈起。

新冠病毒可能在美国已经传播了数月吗?

很不合常理。注意武汉的情况,放任传播了一个半月的结果,就是医院爆满、一床难求,因为得不到治疗,有人死在家里,有人死在去医院的车上。之后甚至殡仪馆都需要支援了。要说新冠病毒已经在美国传播数月居然完全没有引起动荡,我都不知道是在夸美国还是黑美国了。

新冠病毒可能在美国已经传播了数月而未被发现吗?

很难。可以对比2009年的美国的H1N1流感。美国最早的两期报告之一,3月30日出现流感症状,送医按普通流感治疗一周后康复。但接诊机构发现无法判断病毒类型后,即通知加州公共卫生部门,加州公共卫生部门于4月13日通知CDC发现不可分型的甲型流感病毒,14日即送到样本,当日即被告知是H1N1的流感病毒。

2009年尚且能在事后分析出H1N1,十年后面对一个有明显CT特征的新病毒,居然传播了数月、数千万人还没被发现,未免过于离谱。


即使是在那段“美国CDC”承认了的视频中也提到,标准流程会先做流感检测,且死后有CDC的肺炎死亡病例有监测系统,但没有完全覆盖。也就是说,新冠肺炎要在美国已经传播而不被发现,需要每一个感染者都恰好没有做流感检测,且如果死亡所在的城市/州/医院也没有被肺炎死亡病例监测系统覆盖。


从境外进入却只在武汉爆发,合理吗?

上图已经提到,就不再重复了。

军运会期间5名外籍运动员患输入性传染病住院?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曾指出,这5名外籍运动员所患的输入性传染病均为疟疾。

可能混淆疟疾和新冠?

16号的时候,包含屠呦呦在内的14位科学家在柳叶刀上发表评论文章,警示非洲地区,在防护新冠疫情的同时一定要警惕疟疾的爆发。

文章中指出在埃博拉爆发期间,因为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导致防护疟疾工作被停止,以至于造成了疟疾的爆发,呼吁非洲需要警惕这种情况在新冠疫情上重演。

本来这是一篇再正经不过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了一种可能,然后给同行们做出一个提醒。16号发文,17号也没事,直到18号包括柳叶刀在内的多家媒体进行了中文报道以后,因为文章里的某些描述,竟然成了阴谋论者的弹药,我也是特别特别服气的。

最后逼得柳叶刀公号都删了文章,这帮搞阴谋论的也是高手。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就糟心在这一句话上:

Much like Ebola, the early symptoms of COVID-19, including fever, myalgia, and fatigue, might be confused with malaria and lead to challenges in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就像埃博拉病毒一样,COVID-19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肌痛和疲劳,可能与疟疾相混淆,并给早期临床诊断带来挑战。

然后被阴谋论者结合了武汉军运会期间5名参赛人员因感染疟疾,在金银潭医院被治疗的新闻,认为这不是疟疾,是新冠,被误诊了。

就这种什么奇怪组织的召集人的判断,都没搞清楚疟疾是不是病毒引起的的发言竟然还有市场?

氯喹能治疗新冠肺炎就会被误诊?你们当现在的医生都这么好当了吗?

来看看疟疾的诊断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GB15989-199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的,要知道疟疾和非典还有新冠一样都是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出现都是需要上报的,需要严格的诊断。

(一)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二)依据
1.流行病学史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2.临床表现
(1)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2)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
3.假定性治疗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
4.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虫种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4种。
(2)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三) 标准
1. 带虫者 无临床症状,同时符合(二)4.(1)
2.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二)1.和(二)2.(2)。
3.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1) 应同时符合(二)1和(二)2.1; (2) 应同时符合(二)1、(二)2.(2)和(二)3。
4. 确诊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1) 应同时符合(二)1、(二)2.(1)和(二)4.(1); (2) 应同时符合(二)1、(二)2.(1)和(二)4.(2); (3) 应同时符合(二)1、(二)2.(2)和(二)4.(1); (4) 应同时符合(二)1、(二)2.(2)和(二)4.(2)。

是不是好多人看到(二)2.(3)(标黑部分)就觉得有阴谋论有道理了?但是你们看下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也就是说根本不会依据假定性治疗来做诊断好吗?你们看诊断标准1,2,3,4里哪个有依据(二)2.(3)来做判断的?

关于疟疾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标准里也有明确的规定。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咽炎等综合征。在疟疾流行区,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可能误诊为疟疾。鉴别要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季节和明显的突发性和群体性;发热伴咳嗽、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次血涂片镜检疟原虫阴性。

真的,在搞阴谋论之前能先看看背景吗?屠呦呦的文章是写给非洲同行看的,他们提到的疟疾和新冠在初期诊断可能会出现挑战,那是对非洲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情况来说的。在武汉金银潭,这个武汉市级传染病医院,会分不清疟疾和未知性病毒肺炎?开玩笑呢?没有疟原虫检查结果,没有临床表现诊断,没有流行病学史分析,金银潭能确诊这5个人得的是疟疾吗?为什么张定宇院长说“这都是不需要辟谣的内容”?你们真当传染病医院的大夫这么好当呢?瞧不起谁呢?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14355500

来源:知乎


美国CDC承认新冠病毒来自美国?


这是一个假新闻,属于翻译错误,大家仔细看图中的英文,文中写得是:"CDC confirms the first US coronavirus case of "unknown" origin"。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CDC(美国疾控中心)确认,美国出现首例无法确定病源的新冠肺炎患者。并不是说新型冠状病毒来自美国。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5518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高层承认冠状病毒属于武器级别?


然而仍然是假消息

这一谣言甚至受到了胡编的驳斥

希望国内的学者、媒体人都恪守实事求是的底线,无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出于什么目的,都不突破这个底线。


美国的病毒类型更多,更古老,说明病毒来自美国吗?

不能。这个理论其实来自..大家平时最看不起的台湾电视节目。当然,理由用的是中科院版纳所的一篇文章。

通俗来说,武汉采集到的病毒是“孙子辈”的,而在美国和广东采集到了“爷爷辈”的,而且美国有全部五个病毒族群,比武汉多。

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然而仔细挖掘更多信息,就会发现还是经不起推敲。(其实这个问题能在网上找到不少讨论。幸运的是这些讨论都早于赵的推特,所以讨论者暂时还能免于被开除国籍)

首先,美国和广东的病例都有过武汉旅行史,且一月份发病,晚于武汉出现。

其次,更大的问题是,现有的武汉样本不够全面。武汉的早期样本全部来自2019 年 12 月 24 日到2020 年 1 月 5 日,几家定点医院,要求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

版纳所这篇文章主要想说的,正是现在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一件事情: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病毒发源地。既然美国和广东的病例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是在其他地方被传染的,病毒类型比武汉样本更早、更多不是完全正常的事情吗?

事实上,就是这篇被台湾电视节目引为证据的版纳所的文章,仍然给出的是如下的传播路线图。

论文下载:http://www.chinaxiv.org/abs/202002.00033


目前,中国尚未公布更多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什么不公布呢?你看,这里面又有阴谋论的空间了,会不会有人觉得,是为了维持病毒来自美国的阴谋论,故意避免公布出更古老的样本呢?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阴谋论是不是反而是在给另一个方向的阴谋论送子弹呢?


病毒发生了变异,毒性变强?

我能想到一个相对合乎逻辑的解释是,病毒发生了变异,在美国流行时表现为普通流感,被传播到武汉时突然变异,毒性变强。这样能解释未在美国造成大动荡,但是仍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作为一种新病毒为什么没被检测出来。

而且,如果采用这一解释,就会面临若干新的问题:

  1. 美国2019的年的流感似乎不太具有特殊性。2010年以来,美国每年的流感病例在900万至4500万之间,与流感相关的死亡人数在1.2万至6.1万之间(来源:新华网),2019年的美国流感并不足够特殊,只不过由于特殊原因在特殊时间进入了我国舆论。根据疾控中心2019年103号文件, 中国平均每年有 8.8 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只包含了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与美国统计口径略有不同)。如果要讲美国2019年的流感变异成了爆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那是不是也可能我国的流感变异成了新冠肺炎?是不是也可能韩国的MERS里混有新冠的前身?如果按这样的标准,一切都可能是新冠的前身,讨论失去了意义。
  2. 讨论变异前病毒意义不大,达不成甩锅的目的。就像某句严格说并不严谨的调侃,要是无限向前追溯,一切病毒都可以甩锅给原始人。如果按照这一解释,目前这种病毒,这种变异后成为现在这样的病毒,仍然是在武汉出现,并不能达到甩锅的目的。
  3. 某种病毒之前温柔地传播了一段时间,到武汉后突然变异为高毒性,快速爆发(且北京、上海等对外来往更密切的地区都未出现、欧洲等与美国来往更密切的其他地区也未出现),这好像也不符合传染学规律。再有,之前被盯上的蝙蝠、穿山甲都是亚洲的,要先漂洋过海传播到美国去,传播几个月再传回武汉突然变异,未免有些玄幻。


关于赵立坚的推特

只是提出可能、要求美国透明公开?

一种舆论认为,赵立坚的推特不是输出阴谋论,只是说可能/might。这么说的人,不知道有没有认真看过原文。

“可能”是在说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是“可能”,毕竟还可能是美国游客带过来的嘛。整个推文的逻辑是,美国已经承认之前的流感里有新冠,进而要求公开零号病人什么时候出现、多少人被感染、哪家医院。

人民日报当天的推文《美疾控中心承认了!》也是相同的明示。


实际上,这段对话是在谈论近期存在死后才确诊为新冠的。如果听一听上下文,应该不难看出这还是在指责检测不够,并没有人联想到去年的流感爆发。在早期的武汉,同样存在至死无法得到确诊的情况,甚至都没有死后检测。当然,武汉是因为医疗资源紧张,而美国是因为检测不力。(这样断章取义出来的“抓了个现行”,固然能引导国内舆论,指望影响美国舆论恐怕就不切实际了)

1时42分左右开始


而要求透明、公开也是一个无法回复的内容。如果新冠病毒并非先传播于美国,又何来“零号病人什么时候出现、多少人被感染、哪家医院”呢?如果是指美国的第一个病例,这本来就早已是公开信息。关于死后确诊为新冠,在美国的新闻上也能搜索到一些案例。赵是希望美国把去年死于流感的那些人骨灰全部挖出来检测一遍吗?

不管怎么说,赵的推特确实是在试图带节奏和输出阴谋论,而非真的提出可能、要求透明。对此是好是坏可能有不同的评价,但至少没必要否认。


后续推特

未在国内宣传的是,其实赵立坚后来又发了两条推特。这两条引用globalresearch.ca上的文章,并评语“非常重要”、“请看一看,转一转”,直指病毒来自美国。这也可以再次验证并非只是“提出可能、要求透明”。

https://www.globalresearch.ca/china-coronavirus-shocking-update/5705196

https://www.globalresearch.ca/covid-19-further-evidence-virus-originated-us/5706078

(文中称新冠病毒的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美国德特里克堡的美国军事生化实验室)


然而赵立坚恐怕有些饥不择食了。globalresearch.ca这个网站由于质量太差、有明显目的性,“几乎都是错的”,已经在维基百科的黑名单里躺着了。

Whenever someone makes a remarkable claim and cites GlobalResearch, they are almost certainly wrong. GlobalResearch is such a bad reference that it is on the anti-spam blacklist for English Wikipedia.



关于舆论战及相关

对外效果

按理说外交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我未必有资格评价。但从现有已知的情况,总可以做一些描述——那就是,不怎么样。

此次舆论输出的核心目的应该是避免疫情造成对中国的污名化,避免“西班牙流感”的情况再次发生。

从攻和守两个方向谈,:是否引导舆论,反击美国;: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形象,减少对中国人的歧视。

从攻的角度,不说引导舆论,现在连把水搅浑都谈不上。毕竟这个阴谋论实在质量太低了,甚至还不如“美国基因武器论”,又引用了低质量的来源——如果美国外交官在微博上转《故事会》或者某轮媒,你会信吗?此外,美国2019年大量人死于流感这事,由于特殊原因在国内舆论场算是一个焦点,但是在美国恐怕算不上。这也导致了效果不佳。

目前赵的推特虽然已经屏蔽了部分美国议员,评论区仍然几乎全是辱骂与嘲讽(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捂起耳朵不听不听,骂的人都是港独台独)。特朗普14日在记者会时回应了此事:“They know where it comes from, we all know where it comes from”(全场大笑)。这就是这场外宣的给美国人的观感。

当然,召见大使还是要召见的,都发这种推特了当然要召见大使。

3月16日,特朗普使用具有歧视色彩的“中国病毒”,引发舆论哗然。关于这部分后文有更具体的分析。

3月17日,特朗普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称“中国推出不实的信息,说我们的军队把这个(病毒)传给他们,这是不实的。我决定,无须争论,我只须按照它的来源称呼它,它是从中国来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术语。”、“但是,我不赞赏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中国在说是我们的军队把它传给他们的。我们的军队没有传给任何人。”、“不,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说我们的军队把它传给他们,这才是制造污名。



从守的角度,恐怕情况更糟。后面还会再提到歧视偏见的问题,这里先思考一个换位假设:

假如一个美国外交官,发了两条微博,对着石正丽15年的论文说“病毒所承认了”、“抓了个现行”、“病毒是什么时候合成的?先感染的哪个研究员?住的哪家医院?可能是病毒所把实验动物卖到了海鲜市场。中国要透明!要公开数据!中国欠我们一个解释”,再转两条故事会或者大妓院,反正就进了维基百科黑名单的那种级别,“很重要的文章,一定要看一定要转!”
当然,评论区都是骂和嘲笑的。

你看完会觉得这是在拔高美国还是抹黑美国?会更喜欢美国人还是更讨厌甚至歧视美国人?是不是该怀疑这个美国外交官被伊朗盗号了?
这操作能起到哪怕把水搅浑的作用吗?还是使你更加坚定“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或者“美国人都是傻逼”?

同样的道理,假如你是美国的一个“精中”,你正在跟你的朋友吹中国多么多么厉害,这时你的朋友打开赵立坚的推特给你看,你尴尬不尴尬,难受不难受?(当然,如果这是一个连globalresearch.ca都要相信的“精中”,我觉得我们不要也罢,别拉低朋友的平均水平)

假如你是美国一个立场中立,或者对中国基本不了解的人,看完赵立坚的推特,你更可能倒向哪边呢?

假如你是美国的一个种族主义者,你看完赵立坚的推特,你更可能坚定自己的种族主义立场,还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偏见呢?

毛主席讲,“政治就是把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的,把敌人的朋友搞得少少的”。可惜有些人怎么看起来是在反其道而行之呢。有些留学生认为支持赵的言论能减少歧视,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仔细思考过。


对内效果

不要把外交官的对外说话动辄拿到国内舆论场上来 ——胡锡进


很遗憾,这一阴谋论不但进入了国内舆论场,而且相比于国外,国内反而更像主战场

应该可以说,对内的舆论效果非常明显。支持该阴谋论立刻成为了各平台的主流舆论,反对者都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客观来讲,这转移了内部矛盾,使得总体舆论至少看起来一致对外,此前和新发生的“100”人聚集、发哨子人接力、垃圾车运肉、灵车运肉等舆论事件都成功小声下去了,对政治安全也是有利的。此外,随着矛盾转移,中国政府一直公开透明、中国政府没有加剧疫情成为政治正确,对湖北政府初期隐瞒严重性、压制民间信息传播、两会期间零感染、不配合专家组等问题进行清算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当然,这些是好是坏,不同立场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而这种舆论环境造成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爱国”与“求真”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了,支不支持阴谋论成了大是大非,“爱国”就必须说假话、支持阴谋论;“求真”,讲事实、讲逻辑就成了不爱国、不顾大局。

进而,在这种狂热下,公开不支持阴谋论的人,就会面临严重的网络暴力。“如何看待詹青云讽被‘骂’上热搜?”一度登上知乎热搜。这个套娃至少反应了两个平台的态度。而起因,是詹青云接力内涵了一下这个阴谋论。于是这就为她召来了数不胜数的攻击和辱骂,甚至被网民开除了国籍。

此外,环球时报的一位编辑,因为反对赵引用阴谋论网站说病毒来自美国,同样受到了大量的攻击,被追着历史微博一条一条的骂。

外宣未见成效,对内不少人倒是非常乐于重拳出击

此外,仔细观察这些攻击者的言论,并不都只是出于对输出阴谋论的支持,还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例如第一部分提到过的一些谣言,例如赵推特的具体内容,例如“公开透明”的具体指代。然而民族大旗已经祭起,即使对这些事实性问题也是没法纠正或者探讨的。

胡锡进讲唯独不能编造假消息。阻止人纠正假消息,和编造假消息,差别大吗?


之所以造成前述现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另一个副作用:正常的科普与信息获取途径已经被政治正确的大棒打断了。一周前,还可以正常地讨论这个阴谋论,还可以讲为什么美国的样本比武汉古老类型更多,讲军运会的传染病是怎么回事。而如今,这些都是“政治不正确”的,都是“不爱国”的,都是“不懂大是大非”的。

一些舆论场上的所谓精英,自认为反正这就是恶心一下美国,就是打嘴炮,反正也知道是假的。然而如果愿意弯下腰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真正的大众,是真的相信“基本确定病毒来自美国”、“病毒肯定来自美国”。

除了科普,这种政治正确对真正的科研是否会造成影响?很难讲,但还是能看到一些隐患的。一是前面提过的,至今不公布更多的武汉早期样本,这是否和维持阴谋论有关?二是,科研人员如果最终查明了病毒来自我国,能否正常公布,是否会面临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至少现在已经有舆论表示“假设来源于中国,怎么办?这还不好办么,不承认不就得了,对面不都是这么干的?即使有实锤了证明来源美国,你以为他们会承认?”、“七七事变后都开始打仗了,他们还在调查日本兵是不是真的失踪了”。

不管怎么说,中国科学界是不可能像美国科学界批评汤姆·科顿的阴谋论那样来批评赵立坚的阴谋论了。

我们离李森科主义真的很远吗?

反噬风险——参考孙杨事件

尽管目前情绪高涨,舆论碾压性地支持阴谋论,但并非没有反噬的风险。玩阴谋论如玩火,本来就很危险,而且这次事件和此前孙杨的有若干相似之处。

  • 都客观存在境外反华势力,并不是每一个反孙杨的运动员都像霍顿一样只反孙杨不反中国,霍顿所在的澳大利亚更本来就是反华大国。这给了孙杨/赵立坚天然的正义性。
  • 舆论都极端“情绪化”、“信仰化”,反理智、反事实,且不容异己。几年前反对孙杨会被开除国籍,如今反对赵立坚也会被开除国籍,几年前深究孙杨吃药/抗检到底是怎么回事会被开除国籍,如今深究阴谋论到底可不可行/赵立坚到底干了什么也会被开除国籍,会被视为不合时宜、该讲政治的时候讲道理。
  • 都代表国家、被赋予舆论战含义。孙杨是中国的金牌运动员,其形象代表国家,孙杨击败霍顿代表黄种人击败白种人,代表中国的崛起,孙杨是否被禁赛代表的是中国的话语权,反对孙杨是不能接受中国人站起来了。赵立坚是中国外交官本身就代表国家,输出阴谋论是否成功的是中国的话语权,反对阴谋论是反对中国。
  • 其本身都有不体面、败路人缘的行为,且这种行为得到了主流舆论的高度支持,被视作霸气反击。孙杨“You loser!I'm win!”、“美味的洗脚水”,赵立坚曲解对话制造阴谋论、转发globalresearch.ca上的阴谋论文章。
  • 都存在“战士在前线战斗,居然还有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的舆论。
  • 孙杨客观上恶心到了西方,赵立坚试图恶心西方,且这种效果得到了主流舆论的高度支持。
  • 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舆论禁区,孙杨不说了,美国2019年流感是否具有特殊性、汤姆·科顿宣扬阴谋论在美国受到的批评、外交部对美俄的双重标准、华尔街日报辱华事件的更多信息、赵立坚的后续推特、赵立坚外宣的实际反响(例如特朗普的回应)等都难以在主流舆论中广泛传播,原有的对该阴谋论的科学分析也将面临沉寂。
  • 都存在被压制的反对声音。

当然,有一个本质不同,孙杨舆论反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为了“弃子”,而赵立坚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对等报复”说——美国宣扬阴谋论

舆论认为,输出阴谋论是对美国敌对中国的对等报复。这也是很多人批判反阴谋论者的理由。

然而细究起来,这个“对等”无从说起。前面举过一个美国外交官在微博上对着石正丽15年的论文宣扬阴谋论的例子这个例子不但没有实际发生,光是想一想就是十分惊人。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直接驱逐美国大使也不意外。

一个相对对等的例子是,美国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节目中宣扬阴谋论,称病毒可能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随后,这一言论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赫芬顿邮报

具体反对者包括: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和免疫学副教授迈克·米纳、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教授理查德·艾布赖特、马里兰州生物安全专家蒂姆·特雷文、马里兰大学化学武器专家弥尔顿·利滕伯格、新美国安全中心的研究员埃尔莎·卡尼亚、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平·纳朗。


CNN


华盛顿邮报

以及一些民众。

这方面,环球网当时也有一些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武汉实验室泄露的生化武器?美媒看不下去了…

(其实我很好奇的是,如果接下来这些媒体和学者按照同样的标准再反对一下赵的阴谋论,他们是不是又要变成反华人士和反华媒体了呢?如今在赵立坚推特下嘲讽的人,说不定和当初在汤姆·科顿推特下嘲讽"Tom Cotton is more dangerous than the Coronavirus"的是同一批人,这些人又是不是反华呢?这又是这件事一个很坏的影响:人为地把中国和科学对立起来了。要讲科学就要反驳不着边际的阴谋论,要反阴谋论就成反华了。)

言归正传,在各方批评和事实面前,汤姆·科顿最终改口,否认了冠状病毒是中国生化武器失控的观点,虽然仍然不改他的反华立场。

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即使在中美冲突日益升级的背景下,反科学的阴谋论仍然是所有人,至少所有科学工作者和神智正常的人,共同的敌人

我非常希望汤姆·科顿故事的后半段,在赵立坚身上也完成,虽然基本不可能了。


将病毒来源与“道歉论”错误绑定

一种舆论认为了,宣扬病毒来自美国,是为了反击“中国应该道歉”的论调。

对于中国道歉论,有诸多反驳方式,例如:

  1. 瘟疫是天灾,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始发国不但没有过错,反而是最大的受害者,没有理由道歉。
  2. 国家不可以人格化,个人因自己遇到的灾害牵连其他人道歉,只是一种情感表述;而对国家来说,道歉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不管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 疫情初期虽然对内压制消息,对外仍然是及时通报了的。训诫李文亮的当天,就分别知会了美国和世卫组织。墙外媒体对武汉的肺炎疫情也有诸多报道。香港由于特别行政区由于及时重视(甚至早于大陆),疫情就防控得非常好;
  4. 疫情初期虽然隐瞒了严重性,但是从国际舆论了解到严重性(参考西方媒体对中国疫情的报道)到一些国家疫情爆发、实际开始采取措施,仍然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未能及时开始采取措施才是这些国家疫情严重的主要责任,而非中国的瞒报。

尽管有诸多反驳方式,有些人却偏偏选择了最危险的思路:“不确定中国是不是源头,所以不需要道歉”。

连WHO这样的权威机构都明确表示冠状病毒全世界都有,它的源头至今没有搞清,反对给它贴地域性的标签。钟南山院士也明确说,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发源在中国。但是六神磊磊却号召中国人一举把这个他形容为楼上漏水把楼下很多家都给淹了的责任包揽下来,满世界赔不是,他主张这才是中土人民和政权应有的美德。
——胡锡进

采取这样的论调,相当于默认了连国外都有不少人反对的“病毒源头国需要道歉”,把舆论战从“中国需不需要道歉”这一优势战场转移到“中国是不是病毒源头国”这一劣势战场。

未来,假如科学溯源工作得出病毒的源头确实是中国,要么迫于政治压力难以公开(甚至迫于政治压力难以完成溯源),要么带来极大的舆论反噬。


说到道歉,在查清真相后,湖北政府等造成疫情如此严重、武汉人间惨剧的责任人倒是至少该给全国人民道个歉。

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疫情,让其泛滥开来,甚至扩散到国际社会...
——胡锦涛


种族与地域歧视

比起让所有人反感的阴谋论,以及中国人未必反对的对政府主要是湖北政府的批评,真正影响最大的、最牵动广大人民神经的,是在这场疫情中出现的种族和地域歧视。这恐怕也是很多人支持赵言论的原因。

世卫组织和外交部都表示,新冠病毒是全球现象,源头尚不确定,此时应关注如何应对遏制病毒,应避免地域的污名化语言。

那么这次赵的推特干了什么呢?把“病毒来自哪里”这个问题重新明着放到了桌面上。当然,如果能摆上桌面然后甩锅给对方,仍不失为一种策略。然而后续掏出的武器就是..两篇globalresearch.ca。

此前,特朗普在10日转发保守派NGO领袖克尔克的推文,将新冠病毒称为China Virus,引来民主党参选人拜登的抨击,指其是种族歧视。但至少,特朗普自己还未如此称呼过。而在记者会上回应赵立坚事件时,离说出“病毒来自中国”大约只有一步之遥了。对此倒没什么人批评,毕竟这个问题确实是赵自己提起的。

可以预见,一部分因为政治正确等原因不愿意(公开)说“病毒来自的中国”的美国人,在看到赵表示病毒来自美国后,可能将不再有顾虑。种族与地域歧视,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提到过的,这样的低水平发言,会给不了解中国、或之前立场中立的人留下坏的印象。而这种坏的印象,最终也还是会投射到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海外中国人身上。


3月16日,特朗普直接使用具有歧视色彩的“中国病毒”,引发舆论哗然。种族与地域歧视的问题,更加凸显。

一个“意外收获”是,特朗普的出格举动也引起了美国国内的剧烈舆论反弹。大量网民谴责他的种族歧视言论,#Trumpvirus 也上了热门。《纽约时报》也刊登了Let's Call It Trumpvirus 的评论文章。

然而,如果把这种美国内部的舆论反弹视为外交或舆论战的胜利,把消除歧视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特朗普的反对者身上,未免就有些可笑了——否则岂不是成了特朗普越种族歧视我们越胜利。一方面,这些反对特朗普使用“中国病毒”的人,未必真的对华多么友好,可能只是更反对特朗普。另一方面,自特朗普上台一来,美国社会就有严重的极端化与分裂。当中国与中国人成为两派斗争的借口与工具,只会因冲突升级遭受更多的攻击。“中国病毒”的问题变得政治化,会降低其敏感性,使其从忌讳用语变为政治口号。


此外,说到种族与地域歧视,我非常希望外交部能谴责一下,哪怕谴责一次,那个在此次疫情中,针对、歧视甚至迫害中国人最严重的国家。可以吗?


对中国的偏见

一个相比歧视程度弱一些,但更加普遍的问题,是对中国的偏见。

此次,欧洲一定程度上正在为对中国的偏见付出代价。正是因为对中国的偏见,一些人一度认为新冠病毒并不厉害,是因为中国医疗落后、不讲卫生才疫情严重。如今,新冠疫情已在欧洲大规模爆发,仍有个别人不但不反思自己对中国的偏见,反而认为是中国瞒报了死亡人数。

面对这种偏见,除了一直以来的加强宣传、加强交流以外,此次中国支援各国也是一次秀肌肉的机会——中国对抗新冠病毒的能力不但不差,还能帮助和指导其他国家。

那么相比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动作,赵的推特在干什么呢?拆台

对一个不了解中国,或者已经有偏见的人来说,看到赵的推特,是会觉得这是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呢,还是...更符合偏见里的那个形象?


“双标”说

在对詹青云的批评中,一个常见的论调是批评其双标。

具体有两种,一是截图了其过往微博,指其曾发一条微博,看似指责特朗普,明显讽刺湖北F4。为什么曾经讽刺过湖北F4再内涵赵的阴谋论,就变成双标了,这因果我完全不能理解了,自然也就无从反驳了。

第二种,是指詹之前没有反击美国的攻击,“没有去推特上骂CNN”,而内涵了赵的阴谋论,所以是双标,是拉偏架。说这种话的人,仔细一想,恐怕是在装外宾——“詹青云”这一公众形象,以及批判她的人,都是活在国内舆论场、中文社交圈的,我甚至不知道詹青云有没有推特账号,有的话id是什么。而美国对中国的攻击,都是发生在墙外的,这些信息进入墙内都是通过官方或官媒对其的批判,固定处在被批判的地位而非舆论场中的一方。对其置之不理或是对官媒的批判表达赞同,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常态。我甚至不确定即使出于批判目的自行搬运墙外对中国的攻击到墙内是否被允许。我之前在主流舆论声音中并未听说过谁因为去墙外反驳对中国的攻击而得到赞扬,或是因未去墙外反驳对中国的攻击而受到批判。

为什么到詹青云这里,就变成了必须要有“墙外战斗勋章”才能在自己本身一直所处的舆论场上内涵一下赵这个明显禁不起推敲的阴谋论呢?这究竟是双标,还是对不愿跟着狂热者的“让你不带帽子!”呢?

更何况,不愿意支持一个荒谬的阴谋论,真的需要任何前置条件吗?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和免疫学副教授迈克·米纳、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教授理查德·艾布赖特等人,我并没有听说他们之前公开反驳过“美国基因武器论”,那他们是不是也就没资格反驳汤姆·科顿的病毒所泄露论了呢?是不是他们都是“美奸”了呢?


在这一事件中,我反而看到一些别的双标

此前,对于反驳汤姆·科顿阴谋论的那些美国媒体、科学家,国内无论是官媒还是民间都给予了积极评价。而当有中国人对赵的阴谋论表示不满,得到的却是最高程度的攻击与网络暴力。这是什么呢?

在此次疫情中,关于病毒来源已经有过多个谣言了,从“美国基因武器论”到“武汉病毒所人造论”再到“美国-武汉病毒所联合人造论”,之前的这些谣言都得到过大量的科学辟谣(尤其武汉病毒所人造论我曾出过较多的力协助辟谣,毕竟这一阴谋论的制造者说了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好逐一反驳)。唯独到了赵此次宣扬的这个阴谋论,因为升级为“官谣”了,再荒谬也不允许反驳。这又是什么呢?


“不允许反对”造成的舆论输出劣势

前文已经提到,此次赵的阴谋论在国内舆论场上不允许被反驳,形成了舆论禁区。这不仅是民间自发,也是有官方引导的。

如果美国哪个头牌媒体的总编发表个《骂汤姆·科顿议员的家伙们“脑子让狗吃了”》,场面一定非常刺激

作为对比的是,美国也许整体对华不友好,但具体的每次出格举动内部舆论都不乏反对声音,有些甚至声音不小。

“不允许反对”,不仅仅是造成了前文所说的双标,而且也直接对舆论输出造成了不利影响。

  1. 落人口实,降低对外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2. 不利于输出质量的提高。如果允许批评和反驳,赵应该不至于发表这么低质量的内容和引用近乎儿戏的来源。话语体系也好,理论也好,总归是要在交锋中提高和完善的。
  3. 不利于塑造健康的内部舆论环境。如果内部环境都是不健康的,充满狂热与信仰化,反理智、反事实,又怎么能指望能有效地对外输出呢。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效果总结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次条低调报道了外交部对"美政客"歧视性称呼(“中国病毒”,而非某些更尖锐的翻译)的回应,这轮交锋应该暂时告一段落了。

总结一下,从外宣的角度看,这场舆论战不是发生在抗疫效果等优势战场,而是病毒来源这个天然有劣势的战场,由于本身阴谋论质量太低、引用来源太差、使用的是国内而非美国的舆论关注点(2019美国流感),效果不佳,未能起到引导舆论或者哪怕把水搅浑的效果,反而可能激化种族与地域歧视并为其提供了借口,加剧了对华歧视问题的政治化。此外,还涉嫌抹黑中国形象,加深对中国的偏见。收获是(作为原因之一)导致特朗普说出歧视性表述,引发美国内部严重的舆论冲突。但把希望寄托于对方的内斗仍然是不可取的,且这种内斗可能加剧中国和中国人受到的攻击,使得原本的涉及种族歧视的忌讳用语脱敏化,变为政治口号。

从内宣的角度看,则效果显著。迅速激起民族情绪,枪口一致对外,转移了内部矛盾,代价则是涉嫌把“爱国”与“求真”人为对立起来了,狂热情绪带来了一些网络暴力,在中文互联网上产生了大量不允许反驳的垃圾信息,阻碍了一些信息流动和科普,加剧了信息割裂,对相关科研工作也有潜在的影响和已知的舆论压力。

总的来说是好是坏,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评价。




除引用部分,本文内容采用CC BY-SA 3.0授权。相同方式共享的前提下可复制、转载、改编等无需告知,请保留原作署名「 我怎么可能开公众号呢」。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