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何補齋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北埔、茶金、芋頭餅、轉型正義與阿淘

何補齋
·
·
預算交由救國團統一使用,我記得一隊有十來萬。其中二、三萬發給大專學生作為出隊經費。其他六、七萬就作為「相關單位」辦理大專基服隊下鄉服務的事務費用。簡單來說,這筆錢就流到國民黨相闗組織的口袋裡面了。此即故老相傳的「國庫通黨庫」之小小例證。

民國八十一年冬令,我大二,跟著台大基層文化服務社出隊到新竹縣北埔鄉。那一次,救國團發的出隊外套,真是醜到不行。

北埔是一個客家庄,說的是海陸腔客家話,與我說的大埔腔不盡相同。但當年,當地人聽到我會說客家話,仍有特別親切的對待。

姜家是北埔的大姓,在清領時期累世為官,姜秀鑾是開墾北埔的姜氏始祖,子弟姜紹祖更是出名的抗日英雄,北埔鄉設有姜秀鑾紀念公園。當地有二座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都與姜家有關,其中之一便是「姜家古厝」,另一則是「金廣福公館」。

今日,隨著公視台劇《茶金》叫好又叫座的精彩演出,「姜阿新洋樓」可能更為出名。其實在《茶金》之前,2008年有一部電影《一八九五》,演的是客家庄抗日的故事,也有北埔姜秀鑾的角色在其中。巧的是兩部片子都有溫昇豪擔綱演出。

「金廣福公館」以現在的話來說,或可稱為「金字招牌閩客聯合開墾台灣新竹山區總公司」,當時是由來自廣東,福建的拓荒者結盟成為「公館」,一起深入北埔,驅趕當地的原住民,占地屯田,結隘防守。這個公司的第一任總裁就是由客籍的姜秀鑾先生擔任,因此姜家於北埔有開山之功,是當地重要的大家族。

當時,若閩客兩方人馬發生糾紛,利益擺不平,或有其他議決大事的必要,便會在這「金廣福公館」裡開會調停,解決爭端。所以「金廣福公館」也可以說是這個拓荒業務的主事務所,像這種多方結盟開墾,具有公館性質的建築物,在台灣僅存此一座,是相當重要的古蹟,也是當年桃竹苗地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

出隊前,正副隊長要先到服務地探勘一趟。當時這座「金廣福公館」是一座不甚起眼的紅磚建築,大門深鎖,窺看庭中,荒煙蔓草,毫無整理,根本無法入內參觀。這是民國八十一年台灣政府對待國家一級古蹟的水準。

距「金廣福公館」不遠,便是「姜家古厝」。這古厝雖非宏偉,但十分典雅有緻,記得壁面上有相當美麗的交趾燒裝飾。走進正廳一看,略為幽暗的光線中,兩旁及正面牆上掛滿了姜家先祖的大型掛軸,畫中人身著清朝官服官帽,在自然滲入正廳的天光中,官服的質料閃現一種深遂華美的光亮。因著這些古畫的幽光,那個不甚大的正廳散發出一種懾人的古老氣勢。

當時姜家老宅有一位老阿媽在看管,奉茶待客。她聽到我也說客家話時,頗為興奮,並論斷當今之世,有四種語言最為重要,是華語、英語、台語和客家話。因為我四種都會一點,當下即表贊同。

老阿媽說這姜家古宅,還有住人,但本來是開放參觀的。不過由於遊客素質太差,常常順手牽羊,並指著被牆上被破壞的痕跡給我看,連交趾燒都有人敲下來幹走。不得已之下,就不再對外開放了。

不開放,那我怎麼能參觀呢?

原來當年大專基層文化服務隊背後的大老闆,就是中華民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大專生出隊到地方服務中小學生,出來招待大專生的大哥大姐,多是國民黨地方黨部的黨工,或是國民黨所屬民眾服務社的人員。

當年國民黨要帶人參觀什麼地方,有人敢拒絕嗎?

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施行之後,救國團否認自己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看在我這半百老翁眼裡,真的是睜眼說瞎話到了極點!

大專基層文化服務隊的經費是從那兒來的?教育部有編預算哦!

預算交由救國團統一使用,我記得一隊有十來萬。其中二、三萬發給大專學生作為出隊經費。其他六、七萬就作為「相關單位」辦理大專基服隊下鄉服務的事務費用。簡單來說,這筆錢就流到國民黨相闗組織的口袋裡面了。此即故老相傳的「國庫通黨庫」之小小例證。

而我怎麼會知道這些事情呢?

嘿嘿!把台大學生當成國庫通黨庫的幌子,難道還想一手遮天,掩人耳目嗎?我們台大基服當年英明的學長,混進總總團部看了不少文件,在下有幸耳聞,多年後說說天寶遺事,作為歷史的見證。

可惜的是,當年雖然有此機緣參觀古蹟,但對台灣本土歷史毫無學養可言。連看熱鬧的能力都沒有,就別說看門道了。於今思之,真有入寶山空手而回之憾。

當年北埔有兩項名產,其一為當地(含新竹縣峨嵋鄉)所產,世界知名的「東方美人茶」,即「白毫烏龍」,又稱「膨風茶」。當年大二的我對茶道並不太懂,對這種高貴的茶就沒有特別留意。

另一項特產則為「芋頭餅」。記得並不熱鬧的街上開了兩家做餅的鋪子,一家門可羅雀,一家大排長龍。想當然爾,我們就去排隊了。果然好味道,出隊工作之餘,吃得不亦樂乎!

多年之後,曾往北埔一遊,街道似已完全改變,毫無昔日印象。問起芋頭餅,當地人指點說要到一家很大的西點鋪買。也許是心理作用,少了記憶的加持,總覺得不如當年香甜可口。

倒是賣「客家擂茶」的店家從街頭開到巷尾,不能免俗的試了一下,滋味還不錯。但我八十一年到北埔的時候,別說看到了,連聽都沒聽過什麼叫作「客家擂茶」。就像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小時候住在九份,他說童年時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芋圓」。

後來我才知道,流行於客家庄的「擂茶」,雖然是客家人的傳統食物,卻「不是」台灣客家人的傳統。而是北埔社區發展協會,在一次兩岸客家文化的交流活動中,得知中國客家人有擂茶這麼一種傳統飲食,覺得既有特色,又十分好玩,很有推廣的潛力,可以作為北埔發展觀光的賣點,於是乎有計劃地將擂茶引進北埔,竟爾成為地方上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小吃,於今已擴散到其他客家庄作為觀光賣點。

我想稱之為台灣的「擂茶奇蹟」亦不為過!

除了擂茶奇蹟外,北埔還曾經出現一位奇蹟般的音樂人「阿淘」陳永淘。有好幾個年頭,阿淘帶著一張椅子,一支吉他,一組擴音器,獨自一個人坐在北埔老廟的廟埕前,唱著自己創作的客家歌曲。一開始,只有幾個小朋友和二三隻狗是他的聽眾,但漸漸地,阿淘獨特的嗓音和具有深厚鄉土感情的歌謠感動了鄉親,圍觀聽歌的人愈來愈多。

久而久之,竟變成北埔的一方風景,在口耳傳播超級發達的台灣,有人巴巴地從台北開車到北埔看這個瘋瘋的音樂家。原本平靜的廟埕,一到假日人潮穿流不息,各種攤販聞風而來。在這樣的熱鬧中,阿淘便靜靜地離開那個地方。

《阿淘的歌》(2000)這張專輯,便是阿淘在這段時期創作的客家歌謠,有別於草根創作常因經費不足而粗製濫造。這張專輯交由日本JVC公司製成超高音質的XRCD,效果已是發燒片的等級。

阿淘唱的客家話並非「大埔腔」,我有很多聽不懂的地方。但我媽媽、阿姨們聽這張專輯時,不時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對從小純以客家話為母語的人來說,腔調上的隔閡,並不會造成理解上的鴻溝。

郭子乾是半個客家人,但從小不講客家話。連俞涵更是完全不會。為了拍攝《茶金》一劇,他們下苦功硬練,海量的客家台詞說的可是有模有樣。可見母語傳承,事在人為。

母土與母語,是歷史的血肉與載體。層層疊疊的故事,盡在其中。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