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 应该活着 起跳的木鱼
善良的人 应该活着
起跳的木鱼
什么是善良,大概首先应该包括不太泛滥的爱心,不忘远近的同情心和动机清明的给予之心,除此之外对美的追求,对真的的坚持,甚至是对良善宗教信仰的虔诚应该也没有超出善良的范畴。这样算下来善良的人应该很多,其实也不尽然,善良需要环境。
人是动物,更为形象的说法应该是人是“软体动物”,也就是说与一般动物相比,人的欲望,情绪,精神世界,也许还应该包括灵魂都更有弹性。对立的环境下可能会培育出心性相近的人,类似的境况下更可能塑造出截然相反的心性,对于这种情况好像也不太能完全归结为生物基因的不同,或者不可控的偶发事件,甚至生命终点的统一,很奇妙,所以说解构个体心性的善良所需的外在环境只能从面上去谈,单就个体而言容易跑偏。而从跑偏去看待善良,在不公平的环境里强求善良多少有些不公允,这里所说的不公平大概应该包括不公平的两端,在不自由或太自由的环境里推崇善良多少有些幻想的成分,在不开放或太开放的环境里培育善良多少有些强人所难,换一个说法公平、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应该是个相对的概念,社会性的去看待中庸之道本质的立脚点也许在于平衡。
社会的平衡怎么来,社会就是群体,不管群体大小,个体的欲望,情绪,精神世界,也许还应该包括灵魂尽可能地在群体里找到平衡有点像在物理层面寻找宇宙的边界,心性的善良大概就像是寻找边界过程中的显微镜或望远镜,有了大概也找不到,没有一定找不到。从这个角度去看心性善良的人的社会价值就跃然纸上了,只有善良心性的人多了才有可能汇集出良善的社会环境,只有良善的社会环境才能培育出更多良善心性的人,这大概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当然很多时候也可以恶性的循环起来,甚至是恶性的循环启动更容易而转速往往会更快,权力太过于容易自我,而权力太过自我了,权力下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迎接幸福吗?有的时候应该是的。是为了承受苦难吗?有的时候不得不是。而大多数时候高兴的东西往往维持不了太久,而一个简单的心结却可以折磨一个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喜乐悲愁大概还应该包括数不清的寂寥之感,也许都会是每一个人自我的一部分,说到底人活着还是为了完成自我,自我价值是否能找到锚点,自我感情是否能有所依托,自我的一生能否偏向于体现出积极的意义,自我对幸福和苦难的承受力度等等吧,自我生力量,无我现佛心,中和之处方显心性。
所以大概可以说一个心性善良的人,不管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有时候真的可能黑暗无边,不管活成什么样子,有时候真的可以绝望至极,大概都应该坚持活着。降低欲望,收缩情绪,填充精神世界,甚至是寄希望于灵魂最后能有一定程度的救赎,大概还是应该坚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