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百年前臺灣報紙中的《拾穗》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
·

2008年的春季,巴比松畫派的米勒《拾穗》(1857)首次來臺展出,還記得展出期間,史博館的展廳票口大排長龍,五丁目當年也曾在烈日驕陽下排隊入場,就為了一睹書上提到的歐洲名畫真跡。

對於臺灣人而言,若非親自前往歐洲參觀美術館,要能一睹諸如達文西、林布蘭、莫內、米勒、梵谷、畢卡索等藝術史上留名的巨匠作品,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也因此,當米勒真跡能來臺展示,而且還是《拾穗》及《晚禱》,必然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

米勒,《拾穗》,84 x 112cm,油畫,奧賽美術館。

2008年迄今也已12年,然而早在日本統治時代的1927年,由臺灣人所辦的第一份報紙《臺灣民報》,就曾向臺灣民眾介紹過米勒的《拾穗》。

1927年1月2日,《臺灣民報》推出農曆及西曆對照表,並附上彩色印刷的各國名畫,其中就有米勒的《拾穗》。有趣的是,報紙還特地闢出專欄專門介紹此畫:

彌列(即米勒)的生涯,前半完全是困窮的歷史,在這種境遇之中,竟不饒不屈,玉成他的個性,到晚年更大發揮了他的本領,實在可做後進藝術家的龜鑑。
於西曆一八一四年,生在瑟爾比爾近邊的農村,自幼少時就在田園為父兄的幫忙,總是他的藝術才能,夙受鄉里人的褒獎,二十二歲時始負笈到了首府巴黎,無奈學資缺乏,受過種種的辛苦,在巴黎數年間的生活,似乎沒有半天的安息日。
當時巴黎的畫界,墨守古人的糟粕,他看見這樣依樣畫葫蘆的習氣,心裡大不滿意,於一八四九年毅然棄了首府,退居在巴爾美遜鄉村,日夕把田園和農民做師友,自此以後畫想大進,彩筆別開了生面,實在有天馬行空之慨。
沒於一八七五年(距今五十二年),世人莫不悲嘆愛惜。
附圖『拾稻屑』(即《拾穗》)之名畫,結構很簡潔,筆力很猶勁,勤勉與希望流溢圖面,令人愛玩不置。這面圖畫,於一八五七年,出品在巴黎美術展覽會時,某評論家說,彌列把貧民的苦痛畫出,暗中寓諷刺之意。田園畫家彌列,專在發揮田園的幽趣,豈別有他意呢?

近百年後,重讀這段臺灣報社記者對米勒及《拾穗》的簡介,可以看到記者將重點放在米勒早期困苦的生平及後期的成就,藉此鼓勵1920年代的年輕人。而文中「評論家」所謂的「諷刺之意」,或許是指現今將米勒解讀為具社會關懷的畫家時常用的例證,也就是畫中右上角遠方一位騎馬狀似地主資產階級的人影,以及遠處豐收的莊稼與近景三名撿拾剩餘稻屑的農婦所形成的鮮明對比。

有趣的是,本該是同樣關懷中下階層處境的《臺灣民報》,卻選擇忽視米勒畫中蘊藏的社會關懷,而是將其定位為單純的田園風情畫家。其原因與當時政府對左翼思想的審查有關嗎?令人玩味。

〈附錄洋畫解說 拾稻屑 法國 彌列畫〉,《臺灣民報》,tm_1927-01-02(版24)

參考資料:

〈附錄洋畫解說 拾稻屑 法國 彌列畫〉,《臺灣民報》,1927-01-02(版24)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