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67):礼让为国 — “禅让”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第四)。
何有,何难之有。孔子说:“如果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何难之有?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就是有礼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特别强调让,“君子无所争”(八佾第三);他本人也以“让”而被称道,“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学而第一)。因为人人不让而争,礼就成了虚设,要乱套。
孔子这里讲礼让为国,确切的意思是指地位高者应当让地位低的贤者来统治和治理国家。孔子极为赞美尧舜和泰伯禅让天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第八)。
与,参与。孔子说,“太伟大了!舜和禹能够统治天下,都不是自己争来的!”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第八)。
得,适合。泰伯据说是周国始祖周太王的长子。因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就主动和二弟仲雍一起远走吴国,后来还断发纹身,明志不返而把王位让给了季历,也就是周文王的老爸。可能有过多次类似的表示,所以说“三以天下让”。孔子认为这可谓至德,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德性了。天下百姓都找不合适的词语来赞美他。
按孔子的意思,上和下都应互相谦让,不争先、不争权、不争功、不争利,不争名。但这是孔子的一厢情愿,下让上可行,而上让下不可行。在上尊下卑的等级社会中,上让下是虚伪,也违背了等级次序。下让上才是名正言顺。古往今来的儒家社会,只有上领下之功之名,不可下领上之功之名。比如现在发表论文,明明是学生写的,却要冠上老师的名字。
其实尧舜和泰伯禅让完全是孔子对历史的误读,是个美丽的传说甚至谎言。《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显然是舜监禁了尧才登上王位的。《韩非子•说疑》也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一个“逼”字倒出了“禅让”的真相。可见古时对尧舜禅让就有不同的说法。后来曹丕还现身说法,借禅让为名逼汉献帝让位后,就得意地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泰伯和其弟仲雍远走,则完全是晋文公重耳和夷吾避害流亡他国的原版。原由一模一样,都是父王宠爱年轻漂亮的妃子,想立妃子的幼子为太子。其它儿子为逃命,不得不流亡他方。只不过泰伯没有重耳有野心,不想夺回王位,避免了同室操戈,骨肉相残。这个结局也不错,但并不是他认为他的才能不及他的弟弟而主动让出。明明是暗藏杀机,却被孔子说成是一片祥和,情意深深,道德至上。
说穿了,所谓“尧舜禅让”就类似于猴群争夺王位的单挑决胜制。之所以采用单挑决胜,其它猴子都袖手旁观,在于让最强壮最有能力的猴子当首领对整个猴群的生存和繁衍最有利。当一只年青的猴子不断成长,当它的能力足以挑战不断变老的猴王时,就会向原来的猴王发起攻击,通过激烈的搏斗取得胜利,从而夺得王位,取得在群体中的最高权力,包括进食的优先权和交配的优先权。当然它也可能高估自己而失败。而被打败的旧王却没有性命之虞,或者留下来或被驱逐。
按照英国动物学家莫里斯在《裸猿》一书中的解释,动物总是有天敌,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如果相互残杀会导致物种毁灭。为维持物种的存续,动物发展出一套臣服认输的肢体语言,以避免为争夺食物和配偶而相互残杀。动物之间,不会有自相残杀,更没有有组织的残杀行为。动物只会要它猎物的命。
人类早期跟动物一样弱小,组织规模又小,所以争斗规则与灵长类动物类似。宋襄公不出击尚未渡河的敌军,他这种“仁义”也是早期人类争斗规则的残留。但当人类组织规模扩大与外部威胁减弱后,争权夺利就变成了不择手段你死我活。当个体间的相互残杀与有组织的相互残杀都不会导致人类的毁灭了,这种保护机制就消失了。
这样,我们可以大致明白所谓的“禅让”是怎么回事。实际的情形是“舜”后来的能力超过了“尧”,他们可能真的比试了一番,或者“尧”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大势已去,毕竟人比猴子还是要聪明些,不一定非要比划一下。最后“尧”不得不将王位让给了“舜”。而“尧”退位后还能继续生活在“舜”的统治之下。到了春秋战国时,人们目睹大量的弑父弑君,对早先尧舜禹之间有节制的争斗自然就难以理解。儒家就一厢情愿地将之解释为统治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怀而主动让贤。
2019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