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筆記】電影《異教詭屋》Heretic(2024)
大年初二跟摯友用MOD久違地看了部驚悚片《#異教詭屋》Heretic,被休葛蘭演反派PUA大師的演技驚到想寫一些關於電影的心得......
劇情簡介
電影《Heretic》是一部心理驚悚片,主演為Hugh Grant。故事講述兩名年輕的摩門教女教徒在傳教過程中誤闖了一棟陌生的房子,卻發現自己無法離開,並逐步揭開這裡隱藏的恐怖秘密。隨著劇情發展,她們的信仰受到極大考驗,而房子的主人似乎也有著不可告人的計畫。
喜歡的部分
Iteration(迭代)
電影本身使用了音樂抄襲案例來探討「迭代」的概念,包括Radiohead的《Creep》被控抄襲The Hollies的《The Air That I Breathe》,以及Lana Del Rey的《Get Free》被控抄襲《Creep》。此外,另一邊還舉例了《大富翁》的桌遊歷史,從其最早的版本《地主遊戲》到後續《大富翁》的不同版本,來類比猶太教、基督教與摩門教的發展歷程。這種對比不僅增添了對白的趣味性,也讓觀眾會被休葛蘭角色的滿口詭辯,激發出對不同信仰如何在時間推移下產生變化,卻仍保有其核心概念的思考。
Belief vs Disbelief
電影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兩位摩門教女教徒被迫在兩扇門之間做選擇,這營造了極大的驚悚感。然而,後續劇情揭示,這兩扇門其實都通往同一個囚室。這似乎隱含了一種諷刺,即無論選擇信仰或不信仰,最終的結局可能都是一樣的,這對於信仰的自由與宿命論提出了有趣的探討。
莊周夢蝶
電影中提及了莊周夢蝶的概念,這點我比較難以理解它的用意。表面上,它可能是為了支持上述關於信仰的討論,但在我看來,莊周夢蝶更多的是對「現實」的辯證,而非對信仰的辯證。這讓人好奇,主創是否試圖將現實與信仰的界線模糊化,或者只是為了增加哲學層次感而選擇這個典故。
覺得可惜的部分
失蹤女子的疑點
片中沒有明確解釋那些被Hugh Grant角色囚禁的女子是如何落入此境地的,這點顯得有些薄弱。此外,這麼多女子接連失蹤,卻似乎沒有人對Hugh Grant角色產生懷疑,這讓劇情的合理性有所削弱,影響了故事的說服力。
結局有些草率
整體而言,電影在前半段的氛圍營造與劇情推進都表現出色,但結局卻顯得有些草率,缺乏足夠的收尾力度。原本引人入勝的心理驚悚元素,最終未能帶來強烈的衝擊,讓人感到有些不滿足。
結論
整體而言,《異教詭屋》是一部試圖探討哲學與信仰辯證的心理驚悚片。電影在氛圍營造與議題呈現上相當成功,讓人思考信仰、選擇與現實的關係。然而,結局的處理稍顯草率,使得整體觀影體驗略有遺憾。即便如此,這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特別適合喜歡心理層面深度解析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