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TomLeo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民主中的平等元素阻礙了民主的進程?

TomLeong
·
·

「民主思想中的“平等”因素在过去一个世纪来被左派思想做了很大程度的发挥,逐渐向抽象化、意识形态化方向发展。从古代到近代的平等思想,是指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本自由方面的平等,但承认人们财产、受教育等诸多社会条件方面的差异,认知和判断能力上有差异,在全社会以民主方式达成“合议”的时候,要以一种大体符合常情常理的方式,对不同的意见加以折算,得出结论。但是左翼思潮使得抽象平等的概念深入人心,只要是健康的成年人,不论社会条件的差异,必须以一人一票,这种平均的方式达成平等。没有这种平等的民主就不是民主。这样对民主意识形态化的理解,降低了民主的弹性,使它与现实互动彼此达成妥协的难度变大,对于中国这样的现实国情来讲其实是降低了民主的可行性。」— 《文昭:六四30周年谈民主:怎么在中国落地?试试授信与抵押》


民主的確不等於平等,但是投票權作為民主制度的基石和人的基本權利,還是應該要落實到一人一票的。


純粹無差別的一人一票固然看似責任不平等,但實際上投票這一個行為是有成本的,否則台灣一月的時候就不會出現號召大家不要為了車票而丟了未來的選票,也不會有年輕人因為工作而七早八早跑去票站請求別人讓他插隊投票。


責任不平等理應在技術操作的層面解決,比如初期把投票日去投票的成本提高,人民素養提高之後再降低,而不應該在制度設計的時候就把「富人的票更值錢」這樣不平等的種子埋進去。畢竟我們不會認為「大家都要吃飯,但有錢人最少吃三碗、沒錢的最多只能吃一碗」這樣的觀念是正確的。這無異於主張「所有動物生而平等,但我們更平等」。


另一方面,有錢人/信用好的人也不見得更能把票投好。民主素養是必須經歷一次次訓練而提高的,再有錢的人,沒有民主觀念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一開始就向公眾主張「有錢/高學歷的人更懂民主、治理」,那恐怕最後只會演變成俄國的寡頭式民主,最後還是與「善政」的目標背道而馳。


民主是一種綜合素養,任何一個單一的指標都不能夠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否則必然導致誤差。正如我們不可能因為一個人「有錢」、「高學歷」、「粉絲/信眾多」或是「立過戰功」就判斷這個人是「好人」。如果要中國在起步階段就有望實現高素質的民主,那不如考試投票,學過了考過了才有資格投票,最起碼能篩掉一部分又壞又蠢的人。


私以為民主就是為社會劃㡳線,劃出在這個社會活得最差的人可以怎麼活。一旦把這條線劃高了,就無可避免會讓許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必須慎而又㥀。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