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能致勝 - 讀書筆記
人們刻意練習 : 得到相關最佳做法的明確指導,立即獲得反饋與表現評估
反覆進行相同或類似的練習
頂級運動員每周花更多時間在高度專業的刻意練習
延後專攻 頂級運動員 起先通常花較少時間刻意練習日後專精的運動項目
反而先接觸各類運動 經過漫無計畫的嘗試 建立各種運動能力
明白自身偏好與能力 才在特定領域全力練習
在科技領域提出創新發明的人 往往多方面涉獵與投入
主動捨棄深度 求取 廣度 從而提升創意
而藝術創新也幾乎一樣的結論
絕大多數的高手都是走 費德勒 這條路 先多元探索再深入投入
專業化概念不只影響個人 還影響系統 見樹不見林 眼界越來越小
立足寬廣 經驗多元 觀點多樣 跨能制勝
高爾夫球與 西洋棋 照規則走 有界定範圍 所以很符合 刻意練習與
一萬小時定律 及 贏在起跑點的苦練
而在不善的學習環境中規則通常模糊不清
模式辨識不易達成
所有我們會做的事 機器會做得更棒
如果我們能寫為程式 輸進電腦 他們絕對會比我們更棒
莫拉維克桲論 機器與人類的優缺點時常相反
電腦與人搭配的棋局比賽
電腦專注在戰術上 而人專注在戰略上
創意變得更重要
因為電腦讓 棋王過去靠訓練累積的戰術優勢失去光芒
兩位棋手加上三部電腦的 半人馬隊伍 擊敗 最強電腦 九頭蛇
獲得冠軍的隊長工程師: 自由搭配下棋考驗多種整合能力 有時跟棋力毫無關聯
最後 棋王 帕洛夫 想出打敗電腦的方法 就是把戰術交由電腦代勞 儘管但是他耗費數年不懈磨練的本事 卻也是最容易取代的能力
現象等級的西洋棋手 看三秒 棋面 可以排出來
似乎具有圖像記憶能力 縣市級冠軍以及普通棋手則是永遠排不出來完全正確的棋面
後來換個測試 棋子變少 但變成隨機亂擺 在實際棋局永遠不會出現
結果頂尖好手的表現變得跟一般棋手一樣 排不出來
所以現象等級好手 沒有圖像記憶力 只是因為 身經百戰 熟悉棋步模式
會進行分組會進行分組(chunking) 依照熟悉模式進行有意義的分組 從經驗立刻掌握盤勢
演奏家之於樂譜 也是一樣的意思
但只要不是在自己專精的領域 優勢瞬間消失
學習大量重複的模式 是西洋棋一個重點 及早練習十分關鍵
學者症候群的音樂鋼琴家 可以記憶好幾千首歌
普遍聽完一次 有調性 音樂可以彈出來
但 聽完 無調性 音樂 比較難彈出來
他們的才能都仰賴重複結構 容易被電腦取代
GOOGLE的 AlphaZero 會教自己如何下棋
知道規則 下無數盤棋 追蹤行得通與行不通的棋步
已經更多半人馬隊
愈考驗宏觀戰略的遊戲 人類能發揮的空間越大
我們最大的優勢在於廣泛整合的能力
跟狹隘的專業背道而馳
在侷限的領域裡面 人類可能再過不久就難以做出多少貢獻
在更開放的領域裡 卻還能做出長足貢獻
我們在真實世界處理的開放式問題仍勝過機器
西洋棋等封閉式的領域 回饋即時 數據龐大 人工智慧迅速取得進展
2009年Nature期刊宣稱 Google流感趨勢系統能預測流感傳播
跟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準備不相上下
但2013的預測值足足比實際情況高出兩倍
如今該頁面只出現 技術尚未成熟 字樣
人工智慧系統就像學者症候群患者
只能在封閉穩定架構勝任有餘
相較於其餘學者
諾貝爾得主業餘從事演戲 舞蹈 魔術 或其他表演的比例高達22倍
頂尖機構的學者遠比其餘學者更可能投入 音樂 雕刻 木工
技工 寫小說 等其他創作 諾貝爾得主更是如此
最成功的專家左右開弓
遠遠的看 像在浪費精力分散火力
實際上是集中精力 增加火力
沒為自身領域帶來創新貢獻的人有個特點 缺乏對自身狹隘領域外的藝文興趣
廣度常激發出不侷限於特定領域洞見
電腦背後的基礎 來自電子工程師修哲學學分的 夏農
接觸到 邏輯家布爾的學說 布爾拿1代表真 0代表偽
用數學算式解決邏輯問題
夏農發現可以把這套系統用在電話接線技術 以電子形式編碼傳遞任何類型的資訊
為何有些頂尖人士 跳換領域還是游刃有餘
有些則 步履蹣跚
日後成功轉換職崖的人 職場早期受過廣泛訓練
追尋主要專業之於 對 多個"職場跑道" 持開放態度
不是駛在狹隘的單行道
是開在八線道高速 所以有視野
擅長把一處的知識用到其他處 不拘一格
觸類旁通 發揮創意 避免認知壕溝
跨界經驗與知識跳脫不復適用的既有解法
在不善的環境中 問題定義錯誤 規則模糊
跨界是有效出路
假裝世界像西洋棋或高爾夫 讓人比較舒服 把世界變得和善有序
引人注目的書 自然大賣
但是世界更像是在火星上的網球賽
愈接觸現代愈擅長抽象思考 不必考自身實際經驗
前代人 常常 見樹不見林
現代人 常常 見林不見樹
進度軸帶來安心 使人從視覺了解資料下載的進度 (我可用在工作上)
概念分類 具有彈性 能把不同資訊與想法做各種運用
現代工作需要觸類旁通 把知識運用在新領域
社會需要盡早的做觸類旁通 但實際上卻走上 專業化之路
批判性思考分數完全與學業成績毫無關聯 (美國頂尖大學)
當題目涉及無須正式訓練的概念推理 如循環論證
大家表現出色
當涉及概念推理的框架時 大家表現糟糕
理科學生不瞭解科學論證
所有科系學生都不了解社會科學方法 心理科系學生也是
連最好的大學都沒在培養批判性思維 沒給學生分析現代世界的工具
儘管該校聲稱 他們長期促進跨學門批判性思考的核心課程很棒
只教各科系的專業 太狹隘了
人人都需要跨領域思考的習慣
大學科技亟欲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卻沒鍛鍊處處適用的思考工具 (我得溫習盟格的書)
否則學生難以善用他們的抽象思考力
運算思維 為多元思考工具 抽象拆分思考 處理複雜龐大的難題 以適當方式表述問題所在
統計軟體得出 " 統計上顯著" 的數據 可惜並非那麼回事
匆忙用著高度專業的科學工具 卻沒學過科學論證
費米問題 Fermi problems
紐約有多少個鋼琴調音師
概率估計協助解決問題
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考方式
重複性工作容易被機器取代 懂得觸類旁通概念思考的人方能脫穎而出
皮耶塔慈善醫院的音樂訓練無特別嚴格
一天一個小時 二四六有正課 而工作與雜物占掉大多數時間
讓這批女聲樂手 聲名大噪 (甚至產出全歐洲最好的小提琴家)
的原因 可能在於 他們常換樂器
不只為演奏 還為教學 或實驗 也能即興獨奏
替現代管絃樂 奠定基礎
然而他們的音樂練法難以推廣 兼擅各種樂器 與當今對練音樂的認知不同
不符合刻意練習原理
但對於優秀選手 尋找愛好的抽樣階段是不可或缺的
日後最成功的學生是從 找到心儀越器才遠比別人練習的多
而不是大家以為的反過來
學校評為 優異的學生反而來自沒那麼在乎音樂的家庭
並未從很小就練音樂
至於有系統的課程 更沒幫助
早年上一堆系統性統性課程的學生 都歸類在普通
小小年紀上太多課 可能並無太多助益
練不同樂器似乎很重要 被歸類為優異的學生
平均練習三種樂器
後段學生通常把時間花在練第一個選的樂器 無法忘下贏在起跑點的感覺
適度練習第三種樂器是很值得的投資帶來優異的表現
各種卓越之道 最常見的屬於抽樣階段 常為稍微規劃課程 接觸多種樂器與彈法
之後再鎖定目標 系統性學習 大量投入練習 (練鋼琴有望)
爵士樂的樂手不同於古典樂演奏家 沒有遵照狹隘的訓練之路
而且起步晚的很多
賽奇尼 只上過免費單簧管課 : 吉他98%是靠自學
史上最強即興演奏大師 Django Reinhardt 也不會讀書 讀譜
他開創今日為人熟悉的吉他獨奏法
刻意練習所認為有效的訓練 重點是修正錯誤
給年輕即興樂手的建議 : 別去想要怎麼彈 彈就對了
樂手在即興演奏時 專注 意志 以及自我審查的腦區形同關閉
賽奇尼屢次請出色的爵士樂手 彈某個音 對方卻不懂他的意思
爵士樂手學古典樂比較簡單 相反則很難
20世紀最偉大古典鋼琴家之一的弗萊雪 表示他最大願望是希望自己能即興演奏
他畢生善於把樂譜上的曲子詮釋得出神入化 卻完全無法即興演出
爵士樂手是在創作 古典樂手是在再現
孩童不是靠對話練習來學講話 而是在講話能力妥善發展後才學識字
學習時愈有辦法創造抽象模式 毋需依賴特定範例
普通家庭的兒童平均有六條規定
而高度創意兒童的家裡只有一條規定
家長是在孩子做錯事才說出意見 而非事先規定
塞奇尼 :現在有一堆學校在教爵士的學生 演奏千篇一律 沒找到自己的聲音
無師自通的人 會設法抽絲剝繭 學著解決問題 做很多嘗試
最棒的樂手常常是無師自通 不然就是從沒真正看過譜
當年花了好幾年才摸索出來的彈法 現在可以用兩分鐘讓別人學會
你不知道怎樣做是對 腦中沒概念 只能憑自己找出解決之道
試了五百萬次才依稀有點眉目 這樣很慢 卻能學到某些東西
人類擅長設法找出規則以最少努力把事情做好
但當需要舉一反三時就自食惡果
如果學習要長久扎根 要舉一反三 又快又好就成了問題
X 家長教孩童又快又好的解法
有益的考驗 長遠來看學習效果更好
訓練期 有愈多提示 練習時表現愈出色
測驗時表現愈糟
有提示的訓練並未留下學習成果
沒有提示的訓練又緩又慢 這種訓練就像測驗 只是目的在於學習而非評量
是更好的方式
在刻意練習間 刻意不練習
立刻複誦輕鬆容易 學習效果卻敬陪末座 而有間隔的反而表現更好
甚至被數學問題干擾那組 在臨時測驗中 表現最佳
有些學習方式短期來看沒效率
長遠來看最有效 如果你考自己時 表現太好
解決之道是等久一點再練習 測試起來會更困難 學習是挫折連連
而非輕鬆寫意
儘管Medium跟Linkedin充斥各種學習偏方
但經科學實證的學習策略 只包含 間隔 測驗 建立連結
這三種策略都不利短期表現
現在表現不佳反而能在日後開花結果
有些教授讓學生當下受到考驗 卻建立連結 促進長遠的深度學習
但往往收到低評價
而很會讓學生當下考試成績亮眼的教授 實際能力與經驗較差
學生長遠表現並不好
師生絕對要避免把當前的表前解讀為學習 在學習期間考出高分可以表示學得很好 但必須明白 這種表現常常只是曇花一現 非確實進步
80%的人認為靠封閉練習(只學特定題目) 學得比較好 勝過綜合練習 (什麼類型題目都做)
但實際結果恰好相反 直覺教你封閉 但你應該選交叉
儘管交叉練習 會讓人看不清自己的進步
請學生 在五分之一秒內 跳彈隔十五個鍵的音
總共能練190次
但交錯著練 八個 十二個 二二個鍵的跳彈的學生 後來測試遠勝 只練十五鍵跳彈的學生
無論是體育或是動腦的事情 交叉練習都讓人更能對症下藥
把精力花在分辨問題的種類 再採取相應策略 而不是套用記憶中的解決步驟
當局者迷 家長與幼教老師 自認能看到孩子進步 但無法判斷對日後學習的影響
根據研究 並不樂觀
贏在起跑點 後續常產生消退效應 因為別人會進步 那種閉鎖式的技能 不具長遠效益 贏在起跑點 反而欲速則不達
知識要長期有用 必然要很靈活 不指望相同問題一再出現 學著看出全新問題底下的概念連結 再靠相應的策略解決問題
知識結構靈活 能應用於全新領域 稱為遠效
這種促進遠效的思維 我們所有人應用的不夠多
類推思考把新事物變得熟悉 把舊事物變的新奇
假設你是醫師 病人得胃癌 不能動手術
但如果不摧毀腫瘤 會喪命
某種放射線能用來摧毀腫瘤 若在足夠強度下一次全部照射到腫瘤 腫瘤會被催毀
但 被放射線穿過的健康的組織也會毀掉 但若調降強度 健康組織不會受影響 腫瘤也安然無事 試問如何 摧毀腫瘤 又保全健全組織?
答案是從不同角度把低強度的放射線照相腫瘤 各放射線只聚焦腫瘤 總強度夠
足以摧毀
單一類推可以讓人的答對率提高三成 不同領域的兩個類比讓答對率進一步提高
人類對於所謂定義不清的問題時 不太能憑直覺善用最佳工具
只用單一類推 背後問題在於無法打破局內觀點(inside view)
局外觀點(outside view)探究 不同問題深層結構的深層之處
深深違反直覺 有賴於忽略自己所深知的表面特徵 反而向外尋求類推 眼界由狹隘轉為開闊
一個人知道越多內部細節 做的判斷愈極端
當你預測馬匹或是候選人時 尤其如此 你會認為自己的預估會成真
特別留意一個問題的許多細節資料 感覺上是正確之舉 但實際上往往不然
給影迷幾部即將上印的新片基本資料 然後提供一分四十部舊電影名單
請他們分別與新片比較評分 再用這評分預測最終票房
結果 準確度 極高 比比 使用數學模型預測的票房準確許多
NLFX也用類似的方法 利用電影的各項特點評估是否評估你的喜好過於複雜
不如把你觀看紀錄類似的客戶互相參照 既簡單也準確
但如果只給影迷眼中 最能與新片類比的 那一部片參考
準確度會大幅下降 採用整組參考類推準確許多
人們會認為 類推應該只用類似公司做比較 但這恰好是錯的方法
廣泛類推 更有創意 能看到局外觀點
多樣基礎領域可以促進類推思考與概念連結 把眼前問題分門別類
解決問題高手就是在這把別人遠遠甩開
解決問題始於問題的分類
克普勒 不接受軌道扭曲的理論 在他之前的人向來能設法解釋火星的反常現象
又不致違反整個理論 他最後花八年努力計算 取得幾乎完全正確的模型公式
實驗室發現不符預期 不是認定現有理論正確 觀察結果有誤
而是把不符預期的觀察當成機會 去探索
研究人員要是從不同角度做很多類推 這實驗室就可能把意外發現變成學說知識
當問題菲比尋常時 所找的類推就越遠 跳脫表現乍看相似
進入深層結構相似的
如果實驗室的人具有的知識相同 當問題出現 整群人提出的類推或許還不如單單一個人 (若成員來自 化學 物理 ....很多領域的實驗室 類推能力將遠遠大於 純粹一門專業的一群人)
而跨領域基礎知識可以幫助你找會問題 長遠來看是很重要的知識
畫廊老闆對 梵谷說 你不是畫畫的料 你太晚起步了
某一天 他發現它能畫畫
一一捨棄之前畫不好的畫風 想出新藝術 不拘形式 但求捕抓永恆
高更也是如此 JK羅琳也是20多歲時慘不忍睹
他們都起步甚晚 卻成就非凡
了解自己比了解專業知識更重要
教育如何允許個人把選擇專業的時間延後 藉此探索興趣 找出一己的合適方向
贏家不放棄 放棄菲贏家 這種忠告 可能是極糟建議
轉職 是否真該憑一時衝動行事: 擲出正面硬幣 且 確實轉殖的人比沒轉殖的人更快
而擲出 反面硬幣 卻轉殖的人 最快樂
重要的竅門是 能了解轉變只是單純的無法堅持 還是敏銳地察覺有更符合的選項
廣闊的職場世界 難題是要先如何找到契合度高的目標 而為了堅持而堅持 反而會成為阻礙
85%的人不投入工作 這時辭職比像隨波逐流的海上殘骸 需要更多膽量
問題在於人會為了 沉沒成本謬誤所擾
就跟騙徒依樣 一旦被騙的人 花了精力或金錢 會基於沉沒成本不願意斷尾離開
梵谷東繞西繞卻也可貴 有助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雖然乍看像是一種糟糕的生活方式 只做短期計畫
很容易沉迷於某種想法或事物 但隨後又失去興趣
他對每份工作都認為 比旁人更努力 成功必將到來 卻連連失敗
一次次投入不同選項 加以測試 獲得自己是否適合的大量資訊
然後轉移目標在測試 最終來到他人不曾到過之境
賀瑟貝 : 只是剛好做了可以讓他學到東西 並讓他能在當下奉獻一己之力的事
日積月累下 就成了一種訓練
隨著各種經驗累積無以定義的吸收消化過程就會產生
都是從自己不曉得是否存在的課題中摸索出重點
他從攝影業 學到博而不精的變通
身為經驗少於員工的領導 他採取分享式領導力
你得拎著一個大桶子 才能滿載而歸
(保持開放心態 就會從每個嶄新經驗中學到東西)
多數成功人士都是繞了圈 才解鎖成就
一直聽人說 偏離最初事業跑道是多麼冒險事情 但這屬於常態
尋覓得是契合度 從不在乎其餘人比我早也比我年輕就踏入這行
只在乎這是我想從事的工作 是我動力來源 在這裡發現自己很享受事情
策略都相同就是採取短期規劃
NIKE共同創辦人Knight稱 不太會設定目標
草創球鞋公司主要目標是早日吞下敗果 就能從中記取教訓
並套用於下一場事業冒險
他短期目標不斷換 過程中也沒忘記套用自己學到的教訓
成功人士確實都設定了長遠目標 不過往往只在探索期結束後規劃
隨著自我認知更趨完整 當初看來穩定且錯不了的事業目標 變得猶如達爾文形容的 荒唐可笑
我們的職業跟人生偏好不會保持原狀 因為人也一直在變
我們以為一成不變的特質 其實在十年能發生劇烈轉變
包含 安全感 成功 甚至是朋友
大衛在大型派對 內向 對同事卻很外向
因為情境原則 人人都會這樣
所以不該問一個人是否堅定勇敢 而該問他什麼時候會展現出勇敢的一面
與我們神聖的原理相反 其實我們 應該行動後再思考
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可能性
主角先是對自己工作失望 接著因緣際會遇見某個他們不曾接觸過的世界
讓他們展開一連串短期探索 起初事業轉換難免落入贏在起跑點思維
篤定為了 短期快速發展的實驗 放棄長期以來堅守的計畫 是很不理智
但愈是深入探索 愈發現改變的時刻到了
有些會致富 有些會損失財富 所有人都會有陣子覺得自己跟不上腳步
但都還是覺得改變後的自己比較快樂
與其從 我究竟想成為怎樣的人 獲得絕對的先驗答案
不如先拋出可測試的
我應該先從哪個可能的自我探索? 該怎麼做?
與其打造好高騖遠的計畫 不如找出可以迅速實踐的實驗
試驗學習 而不是規劃實踐
與其朝著一個目標努力 不妨從最有前途展望的情況下手
盡全力去嘗試 這就是致勝關鍵
過早最佳化 (過早決定二十年想當的腳色)猶如預先規劃好一個不變的計劃藍圖 並不是好主意
應該看看手邊有哪些可行選項 從中挑選未來最有可能發展的事做
米開朗基羅也是從實踐中認識自我
先產生一個想法 測試 改變 最後隨時可以為一個更適合點子 放棄原先想法
當我看見自己做的事 我就認識了自己
波洛克是紐約藝術學生裡最沒天分的製圖畫家
正因為他與梵谷依樣欠缺傳統繪圖技能以致於日後發明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藝術創作規則
許多藝術創作者都未走上正規道路 就展開他們的創作
非主流藝術家都是 視覺藝術界裡的自學爵士大師
一個非得親手嘗試才知道自己有何能耐的人
放手一搏就是解鎖個人才華的鑰使
如果要區別不同方法的程序 無心插柳的門外漢思維 才是更聰穎 划算 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知名公司往往會以局部搜索解決問題 (聘用單一領域專家 常是之前有效的解決方法) 禮來化學製藥 解不出來的問題
被一名律師回答出來 它使用的相關知識來自曾接觸的化學專利
賓漢 甚至創意 邀請外行人協助解決 問題的公司
InnoCentive
拿破崙 曾煩惱 軍隊一次只能攜帶幾天份軍糧
解決問題的人是 阿佩爾
協槓通才 糖果製造商 葡萄酒商 廚師 釀酒人
也讓他有重保存科學的專家所不具備的優勢
罐頭食品基本上就是靠它的創新發明
水手最怕的 維他命C缺乏 壞血症也從致命詛咒變成無須擔心
也稱之為 內行門外漢 : 跳脫出問題本身的專業框架 從其他不相關領域經驗中尋求解決方法
NASA 30年無法解決的問題 也是靠這公司解決
無法預測太陽粒子風暴 可能會嚴重摧毀太空人及其重要設備
太陽物理學家當然懷疑門外漢能幫的上忙
但卡關30年 姑且 一試 也沒損失
退休工程師 克雷吉恩 解決這問題 他發現專家團隊 常常鑽牛角尖
因此漏掉實際解決方法 我覺得離開那環境後 幫助我跳出個現有框架
Nasa起初有些抗拒 因為是截然不同的方法 這正是問題所在
最後確實成功了
克雷 甚至還算是不完全門外漢 多少具備相關工作經驗
而很多解決問題的內行門外漢甚至無經驗
1989年 Exxon Valdez 郵輪撞上礁石 漏油
石油與海水形成巧克力慕絲狀的黏稠質地
解決問題的人 從 混擬土經驗 類推
有馬達的長棍 (混擬土振動器)在混擬土裡面一直刷 讓其保持液態狀
有時候 可能會懊悔 我怎沒想到
但假如某專業的人能輕鬆解決 早就解決了
這種狀況常發生 人們往往搜刮業內所有資訊
這反而讓自己身陷困境 走進死胡同
這也是所謂的 定勢效率 (einstellung effect)
需要解決問題時 即使有更好方法
我們還是傾向於套用慣用手法
專家會區分次專科 次次專科 所以其實跳脫出一點點
卻仍在略大一號的框架
而一開始就不再框架外的人卻可能一開始就揪出解答
石破天驚的革新通常來自外行人 跟問題表現保持一大段距離
於是能用不同框架與角度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創意方法關鍵還是尋求外行人
好奇的門外漢較能識破盲點
專家製造的資訊愈多 好奇心旺盛的半調子就愈有機會 集結垂手可得
卻分散的資訊 貢獻一己之力
軍平: 為技術找出新穎用途 新的背景脈絡下 重新構思資訊
包含 集結看似迥異的概念或領域 使舊點子發揮新用途
不要當工程師 而要當製作者
製作者 知道諸如半導體之類的事情 但不需要知道內部運作方式
這留給專家處理就好
人類僅能先根據物件熟悉用途 進行考量 這種本能稱為 功能固著 (functional fixedness)
Wii 創新同時產生新顧客 對新顧客而言 打電玩時的障礙 是因為遊戲玩法複雜 不是因為圖像品質
在計算能力的世界裡 找出捷徑(不重視創意)才是種競爭 圖像設計師會拔得頭籌 而任天堂則失去存在理由 (君平認為水平思考與垂直思考者最好合作)
鳥類遨遊天空 喜好統整思維的概念 從不同部分集結多元問題
青蛙 喜好研究特定物件細節 一次解決一個問題
科學裡 青蛙越來越多 但我們同時需要鳥類與蛙類合作
當你詢問一堆專家 都回應你 無法做到 而這正是你想聽到的
因為假如他們認可這做法 可能早已經有人想出這點子且完成了
1985年左右專家貢獻很多 後來卻遞減 2007年左右持平
近期呈現跌勢
如果是處理定義良好且熟悉的疑難雜症 專家可處理得很好
但模寧兩者跟不確定增加 是常態 廣度也變的日趨重要
高度不確定的領域裡 有效的問題本身較不顯而易見
團隊裡的人應需要處理各式各樣的技術 較有可能產生引人注目之作
不確定越高 也越需要廣度更高的人才
高度重工的工作量對績效反而產生負面影響 年資也根本沒有影響力
只有資歷的廣度才可區分差異
一開始個人創作者的創新性比團隊還低
隨著資歷廣博 實際上超越了團隊
比起共同經歷過相同數目類型的團隊成員
若個人創作者曾經從事四種以上體裁 會較為創新
宮崎駿就碰過各式體裁 奇幻作品 童話 歷史 喜劇 冒險動作等等
個人比團隊更能整合較具創意性的多元經歷
在產品開發方面 專門化可能代價高昂 (包含電影藝術那些)
連續創新者:
對模糊不清的高度容忍性
為既有可用之物找到新用途
具系統思維者
統合諸多來源不同的資訊
擁有更廣泛的非專業興趣
必須與自身領域外各種技術專家進行溝通
機械式的聘雇機制下 雖然可以產生高度再現成果
但可能減少了極具創新潛力的人才數量
學校體制會讓這些人 深感灰心 因為他們天性廣博
面對不確定跟不善的環境問題 經歷的廣度極為寶貴
頻繁專精某項主題 不一定產生豐碩預測成果
空降消防員與野外消防員殉職者有以下共通獨特行為:
就算丟掉工具就能逃離襲來的野火 他們還是緊守著工具不放
就算可靠的方法會造成令人困惑的決策 那些往往可靠的組織還是會緊守著可靠的方法
無論是飛機失事或是火災事故 那些經驗老道的團體在高壓下變的僵化不知變通
挑戰號的經理犯下的錯誤就是 面對不尋常的挑戰 還是堅持使用平常慣用的工具
忠於階級與程序會以災難收場
半月板撕裂修整術
芬蘭五家骨科比較 手術 與假手術的效用
結果效用依樣好
患者多半毫無任何症狀 甚是不曉得自己半月板撕裂
所以疼痛可能並非撕裂傷引起
你要將你的能力帶到截然不同的領域
運用你的能力解決新的問題
或者帶著你的問題
去嘗試全新的技術
週六的晨間實驗 P352
沒人在旁 可以做些與專攻主題不太相關的事情
做些自己著迷的事情 促進大腦思考
創意與精通的矛盾之處在於
重大突破通常是你沿著路走時, 因偏離路徑而發生的
卻如同你只是剛走上這條路一樣
請小心不要過於謹慎 否則會將無意識的限制自己的探索
追求廣度 分身乏術
從外部觀點來看 可能落後於他人
直到一個瞬間 突然又非如此
如果幸運再將曲折蜿蜒心思視為競爭優勢的工作場所的話
而非成為以效率之名被毀滅的害蟲
每天都要讀一點自己專業之外的書
大多數人總說: 我沒時間讀那些書
不, 你有時間 而且重要多了 或許在某個時點你就能將他們連結起來
創新的系統應有意識的保持廣度和極低的效率
公司最有影響力的創意作品都是在面臨危急時發生
閒逛時光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企業文化
追求廣度 以及 分身乏術
傑出的創作者 作品越多 越愚蠢, 獲得如超新星般的成功機會就越大
莎士比亞: 李爾王馬克白 兩個超級名著 以及 雅典的泰門(X)
不要認為會落於人後, 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 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人
應該積極追求契合度 規劃自己的實驗計畫 也許是你專屬的週五黃昏或是週六晨間實驗
擁有各式專家的團隊也無法完全取代跨能人才的個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