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珮妍媽媽🌱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珮妍及我面對的日常

珮妍媽媽🌱
·
·
因為每日的未知及無常,我學會放下預備及預測,單純的活在每個當下,投入每刻在外在內發生的,然後逐漸在一段較長的時間裡,看到自己及別人的整體模式中反映的真實需要。

這是某天我與珮妍的日常⋯⋯

珮妍才剛剛想睡覺,一會兒要求我榨橙汁,一會兒要求我入內陪伴她,同時我又感到身體的疼痛及疲累,很想很想很想休息獨處⋯⋯但我還是起來⋯⋯

珮妍的個性非常突出,要就要,不要就不要,喜歡親你就要求你靠近,不喜歡那時親你或被親會強烈拒絕⋯⋯她只能「活在每一刻~即每個瞬間即逝而生的當下」⋯⋯對我來說這就是珮妍⋯⋯或許只是她的一部份⋯⋯

零晨時份,珮妍呼叫我,對我說:「媽媽縫膠袋在鴨腳鞋!」我一臉無奈回應:「怎樣縫呀!?」珮妍聽到及看到我的表情後,可能她估計我正在拒絕她的要求,她開始聲嘶力竭的大叫起來,把我的心都震了出來,莫名的恐懼感又跑了出來保護我,示意我的身體離開,身體開始冒汗發熱,心情起伏忐忑不安⋯⋯我繼續問:「我不明白要怎樣做所以問!」珮妍一邊繼續持續大聲狂叫、眼神兇狠,一邊說:「很憤怒呀!」我答:「我看到你很憤怒!」我離開了房間一會,珮妍又不斷大叫地呼喚我,我真的受不了她那些眼神及叫聲,我非常恐懼,像變了另一個人,就像我童年時的母親一樣,任意的揮動憤怒、破壞、動武、忽視。以往的我很容易因為這個珮妍引發的同類情境跌入「自責的深谷,一發不可收拾的悲傷下去,不停的在內心傷害自己!」。「當下」我清晰地知道我感到恐懼,但我沒有自責,我知道珮妍只是在表達她那刻的情緒而已,與我的表現沒有直接關係,只與她的真實需要及渴求程度有關,代表這件事對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即時被聽、接受、執行。

我即時回想為什麼她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及為什麼她會如此憤怒,我想起這幾天她來月經,所以她在房間用器皿盛載的小便會帶有經血,她還曾經把帶經血的小便在房間倒入膠手套內,弄至地上及枱上都有小便,而且氣味難耐。那次我看到後真的很驚慌,因為那時珮妍正拿著手套躺在床上,我害怕那手套內的小便會弄到床上,於是即時要求她把小便手套交給我處理,幸好因為我與她已建立了深厚的互信關係,所以她知道我是危急的情況下才會有此要求,最後她合作地交給我,要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怎樣才好。我相信就是因為珮妍害怕自己的帶血小便會有機會弄污她喜愛而唯一的鴨腳鞋,所以她才要求我在鞋上縫上膠袋保護吧,這是她唯一想到的「解難方法」!於是我在珮妍的狂叫下走到廚房取膠袋回到房間中,打開透明膠袋讓她知道我明白她想怎樣了;就是這樣,珮妍一邊把穿了鴨腳鞋的腳逐一套入我拿著的膠袋,我一邊對她說:「你想保護好鞋,不想弄污是吧!套好用膠紙貼緊就好,比較快又穩妥,不用縫了。」最後不知不覺間抒解了珮妍因憤怒而發的叫聲及眼神了,就只是「一個出於理解的愛」她的舉止變回溫柔平靜,所以我確認珮妍只需要一份感到被接納及滿足的愛便足以化解她內心的任何憤怒,感受到她所需要的愛後便會重新展露笑容,所有負面情緒都煙燒雲散,不會留在珮妍心中,因為她只活在每個當下,這刻被理解及滿足,下一刻已經「重設不留痕」!

然後珮妍再次提醒我替她補縫一條她剪開了三個不等份及完全分解的褲子。珮妍知道我需要在飯枱獨處聽著音樂才能專注完成,所以她沒有要求我留下陪伴她。就是這樣,我花了一段時間補褲,今次頗費神的,因為有很多位置都不太對位,所以縫起來比較吃力。縫好後交給珮妍,她便高興地穿上,於是我告訴她我很疲倦需要獨處休息。那時我看到房間床邊的窗檯上有很多零食包裝袋,於是我拿了一個大盆示意珮妍幫忙收拾。另外這幾天珮妍更換出來的衣服我還未洗,加上有一大堆衣物是珮妍在找衣服時丟在地上的,我暫時放在床邊的椅子上。我知道現在我最需要的是休息,所以我可以把不是即時必需處理的事情留待精神時才處理。其實這些衣服及零食包裝的事件是每天都重複發生的,縱使我說了千次萬次,珮妍還是舊樣子,所以我只好轉換方式,用一些大家都可以做到及接受的方法去相處,因為這樣雙方都可以感到比較舒適。

偶然珮妍會在我休息時要求我把我的手機給她用,因為她想看我儲在手機中她兒時的照片及影片,有時也會在我的手機內繪畫、看及拍影片。我丈夫經常叫我不要把自己的手機給她,因為珮妍自己也有一部,而且她會經常更換我的設定相片及刪除我手機內的照片。後來我看到她只是想回看兒時回憶,我便與她約定說:「請你不要更換及刪除我手機的照片!」,珮妍答應後,她真的沒有再做我們約定的,所以現在偶然我不需要用手機時會給她用。所以最近要回手機時都會驚喜地發現珮妍創作了新的畫作,很可愛有趣的表情及繪圖,我覺得很有珮妍的風格!

與珮妍同住,最大的衝突就是個人衛生、環境衛生、作息時間、飲食習慣、學習、規律⋯⋯一切都沒法「掌握」。珮妍哪時吃飯、想吃什麼、想吃多少、想怎樣煮、想用什麼調味料、想在哪裡吃、想吃的食物溫度/氣味/形態/顏色怎樣、今日想吃多少餐⋯⋯珮妍都不會預知的⋯⋯她只會在感到有需要時才會即時告知⋯⋯所以我也沒有辦法準備。不過經過幾年自主生活的相處,我大概找到一些共同訊息,例如珮妍提出想吃什麼就代表她即時想吃,所以需要告訴她預備食物的時間要多久,可以給她選擇等還是改吃其他快一點完成或可即吃的食物。有時珮妍會選擇等但同時會在等待的時候找其他東西吃,代表她非常肚餓,需要尋找代替品充飢。有時可能她之前要求煮的食物煮好時她已經吃飽或者不想吃,這是經常發生的。對我丈夫來說,他會覺得珮妍這種行為是浪費食物、不守信用、情緒化、玩弄媽媽;其實我明白珮妍的所有行為及表達,都只是與一個因素有關,就是「她當下的需要」,所以她並沒有其他的意思,也不能夠因為要求了別人做一些事情便忽視自己那刻一直在變化的需要。吃東西時珮妍也是會經常「重複」要求加冰塊、加熱、加各種調味料等去滿足自己當下的需要,這其實只是代表珮妍非常尊重及重視自己的每刻需要,就只是這麼的簡單!

珮妍暫時未能夠自然做到在特定時間作息,所以她是哪時睡哪時醒是不能預知的,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及說不出。暫時她更沒法因為某個時間的約定而強制自己醒來或睡覺,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我只可以跟隨自己的需要,放下所有擔心及計劃,只是等待珮妍要求才協助就已經足夠,其他她不需要我的時候,我都會先照顧好自己的需要!其實日子久了,才發現這樣的生活及相處方式就是最能令各家庭成員感到自在、自由、喜悅、滿足、被愛的。

在家庭中實踐「真實的共融」其實真的需要很多的包容、表達、重視、平等、尊重、自主、放下、等待、空間、時間、信任。因為當家庭中每個成員都允許「盡情做自己、表達自己、滿足自己」,各人之間在某些情況下必然會自然產生衝突及影響。這個時候就是能令彼此有所體會、成長、調整、聆聽、訴說、自然自願達成共識、嘗試不同雙方都接受及達到平衡的時候。我與珮妍就是一直透過不同的情景及處理,而慢慢蛻變成現在的我、她、我們、我們的關係。這個蛻變或轉化過程,在生活中一定都經常及重複地不時出現不同程度、不同長短時間、不同形式、不同狀況的「混亂、污糟、凌亂、衝突、情緒、破壞、修補、妥協、相議、表達、冷戰、親密、和諧、平靜、平衡、失衡、無助、希望、相信、傷害、被愛⋯⋯」感受。而當我必須處於~每刻都在「無常的狀態」下,我發覺我是沒有辦法可以即時處理大量正在發生及不能控制/阻止的事情的。最能令我「安於」不能預測及不能接受的日常情境下,就是我只專注在「自己的當下需要」上去行事,做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做當下首要及必須處理的⋯⋯對我來說⋯⋯就已經足夠及最好了!這就是我經常在生活中覺悟到的「真正的快樂、自由、平安」⋯⋯

我能夠在無助中感到希望

我能夠在悲傷中感到喜悅

我能夠在痛苦中感到幸福

我能夠在疲累中感到自癒

我能夠在創傷中看到意義

我能夠在現實中抱有夢想

我能夠在失敗中看到成功

我能夠在困難中展現智慧

我能夠在憤怒中回伏平靜

我能夠在混亂中找到平衡

我能夠跟不能接受的共處

我能夠放下我的期望執著

我能夠在累時先允許休息

我能夠在精神時才去整頓

我能夠在脆弱時陪伴自己

就是我保持幸福的方程式

感謝您到來閱讀及聆聽🌸✨


這個是珮妍在原創作上加上11, 11是珮妍喜愛的數字之一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