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城市漫步
經歷了長達好幾個禮拜的雨天,台北在這兩天終於放晴,天氣和氣溫都舒適的剛剛好。
中午和媽媽去奶奶家吃完午飯後,我決定自己在外面散步一下,感受城市和人群的氛圍。長期在家工作,目前又沒有能夠隨性約出來見面的朋友,已經可以說是習慣孤獨的狀態了。
並不感到寂寞,是很會自己找事情做的個性,但在家久了,也滿懷念以前出門在外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覺。
我真的把自己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分得很開,就算想融入也格格不入,但很喜歡當個旁觀者、觀察者的感覺。
台北的街道對行人來說很友善,幾乎每條路都有舒適的人行道可以慢慢遊走在建築物之中。我就像觀光客一樣邊走邊看,遇到岔路就憑直覺,想轉哪邊就轉哪邊。
大馬路上的車水馬龍和小巷弄之間的清幽公園我都很喜歡,拐個彎就能看見氛圍截然不同的景色。緩慢經過的每一棟住宅裡都住著什麼樣的人家呢?儘管從小就在這個城市長大,但也從來沒有花時間好好了解過它。
很少人會覺得自己需要去了解從小生長的地區吧,通常都想擴展沒見過的土地。個性怕生又隔絕屬性的我,總慣性避開人群、避開熱鬧的區域,這樣轉著轉著,也走過好多城市的角落。我從來沒有去過的角落。
安靜,陽光灑落在樹林之間,校園建築物的背面,總是不知不覺就走在只有少少的人經過的地方。
我不了解的事情很多,唯一熟悉的就只有自己的家而已,家以外的地方對我來說都是「外界」,去再多次也不會因此而產生安心或歸屬感。大自然的環境倒是令我感到平靜,比起密集的人造社會。
人潮洶湧的地方讓我感到很疲憊,卻也沒有勇氣去毫無人煙的地方。
我總是卡在路上進退兩難,憂慮不已,也許這是令自己感到「活著」的一種方式,不是我陷入這種狀態,而是我創造了這種狀態。是我對焦慮上癮,而不是焦慮找上我。
以往總是期盼著有人陪我一起玩耍,現在回想,和別人在一起時,我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一直想事情、一直講話,但就算掏心掏肺講了好多話,回家後還是會感到很空洞。也許我不是真的在對某個人說話,我只是在自言自語而已吧。
一個人走在路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五感、思緒和直覺,認真看見周圍後做出選擇,好像真的有和這個世界互動到了。
我很明白自己和這個世界、和其他人的隔閡,就算在就學期間有被社會化的順利建立社交圈,但生物終究無法違背自己的本性。
試圖想找到讓自己也感到舒適和自然的角度去和外界互動,但也許一輩子都找不到也說不定。
沈默、安靜、隱藏都是我喜歡的詞彙。
再讓我選擇一次,我想我還是會不自主的閃躲人聲鼎沸的街區,走進那條靜謐的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