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那個屬於香港人的節日——香港節
在1969-1971至1972-1973年度中,香港政府曾經舉辦了三屆跨星期的狂歡節,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節日。
為何要舉辦這個活動呢?
政府舉辦香港節也非空穴來風。六零年代社會不穩,六六暴動和六七暴動提醒政府急需專注民生,而且也讓他們意識到中國對香港的吸引力無疑成為施政障礙(六七正是內地文革催化而成的),於是,一場企圖釋放崩緊氣氛和提升對香港歸屬感的大型嘉年華,勢在必行。在當時政府文件中,更特別提到是為年輕人舉辦的,在此猜想政府特別為了取悅年輕人及消磨他們的力量,畢竟六六、六七不乏年青力壯者的參與,爭取他們的支持及歸屬感有助加強政府於未來香港的管治。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week of relaxation, enjoyment and interest for people of Hong Kong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youth. 」
(檔案HKRS70-3-70)
那為何不立即舉辦呢?
事實上,六七暴動期間,港督和貿發局主席周鍚年早已舉辦工商業產品推銷及文娛活動兼備的香港週來緩和緊張局勢。平息後,政府為了徹底解決問題進行社會研究,決定營造更好的勞工條件及提升生活水平,但短期內,先決定再辦香港週,即後來純粹剩下盡情玩樂的香港節。
籌備工作又怎樣呢?
作為香港最大型的嘉年華活動,除了投入大量的金錢(近四百萬港元)及人力物力外,籌備了超過七個月;在地區上,要求處於戶外,分佈全港,如中環、油尖旺、荃灣、黃大仙、粉嶺、元朗甚至離島等,而且更有海報、電視、電影、電台、歌曲高強力宣傳。為了增加人流,政府更讓企業准許員工放假,「打工仔」也可以放鬆一回。
「A good deal of hard work by a great many people, both rich and poor, had gone into creating the industrial phenomenon of Hong Kong. 」
(1971年香港節中麥理浩的致詞)
有什麼活動呢?
活動簡單分為五類,體育及青年節目、娛樂節目、音樂、展覽及裝飾,而單就表演項目已經有475項,全港上下、皇家規格的表演節目比比皆是,更舉辦了香港節小姐選舉和於彌敦道的花車大巡遊,而且當時的影視紅星,例如筷子姊妹花、苗嘉麗、汪明荃及一眾「麗的呼聲」歌星們亦是表演嘉賓。除了大型活動,各區的活潑學生們亦各自組成了學生遊藝大會,加上除處可見的香港節標誌,橙白相間花球和立體燈飾(當然包括整個維多利亞港),甚至是郵局內拿香港節首日封的隊伍也增添了節日氣氛。
這又有什麼成果呢?
這項超大型嘉年華吸引了五十萬人次(佔全港人口的七分一),包括外國遊客,市民普遍樂在其中,從夾道觀賞花車巡遊的墟冚狀況便能夠得知,因此在舒緩民情上取得巨大果效,儘管有許多資料質疑香港節能否增加港人的歸屬感,始終難以量化,但香港節終是第一次讓全港上下僅為生於香港狂歡,此已有巨大的思想躍進。
第二及第三屆又是怎樣呢?
第二三屆的活動其實與第一屆差不多,依舊是舉辦大量高質素表演、各界比賽和遊藝大會,香港節小姐先生選舉和花車大巡遊也是不可或缺,雖然話題性不及當年,熱鬧依然,香港政府更不懼預算,第三屆中仍投入了達七百萬港元狂歡。
為何不舉辦第四屆呢?
原本政府在當時的確有意舉辦下去,而且市民反應正面,所以在營運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仍定下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左右便開辦第四次香港節。人算不如天算,七三、七四年出現了石油危機,國際需求衰馳,出口受滯,政府急需利用庫房金錢應對危機,香港節營運本來亦需要工商界的支持,因此為要減少社會的負荷,亦一再押後。七五年的香港節自此亦沒有下文,在此猜測讓市民鬆弛的成效早已見影,成本日增的香港節並無舉辦的絕對必要,及後的第二次石油危機,更徹底打消政府營辦下去的意欲,那橙白相間的花球亦成了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