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參訪歐萊德
這次有幸來到歐萊德的總部參訪綠建築,下車前就被提醒因為在歐萊德總部是不允許出現一次性包裝的,所以如果有這樣的東西要收好,蠻特別的但也看得出來很確實地在執行碳中和。
這棟綠建築其實包含了很多巧思也結合在地條件,例如凸出的牆面擋住了冬天的東北季風,在夏天的時候也能將西南季風導入辦公區域,但因為夏天的風溫度較高,所以在導入風的同時也安排了一面水牆透過散發的水氣來為氣流降溫再導入辦公區域從而減少開啟空調的需求,頂樓也能看到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建築裡的廁所及水龍頭都是用腳踩供水不需要持續的電力來達到節能減碳,頂樓也會收集雨水用來給牆面綠色植物做滴灌(據說是最省水的方式)及廁所沖水使用,辦公區域三面都是大玻璃窗,透過採光來減少照明的需求,另外參考台灣廟宇的設計,將屋簷向外延伸儘量減少陽光直射(下午三點過後才會照射到玻璃),建築外圍也利用植物特性選栽了夏季枝葉茂密可遮擋陽光,冬季落葉可讓難得的陽光透進來的植物,可以發現有很多的巧思來自然達到節能減碳,也因為永續概念也鼓勵員工使用電動車,但因為公司窮無法直接補助,而是透過不同的方式來達成目的,例如提供電動車充電車位,只要是電動車即可使用,另外將最靠近打卡鐘的機車停車位改為電動機車專用停車位,公司以最少的成本誘使員工改變行為開電動車達到減碳的目的。
透過零碳樹不斷地發想可以怎麼做,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著手,這次的參訪也才了解到原來碳中和也是有分等級的,第一級是工場碳中和(生產過程排放的碳總和為0),第二級是辦公區域碳中和(除了生產,行銷企劃販售等等也會排放碳也需要中和),而歐萊德的產品則做到第三級履歷碳中和(使用者使用產品過程排放的碳,如洗澡使用多少水加熱到37度排放的碳也要中和)
世界各先進國家承諾2050年要做到國家層級碳中和,各個大公司要做到碳中和較容易,很多公司承諾2030或是2039要達到公司碳中和,歐萊德在2020年已經達到整個公司碳中和,別人是以單一產品報名碳中和,他們是以整個公司報名碳中和,蘋果在2023年宣布製造出第一支碳中和的Apple Watch,歐萊德在2011年就製造出第一支碳中和的洗髮精被選為聯合國的來賓禮,真的很了不起。
歐萊德另一個了不起的地方是它本身是妝髮產業出身,這個產業的產品本身就需要添加很多化學物質,香精、色素、(植物萃取物其實大部分是無色透明的,為了讓消費者直觀聯想而添加)為了使香味顏色能持久而添加塑化劑,因此它不得不斷地重新尋找可替代的原料,也在廠內自建了一座P2實驗室來針對各種原料做研究,原來咖啡殼可以提鍊出咖啡因而且含量還不少,古坑的咖啡殼從免費贈送到現在變成需要付費才能取得,金門高梁的酒糟可以提鍊出pitera (SK II 廣告的那個,SK II 是從威士忌三蒸三釀後提鍊,金門高梁是一蒸一釀提鍊出來的更濃醇)等等,把很多原本是廢棄當成垃圾的東西轉化成可使用的資源,一來一往就減少了不少碳排放。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87/post/202104200037/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產品是瓶中樹,用可分解的材質做瓶身,利用瓶子會自動分解的特性在瓶底做一個小盒子裡面放了咖啡種子,當使用完後可以將瓶身丟到土地,透過自然分解後種子會回到土地從而生長,一個瓶身可以長成一棵樹,很特別的設計。為什麼沒有全系列做成這種瓶身?因為瓶身會自動分解所以不能做成太大瓶,否則還沒使用完瓶身就分解了,設計要考量的點真的很多啊。
葛董親自前往格陵蘭拍攝的紀錄片,冰川流逝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中的快很多。。
當我看向窗外,就看到氣候變遷。
格陵蘭的居民其實是氣候變遷的紅利享有者,氣候變遷對格陵蘭的影響其實是利大於弊,土地面積變多了,可耕作面積變大了,氣候變暖也較宜人居,唯一受害的是當地的雪橇犬,反而是我們才是氣候難民可能因為暖化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