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螺丝钉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螺丝钉
·
小编在这里分享施同学的读后感,以供正在阅读和已经读过《资本论》的朋友们进行思想交流。

作者:施与辰


 〇、此次学习经小结

早在高中期间,就购买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04年版本的《资本论》第一卷,并读完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不得不说伟大导师已经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1]感觉就像是高中政治书经济部分的详尽版。但是,受限于阅历,我的理解也仅限于此,并没有领悟到精髓。此后七、八年,不间断地观察、阅读、思考、辩论使我愈发感到理论武器的匮乏,尤其是在阅读大量社会科学论文时,促使我必须尽快重新夯实基础。时人全面又系统的总结是最佳选择,然而,当前的新自由主义著作大多在掩耳盗铃,有的只探讨局部或者表面的问题,有的则过于注重定量分析和当下应用;大学教材本应是很好的开始,又往往局限于本专业的内容,只有《政治经济学教程》和《<资本论>介绍》最符合我的需求;它们基本就是《资本论》浓缩归纳版,于是我干脆“原教义”式地选择了《资本论》。网上总有庸人推荐《国富论》等作为基础经典读物,却不知马克思真正地批判继承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马克思系统全面的论述更值得一读。

60天800面750评注,每天只看二十面却要花近三小时。我时常想起高中时用整整一年啃下四大名著,每天主要用午休的一点时间看一、两个回合,每次合上书都要嘀咕几句:小学初中要能看懂真是见了鬼了,当黄暴小说看都不够尽兴。当然,当时也未能完全领悟精髓,只是现在不会去再看一遍了,从资本手心里抠出时间越来越困难了。一本旷世奇书,看罢后往往深恐不得要领,不弥补哲学基础尤其是方法论看再多遍也难有更深体会,可补习其它领域基础又会影响整本书的学习体验。再三思索,接下来看卷二卷三并时不时打上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补丁。


一、科学、实践与矛盾

马克思最主要的贡献便是“两个伟大发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资本论》集中阐述),和两发现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由此,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世间预言不胜枚举,2012世界都没毁灭,为何要相信资本主义社会必亡?仅仅因为它是科学的而其它预言大都是玄学。有了科学这一武器,社会主义才真正发展起来并有实施的可能。实际上,不但对于社会主义,任何领域只要结合了科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科学又为何如此重要?

科学是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更确切的术语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观察→提出问题→假说推理→实践测量→分析检验→理论总结→继续观察或实践测量。[3]由此可见,科学的基础就是实践,问题的提出和假说的检验都离不开实践,而这也说明科学是非常唯物的,实践至少是检验科学的终极标准。因果关系——等价的原因必定产生等价的结果——是科学的枝叶,因果关系以规律的形式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是果,假设条件是因;理论就是明确因果关系;实践就是重复“因”观察“果”。科学的灵魂是可重复性和预见性,如果说当前的实验或现象,在同等条件下重复不出来,那么它就无实际用途,相关的理论即使不是全盘错误也总有缺陷。神力鬼怪就是不可重复的或是虚构的现象,科学不能证明其不存在,但科学能指出无论神鬼当下是否存在都对实际生活没有影响。假使有一天能证明神存在,那么科学也会欣然接受,并且……抓一只神来研究……说不定挺好吃的呢。如果在不可重复的情况下强行解释,就成堕入唯心思想迷雾的玄学,各种宗教皆是如此,相信这些牵强的解释就是迷信,所以说科学是宗教迷信的天敌,它们绝不会有实质性的交集!可重复性要求规律在系统时间平移、空间平移和空间各方向都具有不变性。结合可重复性和因果关系就得到了对称性原理:原因中的对称性必然反映在结果中,即结果中的对称性至少有原因中的对称性那么多。[4]科学还有很多其它特征,美国学者Root-Bernstein归纳了科学要符合逻辑的、经验的、社会学的和历史的四套标准。单在逻辑上就必须是符合“奥卡姆剃刀”的、自洽的、可被否证的以及有清楚界定的范畴。[5]

以上主要说明了科学为何如此重要且有效,为何科学总是与真理联系在一起。就实际运用来说,还需要推本溯源,从实践角度进行理解。“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6]在实践时,首先是感性认识,看到各事物的表面和外部联系。当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后,便可以进行归纳、判断、推理,于是就出现了质的突变,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此时,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也就有了理论、预测和计划。最后,还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事物在运动中不断发展,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证实和发展。

事物不断发展就要求理论也不断发展,似乎理论总是跟不上事物发展的步伐,如果理论还未来得及实践事物就已发展得面目全非,那么这一整套认识论岂不是毫无意义?形而上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脆否认事物在发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认识世界。辩证唯物主义则慷慨地承认世界永恒发展,并指出事物的发展有规律可寻是可以把握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即使是其它事物的作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7]矛盾普遍存在,运动本身就是矛盾,[8]但各事物矛盾又有特殊性,同时矛盾诸方面相互依存,互相同一又互相斗争。那要如何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研究矛盾各方面的同一性和对抗性,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资本论》中处处可见实践与科学的威力,反之,学习《资本论》就要用科学和矛盾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理解。


二、全书梳理

(一)基础部分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众所周知,高等数学核心内容是微积分,但是开篇却是大量极限知识。由于人类感性认知的局部性和表面性,历史上率先研究得是微积分,然后才发现了学科的基础——极限。极限也有它的基础,那就是实数系的公理:比较公理和确界原理。[9]由着两公理才有了判断极限的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原理(数学中往往称为公理)是不证自明的,若不承认就没有整个学科的所有定理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是平面几何的公理,否认它就否认整个平面几何,那么讨论的就可能是与曲面相关的黎曼几何。

《资本论》研究得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至灭亡的规律,其核心内容是剩余价值,基础是商品经济。至于原理是什么,我还要去哲学中寻找答案,当下理解透彻基础已经足够把握《资本论》核心内容了。

基础无疑是重要的,所以是最难懂的;但又由于太基本,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在斤斤计较一些琐事。[1]之前的我无疑是浅薄的,重新翻阅时才感受到基础的威力,如水压一般从四面八方袭来,只得屏息凝神接受洗礼。

首先要说的是发现交换价值(又称价值)。每个产品都有用处,有的还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空间,这些属性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是物品的外在属性(自然属性)。对于用途相同的产品,比如一支笔换另一支一样的笔,并不会感觉奇怪,只是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但是事实是可以用一亿衬衫换一架飞机,两种用途完全不同的商品可以交换,这也绝不是因为它们质量相同或大小相同,而是因为它们都有另一种同质的却看不见的内在属性(也是社会属性)——交换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这就是商品的二重性,两种价值相互依赖矛盾统一。衬衫能换飞机,是因为它们有同质的交换价值;但要多少衬衫才能换飞机则是量的问题,就需要知道商品的交换价值有多少价值量。衡量物质的量就需要一个尺度,衡量大小就要用空间为尺度得到的数值就是体积;衡量价值用的是劳动时间得到的数值是价值量。

当提到商品时,就说明这个物品有用且用于交换,就是在说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品。当然存在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换价值的物品,例如空气,只有加入人类劳动后,被搬运被净化或被提纯出氮气氧气后才有价值,才成为商品,所以我们看不到有谁去买他正在呼吸的空气,空气确实是“无价的”。由此可见劳动和商品密切相关。事实上,商品的二重性正是建立在劳动的二重性上的。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因为劳动的质不一样,缝和织是不一样的劳动得到的是衣服和布两种不一样的产品。同质的交换价值是因为劳动都是人精力、肌肉、神经等劳动力的耗费,都需要一定量的时间。

至此还仅仅是对一个个商品进行分析,商品必然是用于交换的,必然与其它商品发生关系,所以也必须考察商品间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并不在意卖出的东西A有什么使用价值,只要它有足够量的交换价值,人们在意的是买进的产品B的使用价值。想买飞机的人不会管自己手中的产品具体会被用作干什么,只要它有交换价值就可以是麻布、上衣等任何商品。用A去换B时,就是在用B的使用价值表现A的价值,B成了A价值的表现材料,商品的二重性在交换过程中发生了对立,A起主动作用处于相对价值形式,B起被动作用处于等价形式。随着交换的扩大,有的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表现众多其它商品的价值,这些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其中有一种一般等价物由于社会习惯与其特殊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成为货币商品,它就是金。此时,金就处在货币形式,而其它商品在货币上的价值表现就是价格形式。可见,货币好比一个衡量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用于测量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正是这个价值量的指数,或者说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换言之,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但是,这也同样表明价格可以偏离价值量,甚至于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于是,有些不是商品的东西,例如良心名誉等等,都能在形式上具有价格。

完全不同的东西居然具有同样的形式,都被放到市场上任意买卖,甚至于人们也麻木地许可事情发生。实际情况更为糟糕,金钱为方便人们交易产品而生,看似服务于人类,就好像一个工具,结果却是人类被它驱使,耗尽时间四处奔波,人的一切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皆被它左右。如同宗教一般,人的关系、社会关系并不单纯,而是被影响、支配和改造!只是宗教是用人脑臆想出来的“神”与“神”、“神”与人的关系指导人与人的关系,而现在这个“宗教”——拜物教则是用物与物的社会关系指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毫无生命力的物品幻化出迷一样的形式,长出了魔鬼的獠牙肆意敲骨吸髓。这绝不是物品本身就具有吸血的功能,物品本身没有支配人的能力,全然是在人类社会作用下才具有种种迷一样的形式。也就是说,商品形式本身就蕴含着人类社会的内容:商品形式把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的社会属性,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商品与商品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商品形式、价值关系的实质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是人统治物、支配物,而是物统治人、支配人。于是,人的关系被物化,物被神秘化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由此产生。[10]第一篇中,最令我震撼的内容莫过于此,不过它的威力要到下一篇章才真正展示出来——劳动力的买卖和剩余价值的产生——那将是更为震撼的一刻,彻底颠覆了此前所有肤浅感性的认知,还如泰山般无法撼动无可挑剔。

从交换价值到劳动二重性,从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都离不开商品交换。倘若没有商品呢?典型的封建社会就是自给自足的,没有普遍的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商品交换根本不存在。实际上,一旦涉及到商品交换就已经承认了产品为私人所有,在公有制下不存在“交换”,想用什么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这说明,商品交换的前提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而这种劳动者对其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正是封建制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分散在一个个劳动者手中,每位劳动者都从事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排斥协作也排斥生产资料积聚。[11]封建社会孕育着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建立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反过来瓦解了封建社会,私有制依然存在,但是已成为生产资料积聚并为少数人所有的私有制。“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2]

伟大导师在分析资本主义时并不是凭空架设条件,而是有坚实又具体的历史基础。放到整个人类历史当中考虑,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一小段时期,它有兴起的时候也有消亡的一刻。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由内部矛盾所推动: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抗。矛盾的不可调和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会出现内爆使矛盾消失,要么社会大退步人类濒临灭亡,要么社会进入下一阶段,建立公有制两大阶级都消失。当前依然是资产阶级占优势地位,社会主义下应当无产阶级专政,生产日益社会化占主导,构建公有制并加速私有制瓦解,最后进入共产主义。这之后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只有生活在那的人才会有最透彻的理解,才能勾画出社会运行的具体形式。“如果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牛顿三定律可能会在更早的时候由更普通的人来发现……理解那个世界自然比我们要容易得多。”[13]用导师的话说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4]

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就一直有人做着资本主义社会永世长存的千秋大梦,并将相关学说奉为永恒的真理,全然不顾自己和经典物理一样头上飘着乌云。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资本主义必亡,马克思用《资本论》详细描述了整个因果关系:从商品经济出发→劳动与商品的二重性→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产阶级因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必亡。[15]要否认马克思的“一个科学结论”,就要否认矛盾,就要否认剩余价值的存在或是否认交换价值的存在。遗憾的是,资产阶级辩护士要么回避问题,要么至今还再对《资本论》进行严重误读和曲解,企图用现象分析代替科学理论。[16]就实践而言,他们不能解释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将经济危机当做偶然事件,利用经济全球化来缓解经济危机并逐步使之成为化解基本矛盾的常规武器。[17]


(二)核心部分 第二至六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有了货币G之后,商品流通就可以表示为A→G→B,卖出商品A转化为货币G,再拿出G买入商品B,这样就保存了已有的价值却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但是,市场上却有人执行着这样的流通:G→A→G。流通前后都是同质的使用价值,显得毫无意义却又真实存在!那么要使这个过程具有意义只能从“量”上做文章,也就是流通前后货币的量增值了。于是流通过程变成了G→A→G',其中,G'=G+δG,δG正是剩余价值,而这种运动也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由于流通前后都是同质的资本,那么每次流通结束的资本天然就会进入下一次流通的开始,资本就这样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增值。此时,货币不再是为了交易满足需要而进行流通,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有在不断的流通运动中才可能发生价值增值!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真的能保证流通前后货币的量有变化吗?在确保等价交换的前提下,G、A、G'三者的价值应当相等,进而G=G',看起来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一个矛盾的结果就产生了,“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18]也就是说流通过程之中多了一点流通之外的东西,它还必须包含劳动的物化和价值的创造,能产生这个变动的只能是商品A!商品A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变化,在资本家手中自行创造了价值,这就好比是种下钱又长出摇钱树一样魔幻!我们知道创造价值就是劳动的物化过程,能创造价值就意味着能进行劳动,而唯一能进行劳动生产的……只能是人自己……如果说这个买卖过程比赤裸裸的人口买卖和奴役剥削要文明的话,那只是因为资本不再要求人身依附,只是买卖人的劳动能力(也就是劳动力)。人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有完全的支配权和所有权,却除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人看似自由却一刻也不自由。特殊商品A就是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中、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从来就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下才出现分离,才出现单纯的体力输出,才把工人当做机器的一部分,成了“会说话牲口”。

以上内容在书中篇幅并不算多,却足称空谷足音、当头棒喝!资本主义的伪装终于被撕裂了,蒙在我眼前的迷雾也开始散去,只能直视一切血淋淋的真相,再也没有谁能为我遮挡残酷,我也不再能回到舒适的迷梦当中,要么靠装睡躲到自己的世界里哪怕洪水滔天,要么加入联合尽力“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1]

至此,全书最难懂的部分就都说完了,发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的生产和积累都是顺理成章的,理解上困难不大。接下来都是对各种概念的解释和总结。再加入自己的思考感悟是不合事宜的。原著远比我干巴巴的摘抄有趣并发人深思。

劳动力也是商品,那么劳动力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的说,劳动力价值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庭及其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再生产劳动力)。第三,劳动者要掌握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所花费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便是输出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劳动,就是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者的劳动区别于其他动物以及机器活动的地方就在于其目的性。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它是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或者说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者的器官和土地:自然存在的一切活动场所[19]和劳动对象[20])。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条件,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劳动加工但已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质;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称为原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相对。由此,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不变资本);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可变部分),往往以工资的形式出现。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劳动生产力的高低和剥削的严重程度。

工人把一定量的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也就是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将其转化为产品。生产资料所对应的价值作为资本家口中的“成本”并没有消失,而是保存下去转移到产品当中。所以,产品的价值由工人加入的新价值和包含在生产资料的旧价值两部分组成。旧价值就是不变资本部分,新加入的劳动不但要补偿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还要提供剩余价值,所以也可以将产品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由此,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即必要劳动时间,所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这部分劳动是有偿劳动;第二部分超出了必要劳动的界限,形成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劳动时间,所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时间,这部分劳动是无偿劳动。工作日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

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主要是延长工作日(劳动的外延量)和加大劳动强度(劳动的内含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具体表现为协作、分工和采用机器。对于个别资本家,还有超额剩余价值。如果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一般的社会价值,那么这个差额就是个别资本家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它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机器。机器本质上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作机(又称工具机)组成,工作机与劳动对象密切联系是机器最核心最关键的组成,也是机器与普通工具的真正区别。工作机的出现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和重要标志,而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便是生产机器的机器——机械制造厂——的广泛出现和使用。此时,工业才与之前的工场手工业彻底脱离,得以自由发展,按照自己的要求变革生产方式。动力或者说发动机并不是那么重要,相反,正是由于工作机的出现,才使蒸汽机、电动机的革命成为必要。因为人不再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了,而成为了动力作用于工具机,而这个动力也可以被风、水、蒸汽等代替了。以前是工具要适应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过程,而现在,工作机按自己的方式重新解构生产步骤流程,资本家为自己的利益把工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束缚在枯燥繁重的劳动中。


(三)重要部分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前一部分考察了剩余价值怎样从资本产生,现在考察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主要研究资本本身怎样被再生产出来以及它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21]

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生产过程必须连续不断周而复始,这就是再生产过程。显而易见,生产的条件同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生产的形式同时就是再生产的形式。如果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全部消费掉了,使得后续生产只能维持原有的规模,那么这种再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资本不仅要生产剩余价值还要尽可能多、快地生产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不会像封建主一样把剩余价值消耗光,而是会把部分剩余价值重新投入生产,即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在再生产中转化为资本,这个过程就是资本积累。

那么,资本具体是怎么进行积累的呢?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扩大再生产的外延,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多雇佣工人并增加相应的生产资料,表现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占比不变;第二种是扩大再生产的内涵,生产效率提高或者加大劳动强度,不变资本占比相对可变资本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雇佣的工人可能增多、不变甚至减少。由此可见,劳动的需求同资本的增长并不是一回事,甚至劳动的供给同工人阶级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而是由可变资本决定的,而可变资本占比却随总资本的增长而加速减少,又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变化,导致了没有充分就业的过剩人口的出现,过剩人口又反过来促进资本积累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条件。所以,资本主义生产不但制造了失业大军,而且不会去消灭失业,反而利用过剩人口弥补生产周期变动导致的劳动需求变动,同时压低就业人口的工资加大劳动强度。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不断积聚到少数人手中,这个过程就是资本的积聚。很明显,资本的积累就是积聚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上限便是剩余价值的增长。另一种不受社会财富限制的积聚就是资本集中:资本家剥夺其他资本家,许多小资本集中成大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

除了积累和积聚的具体方式,还要解决积累量的问题:如何使每次循环的积累量最大化。首先是剩余价值的划分问题,毕竟资本积累量直接来源于剩余价值。如果剩余价值全部转化为资本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资本家也要生活、消费,于是剩余价值被划分为资本和资本家的收入。荒诞矛盾的一幕就这样出现了:一方面资本家在资本增值的号召下变得异常贪婪和享乐;另一方面资本家为最大程度积累资本而要减少收入,克制自己消费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大资本家巴菲特一面艰苦朴素到日常只吃汉堡包和可乐,一面又与比尔盖茨包专列旅行还派专机接冠军来打牌的真正原因![22]除了划分比例外,决定积累量的还有:劳动力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预付资本的量。

以上都是就再生产过程的讨论,像所有循环往复、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一样,都有必要分析下过程的起点。资本积累就是资本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又产生更多资本的过程,而起点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又回到第一部分的讨论:货币和商品要变成资本,就要制造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的对立,就会制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就是使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对立。所以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产生,所以直接表现就是农民等小生产者的财富被暴力剥夺,又通过血腥立法迫使被剥夺者变为雇佣工人而不是无业流民。而资本家则来源于租地农场主、高利贷者、商人、行会师傅、小手工业者甚至少数雇佣工。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都是原始积累强有力的手段。工业化彻底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 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版 序言

[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 Garland, Jr., Theodore. TheScientific Method as an Ongoing Process

[4] 杨维纮,力学与理论力学  第六章第四节 对称性、因果律与守恒律

[5] 方舟子,科学是什么?

[6] 毛泽东,实践论

[7] 毛泽东,矛盾论

[8] 恩格斯,反杜林论, 第一编第十二节 辩证法。量与质

[9] 陈祖墀,宣本金等,微积分学导论 第一章 实数与函数

[10] 丁堡骏,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一章第四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11]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第七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3] 刘慈欣,球状闪电

[14]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15] 高居矛,马克思主义有历史局限性,但没有过时

[16] 李其庆,《21世纪资本论》是本什么样的书?

[17] 谢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化解自身基本矛盾的历史轨迹及启示

[18] 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第二节 总公式的矛盾

[19] 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第一节 劳动过程

[20]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二章第五节 所谓劳动基金

[21] <资本论>介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2] 沃伦巴菲特,滚雪球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