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快閱世界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人别熟太快,心别爱太满

快閱世界
·

有人说:“别刚认识就心急火燎地往知己奔,熟太快未必是好事,无论爱谁,都不要爱得太满,差不多就行了。”

对此,我深表认同。

那些熟太快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最后,而那些你爱太满的人,未必会喜欢你的爱。

所以呀,人还是别熟太快,心还是别爱太满。

就像作家渡边淳一曾说的:

“人也罢,花草和其他生物也罢,凡是过度想表现自己,凡是用力过猛的,就会使人扫兴,减弱了它本来所具有的魅力。”



熟得越快,散的越快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和谁都别熟的太快,不要以为刚开始话题一致,共同点很多,你们就是相见恨晚的知音。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一起经历的才是真的。” 

诚然如是。

演员李若彤在自传《好好过》一书中,曾分享过一段交友经历。

有一次,在剧组工作时,她认识了同剧组的一位女演员。

两人虽是初次相识,但聊天后,竟发现彼此不仅性格相似,十分默契,就连气味也极其相投,如同相交多年的挚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工作一结束,她们就会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后来,她临时有事离开了剧组一个星期,回来后,却发现前几天还一起谈笑风生的女演员,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先前的热情早已烟消云散,对她宛如陌生人。

此时,李若彤才恍然惊觉,这一切变化,皆因她离开剧组的这几天,这位女演员又结交了新朋友。

此后,她们从一开始的无话不说,变成了点头之交。

三毛曾说:“青年人交友,出于一片热切之心,恨不能朝朝暮暮,生死相共。”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些许人,初次相遇,与之相谈甚欢,便认定对方是知己,巴不得让对方留在自己的生活里,便托付了真心。

可却忽略了,欲速则不达。

水要试一试,才能知道温度,金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炼成真金,更何况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是需要时间去考验。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如同品茗,唯有细细品,才能品出其醇香与甘甜。

而操之过急的感情,就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喜欢电影《春娇与志明》里的一句台词:“我们又不赶时间,有些事情不必一夜就做完。”

所以呀,与其以十倍速度成为挚交,将来再以十倍的速度老死不相往来,不如我们慢慢相熟,往后余生都是你。



别爱太满,物极必反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亲子关系互动中,最让你苦恼的是什么?”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说:“爱得太满,结果却适得其反。”

看完这个答案后,我心有戚戚焉,不由得想起《无声告白》里,莉迪亚一家的故事。

莉迪亚的母亲渴望成为一名女医生,便误以为女儿莉迪亚也想成为女医生,就在她身上倾注了所有心思。

为了让母亲开心,莉迪亚所有的时间,都被医学书籍和课程填满。

不仅如此,只要莉迪亚考试不及格,母亲就会绝望地提醒她:

你怎么能考不及格?
等你长大了,发现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你觉得找个男人结婚就可以了吗?这就是你全部的人生计划?

与此同时,莉迪亚的父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她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他会时不时提醒莉迪亚,要多交些朋友。

为了让父亲开心,莉迪亚制造出自己有许多好朋友的假象,甚至假装和她们出去看电影。

莉迪亚的父母倾尽所有给莉迪亚爱,却不知道她不想成为女医生,也不知道她在学校里并没有朋友。

这一切早就让莉迪亚喘不过气,她不想再用这种方式爱父母,也不想被父母用这种方式爱着。

在夜深人静之时,她独自走到湖边,投湖自尽。

仔细一想,莉迪亚与她的父母,不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吗?

担心对方着凉,就提前为对方准备好衣服,担心对方吃不饱,便使劲给对方夹菜……

当对方遇到困难时,你比对方还着急,在对方想到解决方案之前,你已经想好解决方案。

总是倾尽所有给对方所有的爱,却没有让你们感情升温,反而让你们的距离愈来愈远。

古语说:“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亲情如是,爱情也亦然。

话不能说太满,水不能倒太满。

越是爱一个人,越不能爱得太满,越是要给彼此留点余地。

而最好的状态,七分爱人,三分爱自己。



长久的关系,是细水长流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王漫妮在旅游途中,与梁正贤一见倾心,两人相谈甚欢,暗生情愫。

虽然一开始,王漫妮拒绝了梁正贤的示好。

可当她看到梁正贤出现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时,便迫不及待的投入他的怀抱。

那时,她并不知道梁正贤的名字,他的工作、家庭,甚至亦未曾问过他是否单身,就一时兴起把自己交付于他。

自此,王漫妮的生活,围绕梁正贤转。

为了给梁正贤惊喜,她省吃俭用,买了一个昂贵的行李箱送给他。

他们的感情以极光的速度发展,而王漫妮也是奔着结婚为前提和他谈恋爱。

可在她的一次次逼迫下,才知道他是个不婚主义者,且早已有女朋友。

最后,两人也不了了之。

当年,巴金在文坛名声大噪,作为巴金读者的萧珊因陷入了困顿,给巴金写信。

尽管萧珊是一位比自己小13岁的读者,但巴金并没有敷衍了事,反而是认真回信,耐心开导。

就在无数次书信往来间,两人逐渐走进了对方心田,但两人并未捅破那层窗纸。

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着,慢慢了解对方,再慢慢发展成恋人。

在8年的朝夕相处下,才步入婚姻殿堂。

可天有不测风云,1972年萧珊罹患癌症,离开了人世。

萧珊去世后,巴金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不仅日夜思念她,还把她的骨灰盒放在自己枕边。

此后,亦未曾续弦。

有句话说:“无论和谁在一起,一段关系的建立都宜慢不宜快,也不宜爱得太满。”

确实如此。

有时候,关系建立的越快,消失的也越快。

太过用力去爱的关系,不仅会让对方感到窒息,也会让自己因为过高的期待,而失望而归。

毕竟,长久的关系,都是我们慢慢相处,点到为止的爱着,方能细水长流。

就像莫文蔚在《慢慢喜欢你》里,所唱的:

“慢慢喜欢你,慢慢的亲密,慢慢聊自己,慢慢和你走在一起,慢慢的回忆,慢慢的陪你慢慢的老去,因为慢慢是个最好的原因。”




随着年岁渐长,愈发觉知人别熟得太快,慢慢相处就好,时间总能自动过滤一些错的人,留下那些对的人。

也别爱得太满,爱一个人就像是在熬汤,火太大了,汤容易溢出来,火候够了就行。

就像卡尔维诺在《巴黎隐士》中说过: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

点亮【在看】,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懂得无论和谁往来,都别熟太快,爱太满。

与君共勉。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