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都在看什麼 Book #1:《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群學
搭著最近的事,終於來寫一直想做的閱讀摘要兼推薦書系列。這個系列會優先以「書、閱讀與編輯工作」相關的書籍為主,第一本就選與目前工作範疇相關的《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吧!
《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 Handbook for Academic Authors(5th edition) 作者:Beth Luey 譯者:陳玉苹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13/11/01 定價:380元
書如其名,是一本專談學術出版的指南。主要也是針對「想投身學術寫作與出版的學者」而寫,內容以美國出版體系、慣例與結構為主,卻也非常值得臺灣學術寫作者與編輯參考與借鑑。
原作者是資深學術編輯,並投身於出版教育與顧問,嫻熟各類出版社之運作。這本書最早出版於1987年,最新版是2009年出版的第五版。臺灣群學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中文版即是2009年的最新版本。並不是新書,裡面的內容卻依然貼近當下的出版環境與面對的問題,可以說再次提醒了出版作為一個古老的產業,有它根深蒂固的積習與運作的習慣。
本書共分十二個章節,鉅細靡遺的講述有心於出版的學者該如何選擇出版社、如何合作、以及該花費多少成本與心力在不同的出版媒體上。就我來說,我特別感興趣的篇章在於〈出版的夥伴關係〉、〈改寫論文〉、〈如何跟出版社一起合作〉、〈寫給一般讀者的書〉、〈身為作者的職業技術〉以及〈成本與價格〉幾個篇章。
在本書中,原作者再三強調:「作者與編輯(出版社)不是敵人,而是合作的夥伴。」比對近日的事件,可謂心有戚戚焉,但也感念此「老問題」,可說古今中外皆然。在本書一開頭〈出版的夥伴關係〉一文中,原作者開宗明義地強調寫作者與編輯身在出版產業中,是內容生產的一體兩面,兩者的名聲都維繫在書上:
一本書若是獲得良好評價或獲獎,作者和出版商將共享榮耀;如果一本書大賣,作者和出版社都能分一杯羹;如果一本書失敗了,無論是平價、銷售或設計上的失敗,作者和出版社都同擔苦果。那麼為什麼夥伴之間會起衝突?無知,是其中一項原因。
原作者接著指出:
如果作者不了解審查過程,不閱讀合約,也不懂校稿,當他覺得出版社拖了很久才決定接受他的書稿;或發現出版社不會幫忙製作索引;還是當書評指出該書有拼字錯誤時,作者只會覺得受氣、被騙,或憤怒。 對金錢的錯誤想像也是摩擦來源。一本書若定價40美金,作者的版稅是10%,每本書的版稅就是4美金,所以如果印1,500本,作者理應得到6,000美金。但不幸版稅是依據淨收入來支付,而且其中至少有一百本書會送給相關人士評論或者宣傳,剩餘的書也不一定都會賣出。所以當作者拿到第一張版稅支票只有1,500美元,同時還被告知第一年的收入可能是最好時,必然感到失望。失望接著便是懷疑:到底其他錢跑去哪裡?若作者不知道製作一本書的花費,也不了解定價與折扣,就會誤以為出版社利用作者的苦勞賺大錢,但實情並非如此。
有沒有覺得眼熟呢?這段文字寫於三十多年前,可見這種爭議有多古老。在書市榮景的過去就有的爭議,來到閱讀市場低迷、產業結構僵固、從業人員個個自顧不暇的現在,又該如何突破?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輔導寫作者,與寫作者與大眾解釋產業結構與困難,出版社還能改變什麼嗎?而且,這些努力可能都不敵新時代坐擁粉絲群與自媒體的寫作者登高批評,便可能將整個產業貼上醜陋的標籤。
出版社的紛擾無外乎「作者與出版社的分工」、「配合活動的酬勞」、「銷量」、「通路霸權」、「書店端折扣」、「圖書定價制」、「電子書效益」⋯⋯業內時有討論,並陸續有出版社做出非傳統的嘗試,更努力活絡閱讀的形象與意涵。但出版社們依然要有面對來自寫作者與讀者們:「你們仍然做不好」批評的心理準備。
儘管本書可說是從出版社與編輯的角度切入,也無法回答廝殺激烈的網路時代閱聽人注意力競賽下,出版產業的新方法,但作為讓寫作者們了解「出版社現況」,並期待寫作者「理解」、「同理」的內容卻十分詳細。寫作者們首先要意識到寫作者與出版社站在同一條船上,了解出版實務,增進兩造的信任,才有機會一起開發新的方向。
在第五章〈如何跟出版社一起合作〉中,原作者指出:
關於出版社可用多少經費行銷你的書,你必須有務實的理解。一本預計只能賣幾百本的學術書,並不值得大型宣傳活動。若是商業圖書,其需求可大可小,砸錢行銷確實可能使銷量大增。小說家要求出版社花更多錢廣告或更多國內巡迴發表,或許是對的,因為這些活動可以增加銷售量。學術出版社除非花重金宣傳,否則很難觸及小眾群體之外的讀者。
在該章節中,原作者敘述了許多寫作者可以(也應該)做的事情,除了一般的合約義務(可參考我的〈常常忘記簽的:著作出版合約書〉一文),也包括了後續協助申請補助、提供行銷建議與流通資訊等等出版前後的配合事項。許多寫作者認為自己只要提供書稿,剩下一切事情都不必再碰,本書作者並不認為這是對書籍有益的好方法。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選擇題,寫作者的確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事實上,只要是合約中沒有規定的,寫作者都沒有任何義務要協助出版社。發行、行銷與盡快降低庫存本就是出版社的責任與要承擔的風險。但作者也可以選擇幫忙出版社,因為這本就是對自己也有益的事情。
有些時候,寫作者能做與會做的事情,的確比出版社還要來得多。許多寫作者本身即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他們比起出版社更容易取得與利用目標讀者群的資訊。當出版社做得不夠好時,寫作者是需要提出指正與要求;但當出版社來向寫作者詢問與尋求協助時,斥責與背對出版社並不見得是一個好選擇。
在這個章節中,原作者亦不避諱地提出「作者補助」這一項爭議性情況。這是一項容易與「自費出版」混淆的概念。當出版社經費不夠、無法回收成本時,可能會要求作者提供「補助款」。對許多寫作者來說,這是一個瞠目結舌的情況,但這多半也只發生在寫作者主動投稿或尋求出版時才會發生。
當寫作者投稿至出版社後,(學術)出版社通常會經歷一段審查程序,以確定該書稿的品質。審查的費用有時候是出版社負擔,有時候會要求作者負擔,依不同專案狀況而訂;當出版社認為這份書稿「值得」出版,但經費不夠時,就可能要求作者自費負擔一些出版成本,可能是印刷費或編製費。
和「自費出版」的差異在於,出版社首先會評估該書稿是否值得出版,而作者的補助額度並非絕對的條件。如果出版社評估不適合,即便作者願意自費也不會出版。
從「作者補助」這一個爭議一窺出版界大大小小的問題,其實都可以壓縮到一個核心的問句上:「為什麼要?」
出版產業與其他製造產業較不同的地方在於,出版社是願意製作「賠本」的產品的。在圖書事業,「賠本」並不意味產品失敗。許多出版社的經營方式,是透過出版大眾而暢銷的書籍,以這些收益去出版其他「小眾」但卻「重要」的作品。
本書指出:「出版社要求作者補助,並不是為了增加獲利,而是讓他們得以出版一些無法獲利的書。」
許多寫作者會抱怨出版社給出的版稅並不夠好、沒有預付版稅、甚至還要求作者認購或補貼出版費用,卻不願意正視「如果不這麼做,出版社何必賠本出版」的問題。如果作者與他的作品足夠好、足夠重要到出版社賠錢都要出,那是一回事;但當出版社思考「我何必呢?」之時,也是另一回事。
寫作者們可以替自己設下出版計劃,要求合理的版稅、工作分配並拒絕作者補貼,這都是可以談的。這家出版社行不通,還有下一家出版社。
出版社的一大任務是搜尋有價值的書稿,對此付出努力,而不是坐等投稿上門再挑三揀四。遇到好的作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出合理的契約,而不是心存僥倖的欺瞞對方。寫作者與出版社的關係要如何突破五年期限,形成長久的正面循環,有賴雙方的信賴與監督。
《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一書內容非常豐富,是有志於學術出版的寫作者與編輯都應該詳讀的一本工作手冊。儘管它沒有能力解決新的問題,卻能夠讓人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
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