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考拉不渴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瞬刻(266-270)

考拉不渴
·
本集瞬刻五則:律師、減肥、榮譽、掉粉、各國

266 律師

前天晚上開車進小區時,保安神秘兮兮地說有戶人家想找律師咨詢一件事。

老婆的律師身份總是被保安莫名其妙激動地到處傳揚,好像這年頭認識個律師跟認識個醫生一樣能以備不時之需。

昨晚那戶人打來電話,跟老婆說了要咨詢的事,果然是拆遷相關的房產官司。這年頭我一聽說誰家打官司,第一反應就是房產糾紛、離婚財產分割。人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簡單了,簡單到了全部跟錢和財產有關。

那個人的官司據說到了高等法院,她懷疑訴訟的另一方高院有人並且使了錢。她四處找律師的目的其實是想自己也找條路子通高院,以關係對付關係。說自己在醫院工作,見多了黑暗的事,現在這社會就這樣。

我是同意她的這個看法的,儘管我並不是說她的這起官司一定涉及對方行賄法院。我同意的是她的反應,在某些地方沾了官司,第一反應是托關係找熟人,而不是請律師。得了重病住院開刀第一反應也是如此,不托關係你敢開刀?不送錢你敢打麻藥?這個怪圈很頑固。

也許並非每個醫生一定要左手拿錢右手才開刀,但是病患家屬不放心,不送錢自己都沒底氣。沒有關係的四處托人介紹搭線,否則你連送錢的門都找不到。一個普遍的互害式零和大眾心理困境。

不是說每樁官司和每台手術背後都有交易,而是說當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對官司和手術的第一反應是托關係送錢的時候,這個社會病的就不是單個的病人了。

此事不必多說,誰經歷過誰知道。

還是那個道理,什麼時候你家有人被官府抓了,你的第一反應不再是托關係找熟人,而是請律師;什麼時候你家有人要住院開刀,你的第一反應不是托關係送紅包,而是放心地去病房陪伴支應,那才是一個成功的社會(本該是正常社會的默認設置)。

267 減肥

減肥絕對是世界上最難成功的事情之一,難度至少可以排在火星登陸後面。

最近幾天體重始終在一個不喜歡的刻度上下徘徊,不吃晚餐看來效果有限,心急如焚也。

還是要恢復健行和慢跑才行。記得一本書上說,習慣的養成有三大要素:cue(觸發點)、routine(規律的重復)、reward(獎勵),很有道理。

假日裡不能鬆懈,愈冷愈堅持。

268 榮譽

以前去武館學拳時,看見牆上掛著每個教練的履歷和榮譽介紹,覺得那些教練真了不起,個個都是冠軍、亞軍。學了幾年才搞清楚那些東西是怎麼搞出來的,也明白了武術圈造假成風的伎倆。

幾年前跟我一起開始學拳的一個同學丟了工作,乾脆拜了師,在師傅的武館正式上班了,這在不久前的一則瞬刻中提到過。

不久前我突然發現他的照片已經赫然掛在武館裡教練風采欄中了——「國家一極裁判、某某杯某屆武術比賽第二名;某某杯某屆搏擊比賽第一名……」這樣的介紹足有七八個。

我當時就笑了,這牛吹的……幸虧我認識他。

只能說明所謂的「一級裁判」太不值錢,說明所謂的搏擊比賽太水。

總結一下這個現象,如果你以後到某個武館裡看到教練的履歷里有類似的介紹,不要被牆上那些所謂的教練履歷和榮譽迷惑,基本上各家武館只有館主是真練家子,其他都是包裝上市糊弄新學員和小孩家長的。

所謂的某杯某屆搏擊比賽,很多是自己瞎編的,隨便找幾個人編一個唬人的名頭就可以。

例如」第十二屆南海杯傳統武術精英賽冠軍」(本賽事名稱為行文之便杜撰),我告訴你背後是怎麼回事——這個「十二」是隨便寫的,之前不一定有過,數字大顯得好像這個「比賽」很隆重。「南海杯「根本不是正式的比賽,但聽起來好像跟南方有關,誰說南方沒有武術?」傳統武術精英賽里的「精英」一詞就跟很多假冒名牌的皮鞋盒子上赫然寫著「真皮」二字一樣。

「冠軍」很可能是本來就只有兩三個人(通常只有兩個人)參加,兩個人比劃個架勢,武館拍個照,自己網站上一放,結束:兩人一個是冠軍,另一個是亞軍。第三名不好聽,所以這種榮譽榜上不會寫第三名。

需要聲明一下,我本人是傳統武術愛好者和長年習練者,以上文字絕無詆毀傳統武術之意,只是看到各家武館熱衷於無恥的造假,有感而發,深表痛心。

269 掉粉

我每天都寫很多字,發佈在不同地方,線上線下都有。

以社媒為例,有個有趣的現象——我平時寫無關痛癢的文章怎麼寫都沒事,一旦在文中涉及了一丁點嚴肅話題,當天一定會掉很多粉。

舉個小例子,如果某天我說《憫農2》中的「粒粒皆辛苦」其實沒有《憫農1》中的「農夫猶餓死」表達的思想深刻,我的讀者中就一定有人嗅出我想表達的一種不滿情緒,於是當天就會出於義憤離我而去,再也不看我的文章,因為很明顯我的觀點與那幾天主流思想界宣傳基調不符。

好在我寫東西從來都是為自己而寫的,我根本不在乎誰關注不關注,他關還是取關,隨他大小便。這些年我可沒少屏蔽網上的智障狂徒。

270 各國

幾年前在帝都出差,晚上去旁邊超商買零食,想買瓶啤酒獎勵一下自己連續二十天每天跑步五公里,在貨架上拿起一罐啤酒習慣性地看了一眼熱量值,嚇死人,還是不買啤酒了,買了瓶澳洲紅酒,熱量比啤酒低,獎勵的意味還更濃厚些呢。

賓館樓下一到晚上就有兩個婦女等在路邊,專等單身男客走過,就迎上去小聲說「先生去酒吧玩嗎?」大多數人都搖頭擺手或說不去,她們就會接著說「找個美女吧?給您張名片。哪兒的都有,俄羅斯朝鮮各國洋妞兒都有,上門服務包您滿意。」

每次住這家賓館都能碰見那幾個婦女,好像是一伙的,有幾個熟悉的老面孔。這不是問題,問題是就俄羅斯和朝鮮兩個國家就叫「各國」嗎?最恨語法不嚴謹的人。

【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