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記】大荒北經
作者:伏羲氏
校勘:嚴無
東北海之外。
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爰有丘鳩、文貝、離俞、鸞鳥、皇鳥、大物、小物。丘方員三百里,丘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沈淵。
有胡不與之國,黍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蜚蛭,四翼。有蟲,獸身蛇身,名曰琴蟲。有大人之國,黍食。有大青蛇,黃頭,食麈。有榆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盤木千里。
有叔歜國,黍食。有黑蟲如熊狀,名曰獵獵。
有北齊之國。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有始州之國,有丹山。
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有毛民之國,食黍。
有儋耳之國,食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無腸國,食魚。有嶽之山。尋竹生焉。
大荒之中,有名山曰不句,海水入焉。
有系昆之山者。有深目民之國,食魚。有鍾山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
有山名曰齊州之山、君山、鬵山、鮮野山、魚山。
西北海外。
流沙之東,有國曰中䡢。有國名曰賴丘。有犬戎國。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山名曰章山。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
有牛黎之國。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大荒北經》解說:
《大荒北經》分為兩路行進,一路偕同大荒東探索隊伍向東北進發,一路偕同大荒西探索隊伍向西北,因此,北經東路探索團:東至白令海峽從北路往歐洲,北經西路探索團:自出西域後從南路到歐洲。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
「海內」指領域之內,「海外」指域外鄰邦,因此,「東北海之外」並非指東海、北海之外,而是指已知範圍之外的東北荒原中。
有北齊之國。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
「禹所積石」疑似後人變更,或因「齊」、「河濟」、「積石」而註記認定,因此原文可能無「禹所」二字,但多此兩字卻也無妨,但須知此山並非大禹為疏導黃河所建立的「積石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
應該與《大荒東經》「皆載于烏」的「載」字相同,皆是後來文字翻譯的結果,原意或為浮航於深海之上;至於《大荒北經》「載天」,原意或是言山勢陡峭參天。
東北海之外… 西北海外…
從東北出發的隊伍,繞了北亞一大圈到歐洲,乍看之下路途遠比西北出發的隊伍長,但東北路山險少較好走,且北極球面距離其實並不長,因此,兩路的探索時間可能相差不多,或許還能在歐洲會師後一同返回。
由於歐洲山多林密,因此,絕大部分歐洲古代部落,很可能都沒被探索隊發現;缺乏文化交流,或許是古歐洲未成為文明搖籃的主因之一,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伏羲氏沒能留下來,天寬地闊,伏羲氏當然選擇最適合處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