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朋友邀请我去看二战背景的电影,然后..
最近和日本室友宫武一起去看了一个叫做《在这世界的角落》的电影,电影的内容描述的是一个经历二战的普通日本乡村女性的普通生活.
故事非常朴实地刻画了那个年代的日常,比如劳作,务农,做家务,业余生活,去集市买东西,洗衣做饭.都是一些非常寻常的事情.但是这种寻常的生活,却因为战争的到来,逐渐被瓦解.
爱画画的女主在一次敌国的侵袭中失去了右手,一同失去的是她的侄女和安稳的生活.
据说这是一部在日本非常有人气的电影,2016年上映以来就饱受好评,很多人都看哭了,为那个时期普通人生活的不易而动容.这次是一个3个小时的加长版,宫武邀请我们一起去看.
看完之后,正好借着二战这个话题我和他做了一些交流,以及试图验证一些我之前的猜想.
其中我觉得比较有信息量的一个点是,尽管二战在中国年轻人的印象里以“南京大屠杀”为具体事例的中日战争为主要印象,但是在日本年轻人的记忆里, 关于二战的印象更多的是日美之间的,比如珍珠港事件,而中国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则被统一归类为美国之外的“其他”.
这点让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很多中国人都一直强调勿忘历史,勿忘历史,但是,同样的历史事件,在日本人的记忆里却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双方完全没有在同一个频率上说话的基础,交流本来就困难,更别谈共识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的重点到不是指责日本人不承担历史责任,而想分享的是,每个国家的国民记忆与意识都是不自知地被塑造的.
举个例子,尽管很多中国人一直强调勿忘历史,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却不被强调,甚至被刻意地遗忘(熟悉的404),比如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1988年和1990年之间的那段时光.
尽管这些是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的历史细节,很遗憾似乎也并没有成为国民记忆的一部分.
这次看的《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我看来其实也是日本的一种塑造记忆和意识的方式,是一种非常隐蔽,切换视角的方式.
在战争期间,每个国家的国民其实都被动地被摊上了战争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每个国民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战时的情况下,个人非常难有真正的自主权去过上一种独立的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逐渐成为国家机器中的一部分.
但是上面这个在我看来的常识,似乎并不是普通人的共识,在《在这世界的角落》的电影里,故事从非常个人的日常生活切入描写,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作为对象进行叙述,然后呈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与伤害.这种影响所隐含的冲突其实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人”和他的“国民身份”的冲突.
战争固然是对普通民众产生伤害的直接原因,但是我想探讨的是这种伤害背后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是否是每个普通人应该承担的?如果是的话,需要承担的理由是什么?
尽管作为观众,很多人会为一个平民受到战争的伤害而惋惜落泪,但是在那样的时刻,个人其实是承受他所在的国家“分配”给他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伤害的来源与其说是战争本身带给国民的,不如说这种伤害是战争带给国家,然后由国家分摊给每个国民的.
战争并不是国民发动的,而是作为国家的代表政府来发动的.而国民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如果接受了国家领导的情况,那就意味着让渡了自己独立于世的生活空间,所以,那些战争带来伤害看起来有些残忍让人伤心,但其实也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作为“国民”所不得不去接受的.
除非…
她并不认可国家(确切说是政府),或者说不认可国家(政府)分配给自己的职责,不愿意接受这部分的伤害,那么她也可以选择移民,或者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一个自己认可的政府来代理国家的运营.
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很好地去梳理“个人”,“政府”以及“国家”的关系.经常会对自己的“个人身份”和“国民身份”的关系混为一谈,然后在这种身份模糊交织的状态下发表出混乱的带有情绪的观点.
这种情绪既包括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过往战争的指责与愤怒,也包括日本人在观看《在这世界的角落》电影史所产生的对普通人的同情与悲悯.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在这世界的角落》也是一种很好的声音的表达,它反映了日本普通民众的心声,把普通人心里最真实的声音和共鸣表达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重塑国民记忆的过程,并且最终可以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来重塑国家未来的政府和文化.
至于中国的国民记忆和意识,如果有朋友感兴趣的就自己去补全和塑造把.
其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