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由治及興:被遺忘的中華民國繁榮史
當今,當我們談論歷史時,似乎總是存在一個不可觸碰的禁區。上海租界的繁榮,日治台灣的進步,這些話題在中共的官方敘述中總是不合時宜的「客串演員」,似乎只配當作反面教材登台一遭。真是一出好戲,編導和演員都已事先排好,觀眾——即我們,似乎也只能接受這樣的設定。
首先,我們來看看上海租界——這塊在中國近代史上被刻意忽略的「不毛之地」。1930年代的租界區,不僅是華洋共處的社會風景,更是經濟繁榮的象徵。當然,如果你現在嘗試在中國(PRC)的學校裡提起這段「繁榮」,可能會被認為是在顛覆革命英雄主義的正統敘事。
再來是日治台灣,這段時期通常以殘酷的壓迫和同化政策被提及,當然,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但是,同時也不能否認的是,台灣在基礎建設、教育和公共衛生方面取得的顯著進步。然而,這些成就在主流敘述中總是被輕描淡寫,或者完全被忽略,因為它們不符合「被壓迫史觀」的框架。
為什麼我們不能有一個更均衡的視角呢?是否因為承認這些不便的真相,會讓某些統治的正當性論述不攻自破?在中共的歷史敘述中,任何與其政治議程不符的繁榮時期都必須被重新評價,被塗黑,甚至被徹底忘記。
這種對歷史的選擇性失明,不僅剝奪了人們對過去全面了解的權利,也削弱了我們從歷史中學習並避免重複錯誤的能力。畢竟,一個不願面對整個過去的民族,如何自信地走向未來?
所以,當我們今天回顧這段歷史,別忘了問一問:我們是在學習歷史,還是在重寫歷史?在讚美或譴責之前,讓我們先尋求理解,而不是追求符合某種敘事的「正確答案」。
在中共的精心編導下,歷史成了一部華麗的大戲,場景精美,但劇情總是些許單調。上海租界的繁榮和日治台灣的發展,這些篇章被巧妙地刪減,以免觀眾(即普通百姓)對主流敘述產生任何疑惑。畢竟,一個自認從未犯錯的政府,怎能容忍歷史的多面性玷污了他們的不敗形象?
首先,我們得明白,承認租界或日治時期有任何形式的繁榮,對於一個擅長塑造「從百年屈辱到偉大復興」敘事的政府來說,無疑是自掘墳墓。怎麼可能在強調外來勢力一貫的壓迫和掠奪下,偷偷插入一幕繁榮的插曲呢?這簡直是政治自殺。
再來,若民眾意識到曾經在外國統治下有過繁榮,他們可能會開始質疑:現在的政府能否也提供同樣甚至更好的繁榮?這種思考是危險的,因為它可能導致對現政權的合法性和效能的懷疑。因此,最安全的策略是將所有外國影響描繪成黑暗和負面的——這樣可以無條件地鞏固民族主義的情感,保持對現政權的忠誠。
至於國際形象,中共當然必須維持一個強大、不容置疑的外交立場。承認曾經的繁榮可能會使中國看起來不夠堅強,可能在國際場合上失分。所以,選擇遺忘或扭曲這些不方便的歷史真相,不僅是對內政策的需求,更是對外形象的一種精心打造。
總之,當你下次翻閱官方提供的歷史教科書時,別忘了這些書籍是如何巧妙地將真實的繁榮轉化為屈辱的篇章,以及如何將政治的需求裝扮成歷史的客觀真相。在中共的歷史劇中,所有不合劇本的情節,不是被刪減,就是被改寫,確保每一幕都能無懈可擊地支持其不敗的英雄形象。
歷史閃回
上海租界
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
上海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迅速成為亞洲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到1930年代,上海已經擁有中國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和數以千計的工廠。
根據當時的統計,上海的外貿額占到了中國總外貿的大部分,上海港成為全亞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基礎設施與城市化:
上海租界擁有先進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包括電力、自來水、電話和公共交通系統。
1920年代,上海的城市規劃引進了現代化概念,包括城市綠化和道路網絡的建設,使其成為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
日治台灣
工業化和農業改革:
日本在台灣實施了大規模的糖業和稻米生產計劃。到1930年代,台灣已成為日本帝國內主要的糖和稻米供應地。
日本推動台灣工業化,建立了多家紡織廠和化學工廠,並引進現代化農業技術和系統化的灌溉設施。
教育與衛生政策:
日本對台灣進行了教育普及,建立了大量學校,降低了文盲率。此外,實施公共衛生計劃,顯著降低了疾病率。
到1940年代初,台灣的壽命和教育水平均高於亞洲大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