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寫「七日書」|Day1 2.3:我喜歡的Z同學
這個故事與我喜歡過的一個男生有關,有時我也不確定這是否算得上是不見得光的秘密,只是因為我一直以來甚少和人說起,似乎只有和我真正親近的朋友我才會說,導致這變成了一個「秘密」。
早戀在我生活的社會裡似乎是一種禁忌,更何況是小學,而小學又正好是我這故事發生的時間點,所以,我和那個男生相互喜歡,就是一個在當時不能在陽光地下曝光、見不得光的秘密。
那個男生是我小學班上的轉校生,他是四年級的時候轉到我們學校的。當時我們班上流行看一個電視劇,裡面電視劇裡有幾對情侶,我們就每人扮演一個角色,彼此用角色的名字互稱。現在想想覺得挺搞笑的,但當時我們玩的不亦樂乎。當時班裡的同學還流行互相寫信,我和班上的一個男同學保持著書信往來,他的字很好看,但可惜他並不是這個故事的男主角。我對這個字很好看的男生有點好感,但更喜歡的是男生Z。之後提起故事的男主角就用Z來代替吧!我還記得在有一次和朋友們在學校附近的便利店裡買東西的時候,朋友們問我喜歡誰,我當時似乎面臨著二選一的局面。也就是在那個瞬間,我確定了自己對Z的喜歡。當時本著喜歡就要說出來的原則,我寫了一封信給Z告訴他我喜歡他。當時班上有人傳言Z也喜歡我,我對此很是高興。Z後來有給我回信,說收到我的信很驚喜,也表達了他的喜歡。
Z在我們畢業旅行那天和我表白,然後在一個同學生日宴的那天,把我拉到了後樓梯裡。他讓我站在幾步開外的地方,讓我回答他的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就讓我往前邁一步,而他一直站著不動。那些問題裡有一個是問我喜不喜歡他,其他的我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他問我願不願意在10年後做他的女朋友。我的答案是願意。然後我們在臨別擁抱了一下。當時我還小,不懂得10年是一個怎樣的概念,那是2013年發生的事。後來我們一直保持著書信往來,但是不頻繁,見面聊天的機會也不多。初中時我對內地的教育制度感到失望,想要出國留學,不知道抽什麼風,在回信裡讓他忘了我,表示不願意繼續我們的約定。他表示不解,想知道為什麼,並承諾會一直在初中的階段喜歡我。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這在他給我的回信中也有提及,因為他也說過目前以學業為重,其他的以後再說。可能當時我對這段感情沒信心也是我不想繼續約定的一個原因吧。
在那之後我和Z的聯繫不算多,我記得在高中的時候,我有書信問過Z要不要繼續我們的約定,但當時他拒絕了。我曾經送過他禮物,裡面有一本挺厚的燈塔筆記本,我寫著類似「無論如何,希望你可以好好用這本本子」的話。後來有一天,他給我發來微信(我們幾乎從不在微信上聯繫),告訴我他已經用完這本本子了。原來他用了我送的本子來做日記本,還發了個視頻給我展示本子上滿滿當當的每頁的字。我震驚於他的真誠。從小到大我好像都一直對他很有信心,甚至比對我自己更有信心。而他的成長軌跡也讓我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他考上了市裡頂尖的高中,省裡最好的大學,讀醫,本碩博連讀的項目。
後來我和他再有聯繫是因為我生病,我們都覺得我的病很突然。他在醫學生的角度給了我不少建議,讓我在生病的時候感到不那麼彷徨。他是很少數讓我覺得,我何其幸運與他出生在同一個年代的人。也許是濾鏡太重吧,一直以來書信的聯繫和我感知到的真誠,讓我難以忘懷。可能我喜歡的並不是真正的他,而是我憶想和投射中的那個完美的形象。但無論如何,那些我感受到的溫暖和曾經的愛,都陪伴我走過了很長一段漫長的歲月。現在我們基本上很少聯繫,他也有了女朋友。我們就這樣慢慢走散。我的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足夠了,足夠了。
「物來順應 未來不迎 當時不雜 既過不戀」這是他朋友圈的簽名,來自曾國藩的十六字箴言。寫在這裡與大家共勉。
故事到這裡就說完了,我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和身邊親近的朋友說起他的故事,在此之前,我和他的故事就一直藏在我的心底,是我青春期最重要的一個秘密。我感覺可能也就是在我開始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開始真正放下這個人,放下這段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