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書「被河蟹」政治言論,習慣了吧?
作者︰MK Kong
難度︰★☆☆☆☆
近日,《香港 01》邀了黃國鉅先生為他們的哲學書寫序,商務出版社要求黃刪改序言中與政治有關的段落不果,於是刪去整篇序言。不知何故,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會同意繼續在商務出版該書。我想着想着,也就明白了。
首先,大家可能會想,序言一定大罵中共或者港府,商務才會整篇抽起。然而,事實竟然並非如此!
該序的作者黃國鉅先生只在序中寫道︰
不知道什麼原因,香港近年吹起哲學風……究竟這現象原因何在?如何解釋?我自己比較相信尼采的說法:一個文化興盛的時候,不需要哲學,哲學流行,可能是文化出現危機或衰敗的徵兆。香港近十年政治敗壞、社會紛亂,荒謬不義之事無日無之,尤其雨傘革命後,年青人感覺到沮喪迷茫,希望在哲學中尋找出路,也是正常之事。(立場新聞報導 2017-08-05)
商務可能認為有問題的應該就只有這句︰「香港近十年政治敗壞、社會紛亂,荒謬不義之事無日無之,尤其雨傘革命後,年青人感覺到沮喪迷茫。」
這一句其實只是抽離了不同政治黨派與陣形的一般描述。我細心一讀,發覺裡頭完全沒有責罵任何特定一方的意思,內容根本就未有觸及究竟這紛亂是何方的錯。
商務出版社或者該書的責任編輯,是否要求作者除去書中所有較切實的政治言論?哪一些言論才容許在今天的香港出版?截稿前,我看不到出版社有任何回應,想必日後也會不了了之,畢竟我們都習慣了!
香港人不是習慣了嗎?記得《香港簡史》被刪改的事嗎?
「河蟹版」……刪除了多個針對中國政府的批評,包括中國政府是「遠比殖民政府更專制的政府」、大多數香港人「寧願接受英國殖民統治,而不想被中國統治」、去年「數十萬爭取民主的示威者要求梁振英下台」(蘋果日報報導 2013-07-20,強調為後加)
令人心寒的是,《香港簡史》被刪改的內容乃指名道姓批評中共或港府,遠比黃先生所寫的序明顯得多。這使我們以為,只有直接評批中共或港府,內容才會遭刪改。但黃先生的序給抽起,似乎顯示今日出版的審查比想像中還要厲害。大概,我們這些溫水中的青蛙早已習慣了吧?
這件事與好青年荼毒室有何關係?我們雖然沒有中共資助,卻曾經受三中商旗下的出版社招手想要替其出版《好青年哲學讀本》,但書中內容不乏一些政治暗諷。如果當初「不幸」選了在三中商出版,這本書又會不會遭受到同樣的「禮待」?想着想着……這也可以習慣嗎?
哲學上,我們好像有些資源可以回應︰〈奴性 ── 唯唯諾諾使人辜負了自己〉。重點是,基本權利與自由被剝奪而默不作聲,我們甘願為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