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台灣瘋奧運?--談日治時期台灣人怎麼看奧運的
2022的今天,我們只要打開電腦、手機、電視就可以看到奧運的直播,方便且即時的與現場享受奧運的精采賽事。台灣人也熱衷的透過電視,甚至遠赴現場為我國選手加油打氣。但百年前的台灣人是如何知道奧運的消息呢?當時的人們又是多麼熱中奧運呢?

百年前的日本時代,電視還沒有被發明,人們只能透過報紙雜誌等媒體接收奧運的資訊。不過當時台灣最大的報社—台灣日日新報,早在1912年日本第一次參加奧運便撰文報導。只是因為大眾對奧運還陌生,報導篇幅並不大。


隨著後面幾屆日本參加的人數增加,奧運也逐步受到媒體的關注。不只篇幅大增,甚至出現賽前的分析與專題報導。以1928年元旦的日日新報為例,當時的體育版以近四分之三的版面來分析奧運的奪冠熱門。訪間也有出版不少書籍,讓大眾更加了解奧運。

除了以日本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日日新報外,當時本島人最具影響力的台灣民報也大肆報導奧運的盛況。種種跡象看來,當時的台灣不分內地人與本島人,都有相當程度的參與奧運盛事。

1932年洛杉磯奧運起,一種新型態的媒體也參與奧運的轉播,那就是收音機。

當時日本每天都有兩小時的奧運特別節目,除了邀請專家進行賽事的分析與賽事的新聞外。根據日日新報的報導,甚至在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提供賽事的同步直播。透過廣播人員的解說,一萬公里外的台灣也可以一起享受賽事的刺激。

雖然與今日相比,日治時代得知奧運訊息仍有相當大的限制,但從新聞報導與廣播的盛況來看,不少中上層階級已經有觀看奧運的習慣,與百年後的我們一樣,為大海彼端的運動員們加油打氣。也期待這次的冬奧,台灣隊可以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台灣健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