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nders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復活節快到了,但先來看看《耶穌被釘十字架》

Anders
·
·
關於''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三幅繪畫
故事

一切从攀登各各他(Golgatha)山开始:在农名賽倫的西蒙(Simon of Cyren)的帮助下,耶稣背负着十字架,到达执行死刑的地方。于是,犹太民众的国王,拿撒勒的耶稣,被钉在写着罪状的十字架上。他的衣服被士兵瓜分了,他绝望的母亲在十字架脚下被唯一忠实的使徒约翰搀扶着。

临死的一刻即将到来,耶稣万般沮丧:我的父亲,你为什么要离弃我?

之后,他承受了最后的侮辱。耶稣为了圆满实现经书里所记载的预言,说:我渴。 于是,士兵们用海绵蘸满了醋,并将其绑在海索草上,送给他喝。

耶稣喝了醋后说: 完成了。随后他低下头,断了气。 另一个版本说他在临死前大喊一声,尘世遍地昏暗。

Matthias Grünewald的油画《耶稣被钉十字架》
《耶穌被釘十字架》(1512-1515),木上油畫, 269 x 307 cm, 法國科爾馬,菩提樹下博物館(Musée d’Unterlinden, Colmar)

德國畫家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Matthias Grünewald)和丟勒(Dürer) 是同時代人。

不沉迷於文藝復興改革的格呂內瓦爾德,用恐怖的細節、離奇的採光,痛楚的人物表情和荒蕪的背景,賦予基督之死淋漓精緻的表現主義畫面。

這裡需提醒一下的是,畫家生活的歐洲正處於十六世紀初,正值歐洲藝術創作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德國,正處於‘‘改革’’和烏托邦式的普世認知階段。

畫面人物搖搖晃晃,唯一保持畫面平穩的是堅強的約翰·巴普提斯特,他雖已在五年前去世,但依然出現在畫面。

背景則是讓人惶恐漆黑的夜晚,其中點綴著一些難以辨認的景物,一條河?一些建築物?還是一團火?

相對來說,基督的身形,與其他人物相比,則顯得非常高大。他萬分痛苦,好像遭受了四馬分肢似的折磨和窒息的煎熬。兩支手臂好像要從上半身被撕裂開,雙腳被釘子釘得扭曲變了形,鐵青的雙唇間沒有一絲氣息。

耶穌右臂下面穿紅色衣服的是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 ,我們可以通過她下方的一個香精壇去識別她——在一次宴會上,她曾經用香精塗抹基督的腳。她跪在基督面前,雙手扭在一起作最後的祈禱。

抹大拉的馬利亞的身後是聖母和聖約翰。聖約翰的手臂出人意料得長,他攙扶著即將昏迷的一身白裝的聖母瑪利亞。被悲傷擊潰的聖母,除了痛楚,還是痛楚。

耶穌的左邊則是宗教信條的追隨者聖約翰·巴普提斯特(Saint-Jean-Baptiste),他用手指著十字架上的基督暗示著耶穌必將獲勝,他是《新約》承載者,正如用拉丁文銘文 : ILLUM OPORTET CRESCERE. ME AUTEM MINUI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

莫里斯·丹尼 (Maurice Denis)的《祭獻受難的耶穌》
《祭獻受難的耶穌》(約1890), 布上油畫, 32 x 23,5 cm,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

天主教徒莫里斯·丹尼(1870-1943)是納比派(nabi,希伯來語:‘‘先知’’)的創建人之一。

納比派由一些年輕畫家組成,他們主張藝術的精神性,與印象主義倡導的感官的唯一享受背道而馳。

畫幅不大,祭供的人們背對著觀眾,只有一個側著臉的女人例外。人群只是一片暗色的平塗,它的色調變化與畫面中間的暗紅色形成對比,而紅色則意味著基督的殉道。 畫面下方,我們可以看到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名言 : ‘‘我曾為你流過如此的血滴。 ’’

畫面在夢幻與現實的融合下,屏除了空間的縱深感,畫面的上半部尤其避免了所有現實主義的傾向,基督和天使們的身形被簡約了。

彼得羅·佩魯吉諾 (Le Pérugin) 的《耶穌被釘十字架》
《耶穌被釘十字架》(約1485), 木上油畫(被移置於布上), 101 x 56 cm, 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這幅由佩魯吉諾(1448-1523)所作的三折式裝飾屏再現了基督殉道的故事,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翰是唯一出現在十字架腳下的人物。 兩邊的畫面再現了圣杰羅姆(Saint Jerome)和抹大拉的馬利亞,他們正觀望著耶穌。

在四位人物中,聖母瑪利亞(Virgin Mary)是唯一低著頭的。

背景的天空如扇形般被展開,兩端則是覆蓋著弱不經風植物的懸崖峭壁。

遠處,一座橋橫跨小溪,兩個漁民,一些城市古蹟,大海和幾艘船隻,幾座山丘,它們的輪廓漸漸消融於地平線,就像佛拉芒畫派……

作品裡,所有的人物都光著腳,这是福音的謙卑象徵。比耶穌晚五百年出生的圣杰羅姆,本來應該是不可能看到耶穌受難的,由此說明這一神聖畫面的純粹幻想性。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