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正月十五。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似曾相識?這是網路上許多文青最愛的配圖詞句之一,偶爾加個失焦的照片、半滿的酒杯、半褪的薄裳……咦?
但後人敬稱「詞中龍」的辛棄疾,其〈青玉案・元夕〉可絕非小情小愛,或是只求歲月靜好的小家子器。
別忘了,他是從金王國領地(山東濟南)南漂的宋人,一生力主滅金復宋,殺賊中興,可史載多達七次的公職被彈劾,曾經年少時對江山易手的悲憤慨然,直到親眼目睹南宋宗室向金國低頭求和的國際窘境,最終,當主戰派的召命送達江西鉛山時,辛老已經病重不起,北伐夢碎,抱恨入地。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品據信是描寫西元1174或1175年的正月元宵,當時是南宋孝宗淳熙元年或二年。半壁山河的家國痛失對照起都城依舊的笑語盈盈,百姓們或許沈溺在歌舞昇平的歡愉中,不願理會各路邊境上虎視眈眈的外國勢力威脅,金、西夏跟遠一點的西遼等國……
雖然詞句的批判性不及「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言,以及「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懷憂,但一夜魚龍舞的縱情呼應著末尾(那人)闌珊處的孤與獨,鮮明的對比跟反差,孤高的坦然自在,既是賞燈的清雅,卻也是處世的傲骨風霜。
那人卻在,其實那人一直都在。
但遺憾的是那人不受朝廷委以重用,文武雙才僅能壁上觀,東風夜放花千樹?人們眼見煙火奪目、萬般絢爛,可那人卻預視到偏安終成定局,太祖偉業一去不復返,悲乎。
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默默地站在世人自以為是的「舒適圈」外。
(這前言好像有點長)
2月24日,是龍年春節時令裡的最後一個慶典:「元宵節」。
元宵亦被稱做上元節、小正月或春燈節,時間落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台語唸喚元宵(goân-siau)、上元(siōng-goân)或正月半(chiaⁿ-goe̍h-poàⁿ);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除了是祭月、賞月的日子,也象徵著春天即將到來。而在多數華人(漢民族)聚集所在,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則包括了「猜燈謎」和「吃元宵」等。當然,受華夏(儒家)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跟越南等地,同樣也有歡慶元宵節的儀式或活動。如朝鮮半島上的「正月大滿月」(정월대만월),當地人甚至會用月亮的顏色或位置來占卜今年農事豐收與否呢!
即使來源已無可考,但據說早在西元一世紀左右,隨著印度佛教東傳中土,東漢一朝篤信佛法的明帝劉莊(28 - 75)就已經選在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參佛吉日於皇宮內燃燈供佛,後來此習慣普及民間,到了西元三世紀初期,神州百姓更將元宵點燈一事與避邪驅惡、祈求平安畫上了等號;
除此之外,往前更早一些時日,秦王朝末年亦流傳著「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後續更加入了「天官大帝」(堯帝,或紫微帝君)誕辰之論述,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三元配三官,三個日子分屬天(賜福)、地(赦罪)、水(解厄)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節乃天官華誕,故燃燈以慶:
「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至終隋、唐王朝一代,朝廷百官會以大禮祭拜、張燈結綵,也讓上元點燈成為了一年一度的民俗重要節慶。到了宋王朝,隨著官辦燈節的持續擴大,更是突顯出元宵燈海之燦爛奪目。
可根據歷史學者的深入考證和研究,元宵節或許源於古代人們對於火元素跟月亮、星辰的自然原始崇拜,以及祈求神明(或無形之力量)所賜予的平安與富足,又以點火來驅除蟲蛇猛獸:
初期是點火把,後來更進一步發展成點篝火(火堆)、掛燈籠的習俗。
我們將焦點換一個位置,話說在清光緒11年(西元1885年),當時的台南鹽水一帶,可怖的瘟疫四處流行,造成諸多死傷,居民基於民間習俗,向當地的「山西夫子」(關公)祈求平安,並依請示結果舉辦了遶境活動,由武廟周倉爺做開路先鋒官,然後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境。遶境結束後,在神威顯赫的加持下,鹽水疫情就此順利消退,生活恢復平靜,民眾感念神恩,故每年元宵節都沿襲成例,演變為今日赫赫有名之鹽水蜂炮盛會。
又,民以食為天,各種節慶更無例外,從唐王朝以降所流傳的「元宵」(或稱麵繭、粉果等),不同於冬至所食用的湯圓是糯米皮包入內餡,所謂「吃元宵」的元宵,製作過程其實跟湯圓大不相同,雖然都有餡料(如棗泥、花生、芝麻等;中國北方更限定只以素食甜餡料為主),但要先將備好的內餡切成一塊一塊合適之大小、沾水後再放進放滿糯米粉的竹篩裡,以逆時鐘或是順時針的方向來回滾動數次,讓糯米粉沾上內餡後,並再次重複沾水(約2秒)以及搖晃裹粉的動作,待重複約8到12次,直到元宵滾成適中的樣子即可收手,故製作元宵不是「包元宵」,而稱為「搖元宵」。除了一般的水煮之外,凝固性較湯圓結實的元宵,也可以煎、蒸、炸、烤,品嘗方式非常多元且豐富喔。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鹿港特有的「上元圓」,是放在粽葉上排好之後用蒸的元宵,內餡有紅豆、芝麻、花生與鮮肉等,比肉圓小、較湯圓大,Q彈柚清香,在地店家一年就只在元宵節前一日(農曆正月十四日)與當日販售。
又民俗專家稱元宵為「圓不落角」,巧妙地寄託人們對未知生活的渴望與企求,品嘗一圓如月的「元宵」,更象徵家庭成員宛如滿月般團圓、齊心。嗯,既然是先祖所傳下如此「用心良苦」的佳餚,那咱們就多吃一點吧?甚麼?高熱量?減肥不是明年的事嗎?
數算元宵節的習俗,還包含了走橋(驅百病)、盜福(偷蔥)、跳繩(求健康)、跟祭祖(求好運),尤其是台灣偷蔥能盜福的(非法?)次文化,「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更是讓上元節多了一股難以言喻的風俗趣味,畢竟在昔日身處大男人主義的沙豬陰影下,男女授受不清(良人不知在哪?),可透過偷拔一把蔥的動作即能尋覓日後好夫婿,感覺起來比投注樂透彩或買刮刮樂還划算,何樂而不為呢?
談到「ioh-bī-tshai」,也就是猜燈謎,最早可能源於北宋一朝,起初都以研究漢字的結構規律出發,「制謎者恆准此為胚胎,至變化多方,莫可窮詰」,謎底多半取材自《四書五經》之典籍,但近來多半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現象(或是讓人莞爾的腦筋急轉彎),古代人會用細線把每個問題掛在房頂上,現在人打開電腦或手機,即可出題與作答:
接下來,好友們不妨集思廣益,動動腦想一下吧:
1. 99(射一字)
2. 木偶(射一字)
3. 乾燥劑(射一字)
4. 林務局長(射一字)
5. 故鄉的方言(射一字)
6. 三個人遊東瀛(射一字)
7. 人影躲藏草木中(射一字)
(上頭應該算是開胃菜)
8.一(射食物一種)
9.十(射一台灣地名)
10.唐‧白居易「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射一植物)
祝各位馬特市的市民朋友元宵佳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