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從「銘傳美術館」聯想當代藝術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
·

臺北市銘傳國小的資優資源班將學校的各個角落、窗戶、塗鴉標上藝術品的名牌,註記尺寸、媒材、年代及典藏機構,甚至還附上圖說。雖然只是老師幫助學生進行探索、發現生活周遭的美與特殊之處的方式,但也剛好可以當作社會大眾對當代藝術的印象:也就是只要掛上了名牌,附上物件資料及典藏機構,最好是XX美術館、畫廊典藏,大概就被當成一件藝術品。

銘傳國小資優資源班的「銘傳美術館」作品名牌。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857243944286286&id=231362116874505

就像五丁目每次參觀北美館或臺北當代館時,總會駐足在讓工作人員休息的椅子前,或是牆面上的金屬開關旁,深怕這也是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分。若此時旁邊剛好貼著另一件展品的名牌,那還真的很容易搞錯。

當代藝術混淆了我們在參觀美術館時對藝術品的認知及判斷,當藝術品從畫框、展櫃上得到解放,要求觀眾反思對於藝術品的定義時,當觀眾還沒開始思考藝術品的定義前,很容易就先找不到藝術品在哪兒,更何況接收到藝術家的腦電波。

說起來,60年代就有人提出"The death of the Author"(作者已死),觀眾若將展區場域內的任何一張椅子、開關甚至燈泡等現成物誤認為藝術品,好像也沒啥問題。

提出"The death of the Author"(作者已死)的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source: 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WdHJST

換句話說,若我們「否定」正在重複嗑著花生的行為藝術演員,以及適合放在公視上的錄像藝術,它們作為藝術的意義,那似乎也沒什麼不可以。還不如推薦這些藝術家報名金鐘獎、臺新獎、卓越新聞獎等等,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大海中探索更高的自我實現,一舉兩得。

2020北美館台北美術獎,許懿婷《飄浮身體─上牆》展場照。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ineartsmuseum/photos/pcb.3475766555870657/3475910432522936

不過這樣也好,黃土水(1895-1930)曾感慨「我們故鄉還沒有能與我們共事的藝術之子」。然而靠著臺灣當代藝術的成功發展,說不定「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早就來臨了也說不定。遍地早已是藝術品,所有獎項也都該改名為藝術獎。

回過頭來,銘傳國小的孩子們都懂得附上簡短的圖說。現今當代藝術卻放棄在作品名牌上標示介紹,美其名是作者已死,交付觀眾解釋,但取而代之的是校長演講一般又臭又長的創作理念,五丁目都繞完展區一圈,有些藝術家還沒講完自己的創作理念,敘述及組織文字能力可能比這些國小生還不如。


※本文同時刊載在Facebook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讀後歡迎到粉專按讚、訂閱。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