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一念無明》窺探「饒恕」本質

預告:
電影簡介:
黃世東罹患躁鬱症,在情緒裏反覆煎熬。爸爸離家留下久病的媽媽,家門就是柵欄,一點點碰撞摩擦都讓母子倆露齒相鬥。有一天,阿東幫失禁的媽媽沖洗,卻意外結束她的生命,被判入住青山醫院(香港有名的精神病院)。其父在愧疚下決定接治療後出院的兒子阿東回到自己獨居的小室一起住,兩個心懷愧疚的大男人相擠在呼吸都嫌擁擠的斗室中。阿東重投社會,卻遭到身邊的朋友歧視;同時他也想盡方法希望找回當天近乎訂婚的譚思慧Jenny復合,當找到其人時,Jenny卻對他充滿憎恨。
以上是改編自百度百科的電影簡介,筆者想藉着這套電影,探討「饒恕」的本質。
饒恕,必須有憐憫的心為前提,過程最好有真誠對話,否則很難達到徹底的寬恕。
在電影中, Jenny只看到自己的難處和困苦,卻不斷控訴啊東沒辦法完成她的願望:有自己的家庭和小朋友。在她看來,這些都是很簡單的願望,她沒有看到和同理東的困境,甚至在東需要慰解的時候,煽風點火,游說他把母親送到老人院。表面看來,她是為東着想,東在需要承擔龐大工作壓力之外,還得照顧母親。實質上她覺得啊東其實沒有必要照顧母親,畢竟除了啊東之外,其他家庭成員都棄其母親於不顧。


筆者特別深刻的是她在教會講見證的一幕,口裏說着寬恕,卻不斷滿懷憤恨控訴東如何讓她深陷苦難。例如,她在台上說到東炒孖展和借債,欠很多債務,進了精神病院後(因長期照顧暴戾母親壓力爆煲),自己變成被追債的對象,以致她很憎恨東。她覺得她只是一個很平凡的女生,卻在一夜之間突然什麼也沒有。



問題是,東因為孝義而長期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經年累月累積的壓力,Jenny作為妻子,除了游說亞東交給專人處理,又有沒有體恤亞東那份孝義,以及和他承擔共同照顧的責任? 另外,亞東的母親最後死亡,會不會也是亞東想發生的?
丈夫和妻子,二人合一,那麼東的家人,也就是Jenny的家人,所以照顧的責任,按聖經的原則,也是共擔的。(弗5:21-31);(弗6:2)
還有,當Jenny不斷控訴阿東破壞她的幸福,令她充滿痛苦和折磨。那麼,東照顧母親時候的辛勞、為了滿足Jenny結婚、生小朋友的願望,默默借了別人錢、炒孖展所受的壓力和折磨,又如何呢?(Jenny覺得啊東隱瞞,卻忽略自己可住何文田半山豪宅等等都有亞東的努力,這裡可見真誠對話的重要)亞東又有沒有跟她計較呢?更遑論是公開在台上數算了。

如果Jenny明白「一切都本乎恩」,沒有任何事是必然;明白自己也是渺小的罪人,便不會不斷說着自己只是有著平凡的願望,向神控訴要求是不是很多。然後把一切責任歸咎於亞東身上,忽視東的付出不是必然,將其描繪為像十惡不赦的大惡人一樣;以及忽略她經歷的苦難,是她和東的「罪」互維的結果。
由此可見, Jenny並沒有憐憫亞東,口說寬恕,卻仍然滿心憤恨,以扭曲的表情,說着自欺欺人的說話。台上的數算,變相只是以群眾壓力攻擊啊東。她的寬恕,沒有溫度,也沒有深徹的思考。阿東固然也有自己的「罪」,如他在妻子游說送母親專人照顧的時候怒摑了她一巴,主觀覺得Jenny影射說他「裝好人」。然而, 負責上台講見證的Jenny談寬恕的時候,有沒有換位思考東的難處,因東罪人的本質產生憐憫?又有沒有看到自身的「罪」,事前和東就講見證時來個真誠的對話,互相坦言了解彼此的苦痛,讓事情得以更客觀,甚至促成和解可能?還是明明仍然沒處理好內心的怨憤,寬恕不了,卻站在台上講見證,成為一個偽善的法利賽人?
她的教會牧師,在東承受不了群眾的目光憤鬱離去後,以一句「我們繼續祈禱。」來作結,往後沒有絲毫關懷,難怪造就Jenny的「見證」了。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你們一樣。(弗4:32)
15-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