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日新说Copernicium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都是西方的偏见?莫迪为何不想让印度人看到这部纪录片

日新说Copernicium
·
“我们认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宣传片,旨在宣传一种毫无可信度的叙述。充满了偏见,缺乏客观性,坦率地说,这部纪录片包含的殖民主义心态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我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达姆·巴奇对面前的一群记者这么说到:“我们认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宣传片,旨在宣传一种毫无可信度的叙述。充满了偏见,缺乏客观性,坦率地说,这部纪录片包含的殖民主义心态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却说出这种战狼发言是非常令人震惊,因为他指的只是BBC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讲述的是几十年前发生在印度28个邦之一的惨剧,这些惨剧给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的声誉留下了深刻、持久且可能无法磨灭的污点。纪录片的第一部分就是——“印度:莫迪问题”——于1月17日在英国播出,第二部分在一周后播出,而这两个部分都没有被允许引进到印度。


演员约翰·库萨克 (John Cusack) 收到Twitter的通知,称他发布的BBC纪录片链接将在印度被屏蔽。

印度援引“紧急”权力,甚至禁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纪录片片段的链接。就在1月21日,纪录片第二部分在英国放映之前,前记者兼信息和广播部高级顾问坎昌·古普塔在一条推文中将这部纪录片描述为“敌对宣传和反印度的垃圾”,因此他宣布决定“根据印度的主权法律和规则”屏蔽推文和链接。

暴乱现场

令印度当权派大为恼火的是,这部纪录片揭露了英国政府对2002年古吉拉特邦社区骚乱的调查,认为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对促成长达三天的恐怖暴力事件“负有直接责任”。根据官方数据,骚乱导致1000人死亡,其中近800人是穆斯林。

据称,是莫迪让警方不要下场干涉这些冲突,是因为印度教徒需要对穆斯林暴徒焚烧火车做出回应(尽管火车如何着火的具体细节仍然存在争议),火车发生火灾导致59名印度教朝圣者和宗教活动家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他们是参加完阿约提亚 (Ayodhya) 举行的宗教仪式坐火车返乡的,阿约提亚是理论上印度教神拉姆 (Ram) 的出生地,也同时是一座有争议的清真寺所在地,该清真寺在十年前被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拆除。资深且受人尊敬的印度记者兼评论员赛义德·纳克维 (Saeed Naqvi) 在他2016年出版的《成为他者:印度的穆斯林》一书中写道,对于“印度穆斯林来说,他们在巴布里清真寺被拆除后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认为正是在那一时刻,印度教派世俗主义的 "整个骗局 "被暴露出来,对穆斯林的偏见变得更容易表达出来,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一排穆的浪潮在莫迪于2014年当选总理时达到了顶点。

而如今莫迪担任印度总理已将近九年,他很可能在2024年开始他的第三届任期。

骚乱过后,莫迪成了国际社会唾弃的对象。2005年,他因“严重侵犯宗教自由”而被拒发美国签证。直到2014年莫迪成为总理后,他才得以正常来往美国,因为作为国家元首,他可以免受起诉。去年11月,美国总统乔·拜登做出有争议的决定,即豁免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谋杀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贾迈勒·卡舒吉,当时也引用了莫迪的豁免权事件。

作为印度总理,莫迪来访美国和英国时,在体育场和会议中心受到了热烈欢迎,在BBC纪录片引发争议后,上议院的一名议员钦佩地称他为“地球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这是莫迪喜欢展现的那种形象。他经常说,他是一个全新的、更加自信的印度领导人,这个印度正处于超级大国角斗场和不可忽视的财富的风口浪尖。

出于保护他自己和印度的形象的目的,这个理由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政府对一部讲述莫迪成为总理之前很久发生的事件的纪录片反应如此强烈,因为要通过将这部纪录片的内核置换成为反印话术(尽管它是关于古吉拉特邦的骚乱),政府的整个机构似乎都致力于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即莫迪就是印度,印度就是莫迪。

《大篷车》杂志的政治编辑哈托什·辛格·巴尔 (Hartosh Singh Bal) 告诉记者,BBC的纪录片“符合新闻报道”。巴尔作为评论员在该纪录片中的出场多次,他说印度外交部的反应 "特别愚蠢"。他补充说,外交部发言人巴奇对 BBC所谓的“殖民心态”的批评听起来讽刺感十足,它揭示了“印度政府对西方媒体声音的依赖程度”以及“它对来自英语国际媒体的批评是多么敏感”。

巴尔认为,如果这些批评出现在《大篷车》的报道中,反击就会不那么猛烈,不会显得那么受伤。好像是为了印证他的观点,印度人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一部更具争议性和残酷性的印度纪录片,该片被观众尖锐地称为“最终解决方案”。它制作于2004年,最初被印度政府禁止播出,至今它也从未在印度电视上放映过,但与BBC的纪录片不同的是,它在印度国内也可访问。 

前外交官维韦克·卡朱 (Vivek Katju) 在《印度快报》(Indian Express) 上撰文谴责了印度政府的“怒气冲冲”,但在很大程度上赞同印度的一种普遍观点,即这部纪录片刻薄且毫无根据,它“没有考虑到印度的司法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已经完全证明了莫迪的清白。”

而事实上,BBC的纪录片确实多次讲述了印度最高法院认为莫迪作为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对骚乱不负有责任,而且最近在去年6月重申,个别官员的失职并不构成犯罪阴谋。但是,缺乏确凿的证据并不意味着莫迪对所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责任。

当莫迪最亲密的盟友、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 (Amit Shah) 于11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古吉拉特邦 (Gujarat) 对人群说,暴力的肇事者们“在 2002 年得到了教训”时,一个印度政治观察家会得出什么结论?在12月初举行的古吉拉特邦地方选举竞选期间,沙阿在古吉拉特邦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说,在反对党的统治下,某些人习惯于使用暴力,但莫迪在该邦建立了真正的秩序和永久和平。

骚乱发生后,古吉拉特邦的法官大多结案并宣告杀害穆斯林的人无罪。直到2004年印度最高法院介入,将莫迪领导的古吉拉特邦政府描述为“现代暴君尼禄”,在古吉拉特邦燃烧时视而不见之后,警方才受命调查案件。

图中是一群挥舞着剑的印度暴民。

对于在他任内发生的骚乱,莫迪从未表示过悔意。在BBC纪录片的一个揭示性场景中,他告诉BBC记者,他犯的唯一错误是没有处理好媒体。

印度目前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莫迪希望用它来展示印度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他在12月的冬季会议开始时告诉印度议会,担任G20主席国是一个让世界了解印度是“民主之母,具有充分的多样性和勇气”的机会。

恰恰相反,世界对印度产生了不同的印象,记者和言论自由越来越受到威胁。如今,无国界记者组织在其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将印度列为180个国家中的第150位,比前一年下降了8位。一些拒绝接受BBC纪录片采访的人匿名告诉记者,他们担心报复性政府的反应,尽管他们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报道和研究。

一些参与纪录片访谈的人告诉记者,他们不再想谈论这部纪录片,因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大量暴力威胁。正如记者拉娜·阿尤布(Rana Ayyub) 所感受到的,并将继续感受到莫迪政府及其支持者对她直言不讳的观点的愤怒,她在推特上写道:“这对印度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对于一个如此关心其国际形象的政府来说,它只是成功地让人们更多地关注BBC的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中所叙述的几乎没有发现什么新鲜事,也没有发现印度记者没有报道过的东西。

作者:Shougat Dasgupta

译者:阿K

来源:.coda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