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评书|《我们最…:北韩人民的真实…》Nothing to Envy

MaryVentura
·
·
IPFS
·

九年前在澳门买了这本书,竖版繁体,一下子读完。从来读书不轻易掉泪,但这本书令我几乎从头到尾泪水涟涟。

书是Barbara Demick写的,英文题目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繁体竖版却用了“我们最……”这样的式样,一直觉得这个在翻译层面上有待斟酌。

但现在不清楚为什么对北韩这样有兴趣,也许是一次帮助打理威尼斯人Survey的时候真看到有人填写来自“北韩”而产生的探秘心里;也许是祖父母辈曾抗美援朝过;还是那个世界离得我们太远反而让人神往。

“清津”这个地方从书里印入了我的脑海,六位以不一样方式离开北朝鲜的人里,美兰驻留在我心里。从“清津”到“美兰”,一切都透着无法设想的surreal气氛,然而,仅在过去半年则能从与“北韩毗邻的领土”那边一一体验。见微“现”著。

书里写道,九十年代的朝鲜人逃离至南韩,要学习用银行卡,ATM机,学习一个新的社会的运作方式,似乎人生的任一方面都必须从头再来。离开本已是勇气了,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又是怎样的勇气?

书题直译是“没有什么好嫉妒的”,现今看来,这似乎是极权政权下未开化民众的一致看法,以至于疫情蔓延至欧洲时,在内地的发小要发讯息“表示斥责——欧洲人没有对「生」的尊畏才不会出门穿戴防护衣饰”;更用“我们”、“你们”这样的划归性指代。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我们”“没什么好嫉妒的”……

清津街上流浪的孩童被称作“swallows”;俄罗斯的美女间谍也被称作“swallow“;而世间任一悲切,似乎除了“swallow”并无他法。书里充满了细节,不是村上春树的那样的细节,但又也许是。细节,有时是改变人一生的转折。改变人一生决定的刹那间从来不是宣传及经典里所描述的”天雷阵阵“、”大楚兴,陈胜王“。对于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个体,从来都是再微小不过的细节:是清津街边流浪犬的一餐;是流浪孩童孱弱的乐曲;是对岸村里热腾腾的米饭;正是这些细节在思索的瞬间似闪电般击倒我们一个个平凡矗立的主人公们,让他们决定迈出改变一生的一步。记住,那些引发决定的东西,从来,从来都不曾宏大。

也读东德、西德、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悲伤过往,但似乎在现代科技的对比下,北韩离我们更近。那些过往真的渐行渐远了?

一段段记忆,一个个人生,终究是在千百年的人类洪流里挣扎的一粒沙,还是匆匆一瞬间抗争逆流而上的一条鱼?无论有解还是无解,都是选择。光辉的那一个,到底该不该算上前者?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搜神記」裡的搜神者【下】

萬聖節捉鬼|阿爾瑪•菲爾丁的「搜神記」【上】

回文詩與事|譯·蟲蠹的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