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使用者現有習慣超級不容易|尼爾・艾歐 & 萊恩・胡佛《鉤癮效應》
人是習慣的動物,改變舊有習慣很難,尤其是習慣已經內化,變成自然反應。 現在的人滑手機就是一種舊有且內化的習慣。等電梯、等拿飲料、排隊、通勤時,總能看到一大票人滑手機。有信息就回信息,沒信息就看FB和IG,看看朋友有沒有新的動態,看了之後就按讚、留言、分享,還有要看YouTube的影片,哪個YouTuber出了新影片,要馬上看。對大多人而言這已經是習慣甚至成了自然。要他們不做,很難。
要他們轉到別的平台,也很難。以社交為賣點MeWe和FB打對台,但從FB轉台的用戶不在多數,主打影片分享的Odysee也沒有辦法使YouTube的大量用家轉台,FB跟YouTube很好用嗎?沒有很好用,但大家都習慣了。
習慣了要改變可不是容易的事,除非有好10倍的東西出現。有好10倍的東西嗎?還真的有,iPhone就是好例子。iPhone面世前,大多數人的手機多用來打電話,傳SMS訊息,拍照,有的有音樂諸存功能,少數手機有很初階的上網功能。在那樣的情況下,iPhone橫空出世,除了打電話,訊息、拍照等基本功能,還可以上網,當音樂播放器,畫面比一般的手機大,解像度高,基本上跟一台微型電腦。
更難得的是不用說明書,不是沒有說明書,而是不用說明書。教導使用者產品不容易,多少人買了電子產品會看說明書?我看到說明書三個字就覺得頭痛。而iPhone的使用方式很直覺,想放大照片只要有兩隻手指,想要打字時螢幕鍵盤會跑出來,想要打開app,手指一點即可。這些功能與使用方式都比當時的手機好上太多倍。所以iPhone一面世,人人搶著買,別的手機製造商馬上跟上智能手機的風潮。
由此看來MeWe和Odysee沒有讓人想轉台,也不讓人意外,畢竟人是習慣的動物。
以下是Matter專有篇:
這樣看來,Matters要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大多數人的時間都給了FB、IG、YouTube等大平台,我也是在FB的群組上知道了Matters才過來的。加上對FB的演算法失望,使用FB的時間才大量減少。在我看來,Matters最能吸引到的是創作者,有人拍手就有錢,還有投幣支持機制,對相信「創作有價」的創作者來講很有吸引力。
只是,除了創作者,其他用家,尤其是讀者的想法又是怎樣。我有跟朋友分享過Matters這個平台,他說:「沒差,反正網絡上不缺東西看。」他的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多數人的想法,只要有東西看,哪個平台並不重要,FB、YouTube和其他資訊平台對他們而言沒有分別。相較之下,他們寧願繼續用已經習慣的平台。
這裡又要問對非創作者而言,Matters的亮點是什麽。對我而言是沒廣告,不用被大大小的的廣告中斷觀看脈絡很爽。不過介意廣告的人100個有多少個?如果覺得廣告很騷擾的人多,Matters的潛力就大,如果不介意的人多,那Matters對他們而言也就還好。
除了沒廣告,很多人會回答Matters「去中心化」。但會關心「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是少數還是多數?如果不是多數人在意「去中心化」,Matters的亮點又是什麽?我沒有答案。
關於Matters與其他平台的比較,不知大家又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