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播客筆記 | 不要玩蠢游戏,溫柔的力量,自律,Here and Now #WEEK 2
1. Stupid game win stupid prize -Greg McKeown
這句話過於擲地有聲,以至於我聽到的一瞬間有點蒙了。我甚至不想把這句放出來。雖然不想說出來,但真誠從不會變簡陋。不想承認的是,我以往玩的是一個超級stupid game,而這個game 大家都能想象到——過他人想你過的生活,never ask why。
現在,我開始ask why,希望你們也能問問。
播客🔗:#175 - Greg McKeown - Essentialism Explained: How To Focus On What Matters In Life
2.Monk mind or monkey mind
Jay Shetty 上daily stoic 宣傳新書《像僧侶的思考方式》。他提到什麼是monk mind,拿出monkey mind 作比較。 monkey mind 是一種類比,猴子的進食習慣是從一棵樹看到另一棵樹的果實就跳到另一棵樹,這裡吃一點,那裡抓一把吃,比喻容易被分散注意的人;而擁有monk mind 的人則專注目的性強,自我覺察極高。monkey mind 主要是滿足個人慾望,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會跳出來抱怨讓他不快的人。主要集中於自己怎麼比他人更好。而monk mind是專注於服務他人,是一種給予、真心聆聽的心態,在於從內在找到珍貴的本質(finding significant as his own identity。)
播客🔗:Jay Shetty On How to Think Like a Monk - Daily Stoic
3. Fix mindset vs Grow mindset
Jay The Engineer 提到fix mindset 和 grow mindset(來自Carol Dweck的書《mindset》)fix mindset 是指有「我很聰明,我很棒,所以這場考試我理應做得比人好比人厲害/或我應該掙得比人多」的想法。grow mindset 是指人們對一般結果好壞的判斷只和努力程度掛鈎的想法。例如「這場考試的量子力學題好多人一分都得不到,而我得分了,是因為我比別人多看了這塊知識。或者我一分都得不到,下次我得在這方面做出努力。」而這種「很棒!很聰明!」的稱贊在我們的孩童時代特別常見。他這種稱贊很有問題。Jay就因為有fix mindset,崩潰過很多次。他長大後見到很多比他更厲害的人,他一點都想不通「他這麼聰明怎麼可能會失敗呢?!」
fix mindset的問題在於一旦你開始「輸了」,或認識到別人比自己厲害。你就會覺得」自己完了,不能變得更好了。現在的自己已經到了頂點。「很多人認為這種稱贊對孩子好,事實正相反。所以他回顧自己的童年並對比現在時代的教育問題。他提出你不能對孩子說這種話,我們應該說」你考得好、做得好,是我因為知道你付出了多少多少努力。「這樣孩子才會把【做得好】和【付出多少努力】連接起來。而不是因為我IQ180,所以我做得好
4. 重新感受恐懼新角度。
很多人以為勇氣和我不怕是一回事,但事實完全不一樣。勇氣是即使我懷著恐懼,但不介意帶著這種恐懼做我想做的事情的情緒。 你將要做的事情越難,你就越恐懼,就越緊張。當你沈下去做這件事,就意味著你能帶著『害怕』和『緊張』的情緒專注做好手上工作。換言之,恐懼成為了專注工作的trigger。
所以,此刻你大可以直接斷言稱贊自己充滿勇氣。這可真是新鮮,我一直以為緊張和做得到是天敵的關係,現在它成為了做得好的墊腳石。
5.心流
進入心流的3步曲
1.感恩練習5分鐘(正念的力量)
2.冥想練習10分鐘
3.運動練習20分鐘
每天做幫助降低焦慮水平。
2.關注某件事的帶給你的感受。沮喪是一種沒有人想嘗試的最糟糕的情緒,因為它一旦出來會把你拽低十萬八千里,整個人會陷進負面的回旋中心。但如果你感受這種沮喪、抑鬱感受,你會發現這種沮喪是一個向好的信號。有了這種認知反而能解放你的心情,你只是經過這種情緒,不是情緒路過你(被動),是你路過這個情緒(主動),經過後不會有比【沮喪】更差的情緒。
播客🔗:677 - The Art of Impossible with Steven Kotler!
6. 溫柔的力量
Tkp 的嘉賓Roger Martin是一個策略管理專家,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的很多管理知識,當然也都非常好。我是臨睡前聽的播客,起來印象最深刻的他在播客開頭提到從媽媽身上學到的一課。他說媽媽總是能讓他感受到自己capable in 解決問題的力量。在他4-5歲的時候,如果Martin大聲叫喊:媽媽你知道我的tanker truck(油罐车玩具)放哪了嗎?他的媽媽不會給出肯定的回答,類似你找找房間、找找沙發底。
反而她會回問:「Martin,你最記得上次把tanker truck 抱在手裡是在哪裡?或者「為什麼你不去看看上次你確定玩具還在你手上的地方?」
他媽媽總是以問題回應問題的柔和方式。讓4-5歲Martin覺得這是一個他能解決的問題。沒有常見的回應:「諸如你怎麼又弄不見了?」或生硬地「不知道,自己找。」等讓孩子感到內疚的話語。事實是,4-5歲的孩子的確感受到並延續了這股力量。Martin今年64歲,依舊清楚記得他的媽媽4-5歲的時候給予他的感覺。
我自己也實在地接受這個故事。現在把它傳送出去。
播客🔗:Roger Martin: Forward Thinking [The Knowledge Project Ep ...
7. 領導力
Jcoko 上the James altucher show 宣傳他的第三本書《The Dichotomy of Leadership》,假設了一個情況:公司星期五剛簽了新合約,但deadline是星期一。這意味公司所有人都要週末加班加點才能完成。你的上司Jay通知你叫手下員工加班。你怎麼通知你的組員?Jcoko首先說了一個消極的回答——直接通知員工這個週末不許回家要加班。員工當中肯定有人想知道原因。你如果告訴組員:因為是大boss Jay叫的。 這下所有隊員都說對整個boss層不滿。員工就算留下來加班,也必定從滿怨氣。這是leadership的一極,而另一極則是:
hey guys,我們談成了一單contractual aggregation。我們必須在週末完成它,這個項目會為公司帶來多少多少錢。而且,我和Jay說好了,如果我們搞定這個項目,下週五我們全組都能day off。所以我們需要把它完成。
這段話的點在於給你的組員建一個近期的high ground,不是畫大餅哦。讓組員看到切實的益處,如不同能力的提高,boss和自己在同一陣線,全組的名聲和產品能力get bigger。
8. 自律的關鍵不是時間
Jokco Willink是前海豹突擊隊naval officer,退役後寫了《extreme ownership》先上了上Tim Ferris show宣傳他的書(#107),後來被邀請上(#187)回答網友的問題。 Jcoko最著名每天雷打不動的在4點30左右起床。在我寫這條播客筆記的1小時(10:17pm)前,他才在推特posted他的起床時間。基本上,他的推特最多的照片是他的起床時間和運動的汗水。(我去翻了了他的flow,簡直「boring」到讓我感動)。當然他也鼓勵其他網友與他一起post出起床時間。於是就有網友問,
「我是不是必須要像jocko一樣也4點30起床才算自律?」
jocko就回答,自律的關鍵不在於某個時間,而在於principle。如果你到點寫作,你就去寫作,就算你覺得自己寫得像一對shit,你的手會幫你寫;你到點讀書,你就打開書讀,就算你覺得自己沒心情,你的眼睛會幫你看。你到點畫畫,你就去話,就算你畫的不怎樣,你反正做就行了。
【不要想它】
【不要合理化它】
【不要再來五分鐘】
你需要建立你的自律結構,stick to it,然後不斷練習、不斷練習、不斷練習。
jocko提到如果你想實現一個目標,永遠不要依靠動機,你要依靠紀律(discipline)。
如果說你的記憶容易消失,所以你會把重要的會議、工作內容記下;那麼動機也和記憶一樣,走過快樂的豪情壯志的山頂高峰後,立馬滾下山坡,短暫失色。寫下實現目標的行動,時間一到,移動你的人到該到的位置。
我想起了以前那個設置了八點起床又八點05分起床,再八點15分起床,然後八點45分起床,最後12點才起床的自己。我真的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還好還好,Jcoko還說了「如果你控制了你的現在,你的過去就只是過去。」
聽他說話最神奇的地方之一是他語調的力量感非常充足,非常hardcore。我好奇的進入了他的個人網站,也真的非常hardcore。
播客🔗:
9. Here and Now
有網友問到:幾時開始最好?
他回答了三個字:Here and Now.
此時此地。
播客🔗:Jocko Willink on Discipline, Leadership, and Overcoming Doubt (#187)
他的個人網站:https://jockopodcast.com/
一句話的後話:
十周後,播客筆記還在,就來發一段簡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