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BL到職業籃球聯盟「P.LEAGUE+」-哪些事需要改變?
前一篇談了新聯盟已經開始改變的事,那麼還有哪些事需要改變呢?
這問題有非常多答案,但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前篇提過的「裁判水準」!但筆者認為,這不是一個可以馬上解決的問題,畢竟如果裁判都是兼職,就不可能期待他們有多高的吹判品質,拿香蕉只能請猴子是所有領域都適用的道理,為了賺那一點微不足道的薪水,還要忍受球員的惡言相向、甚至領隊、教練的拳打腳踢的工作,不會有太多人願意幹的,但要讓裁判全職、也就是聯盟自己養一批裁判,而且待遇還要夠吸引人,那恐怕不是草創聯盟養得起的,更不是區區四支球團組成的聯盟養得起的,所以,裁判問題只能依靠逐步投入資源,辦理培訓、提高待遇、定期評核,待聯盟規模擴大、收益提升,再慢慢朝全職裁判的目標前進。
筆者私心以為,改善裁判水準固然關鍵,但仍非首要之務,新聯盟當務之急,是必須建立完整且全面的選秀制度!現行SBL的選秀制度規範相對簡單,新聯盟成立後,立即要面臨的就是新聯盟、SBL、UBA(大專校院籃球運動聯賽)三方競爭的問題,在好球員有限的狀況下,摩擦及衝突在所難免,別忘了,璞園建築還是橫跨新聯盟和SBL的兩棲球隊,再加上前景未明的ABL(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其複雜程度恐怕連找唐鳳來也難解呀!
選秀制度與學生籃球密不可分,新聯盟必須加強與學生籃球的接軌,坦白說,以台灣籃球現況來說,要快速抓住球迷的目光,直接承接最受矚目、最多人關注的HBL(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球員,絕對是最簡便的途徑,但這涉及到球員必須犧牲大學學業的問題,恐怕要設計完善的相關配套措施才可行,裕隆球團過往因大力贊助學生球員而引起正反兩極的評價,其後更導致選秀暗盤交易、球隊糾紛等問題,而圈內人都知道,台灣學生籃球有著頗為嚴重的體系問題,A國小的球員畢業後九成會進入B國中、C國中的球員畢業後九成會進入D高中,隨便攔胡其他體系鎖定的球員,可是會遭到怨恨和反噬的,當新聯盟開始競逐球員,要如何重塑體系或成為體系的一部分,也將是一道重要課題。
其實明眼人都清楚,新聯盟和SBL並存絕對不是長久之計,最後只會有三種結局,最慘是玉石俱焚,好一點是單邊完蛋,如果能走到無痛合併(不管是哪種型式的合併),那就是皆大歡喜;棒球每場比賽有九人先發、且原則上會有近十位投手在輪值中(含先發、中繼、後援),擁有這樣比賽對戰人數的中華職棒都被嫌單調、缺乏新意了,同樣僅有四支球隊的籃球聯盟又能擋多久?整併SBL、增加球隊數、豐富對戰組合絕對是新聯盟要努力的近程目標,如果能擴充到六支、甚至八支球隊,且維持住球隊品質,新聯盟才有走得長遠的本錢,台灣本錢雄厚的大型企業非常多,但願意投入資源在體育領域者卻相當稀少,期待陳建州能透過其自豪的人脈,克服這個艱巨的困難。
最後再來談談被人詬病已久的公關票問題!
有間麵包店的麵包相當美味,但因為價位不親民,致使生意每況愈下,於是老闆決定在每晚閉店前打折促銷,九折、八折,麵包還是剩一堆,然後是七折、六折,客人依舊稀疏,直到營業時間結束前的五折,店內才擠滿搶便宜的人,問題來了,如果你是消費者,買過五折、六折的優惠價,看到原價麵包還會掏錢嗎?
SBL就面臨類似這樣的窘境!筆者有幸熟識某球團母企業之員工,一位和球隊沒有任何關聯之企業基層員工,最初,他從公司得到的訊息是員工得以優惠價購票進場看球,過了一陣子,變成員工可以免費索票入場、但每位員工有數量限制,隨著進場觀眾數依然沒有任何增長,數量限制默默消失了,最後,只要在進場時登記員工姓名即可免費看球(員工本人到不到無所謂、人數更是多多益善)。
這不是秘密。
SBL的球團背後都是員工人數上百、甚至上千的大型企業,進場看球不用錢絕對不會是秘密,這樣的訊息傳出來,叫買票進場看球的人心中做何感想?少數人或許會覺得為台灣籃球盡一份心力,無怨無悔!但多數人鐵定在埋怨自己為什麼要被當凱子噱?
更哀傷的是,當筆者將免費進場看球的訊息轉發至球友群組時,兩個群組、近百位在球場上廝混了五至四十年不等的小球皮、老球皮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表示感興趣,連打球打了一輩子的人都不想看的籃球賽,要怎麼期待球迷攜家帶眷進場同樂?
門票定價是門學問,如何促銷也是一門學問,新聯盟必須讓專業的經營團隊去管控相關業務,更不能像SBL一樣,讓公關票俯拾皆是,毫無價值可言,面對無人進場看球之窘境,比較合理的做法是提升球賽附加價值,如辦抽獎、邀請知名藝人開場表演、增加球星球迷互動等等,而非一味降低入場門檻,一個沒有價值的商品,即使免費,也不會有消費者買單的!
希望新聯盟可以迅速建立起自身的商品價值,讓大家相信進場看球是潮、是流行,而永遠不必面對門票沒人要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