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書籍版本
類型:長篇小說
書名:《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作者:村上春樹
國籍:日本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臺北市:時報文化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30日二版一刷(1994年初版)
ISBN:978-957-13-7596-0
前言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於1985年的第四部長篇小說作品。本書曾獲中央公論社第二十一回「谷崎潤一郎獎」。本書最具特色的部分是「敘事架構」的處理。本書的敘事架構採用雙主線的並行方式描述,看似相異的路徑,實為同一敘事的表裡對映。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有相當多的描繪都是運用「對比」意象展開情節推演,因此,「對映」的視角就成為觀看本書最核心的觀察。
這種雙主線的敘事模式,在村上春樹之前的長篇小說「老鼠三部曲」(《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就已出現過,可以說是村上春樹慣用的敘事架構。本書採用的是「平行式」而非「交叉式」的表現,可以看出村上春樹的企圖主要在「對比」方面做出意識觀察,而非情節相互穿插互為影響的方式行進。
此外,透過本書的描繪,或許可以一窺村上春樹為何喜愛雙主線的表達方式,在現實與虛幻的拉扯之間,「世界末日」或「冷酷異境」,其實都是一體兩面地朝向同一個目的前進,只是你選擇的是「有心」還是「無心」的態度。
現實或虛幻:哪一個才是主人?
本書採用「世界末日」和「冷酷異境」作為雙主線描繪的標題,冷酷異境描寫的是現實的場景與情節,世界末日描繪的是虛幻的背景與想像。小說結構圖如下:
- 冷酷異境(標題):描寫現實,生成自我意識,交代「世界末日」一詞的來源與影響。
- 世界末日(標題):描繪虛幻,生成潛意識,證明「冷酷異境」一詞的來源與影響。
換句話說,本書的雙主線結構其實是相互影響與生發的輪迴過程。現實的自我意識(人可操控),產生喜怒哀樂的認知,進而發展成意識深層的潛意識(人無法操控)鑿刻痕跡,將所有積累的自我意識凝結成一股情緒(或說「情結」:意指某種慾念的集合),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現實生活中的自我意識。不過,村上春樹將潛意識當作是人也可操控的概念,其性質與顯性的自我意識相同,打破了一般對於潛意識無法操控的說法,以同樣具備人生原性(原本個性)的本質進行想像,排除了理性元素,擴增浪漫情懷的成分,讓本書彰顯出感性的餘味——人生,哪一個才是主人?意識還是潛意識?
記憶與存在:哪一個才是真實?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書也可用「存在」與「記憶」作為觀察的聚焦處。村上春樹在本書製造對映關係的目的,主要為了人生意義與價值的選擇而提問:究竟人生是肉體存在重要,還是讓記憶永存不滅重要。換句話說,就是生活要「有心經營」還是「無心度過」。
雖然,明明知道現實就是真實,但是,有時虛幻比真實更令人嚮往。因此,人總會不自覺的將「想像世界」當作「真實世界」看待。尤其,人在現實生活中過得不如意的時候,這種意識傾向更明顯成為主導,一方面可能逃避現實而產生,另一方面則是安撫壓力的心理機制。所以,「真實」往往具備兩面性質,在明處,在暗處,成為意識相互穿梭的結構與解構。
本書透過「影子」與「心」的符號作為「存在」和「記憶」的象徵。影子必須透過肉體存在而證明,而心則是說明記憶的本質。兩者理應同進同退,但是在村上春樹的詮釋與想法中,明顯強調「心」的重要性——人生最核心的目的與根源。
你選擇「世界末日」還是「冷酷異境」
這裡我要分享一件有趣的事,在本書的版本發行時,出現兩種封面(書衣,書皮)選擇,一是白底的「世界末日版」,另一個則是黑底的「冷酷異境版」。這種選擇,像是玩一場心理測驗的遊戲:是否選擇「冷酷異境版」的讀者,是希望肉體存在的慾望大於意識永存的現象(著重現在);是否選擇「世界末日版」的讀者,是強調意識價值勝過行屍走肉(著重過去與未來)。
尚未閱讀內容之前,我個人選擇購買「世界末日版」,因為白底看起來比較有質感。在閱讀過後,發覺封面的選擇,或許是潛意識的暗示,在不知覺的情況下控制意識做出選擇的決定。也許是孤獨寂寞之感,所以對於「白色」(雪境)產生連繫。當然,純粹是胡思亂想,也是可能的。
結語
村上春樹的作品,我個人並不是特別喜愛,因為文句描繪顯得散漫而個性平淡,可能是翻譯作品的關係,也可能是原作本來的調性,我暫時還無法閱讀日文原文書,所以這個部分有待往後釐清。
這本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閱讀容易,只在開頭篇章(電梯內的描寫)飄散文學氣質,後面篇章的語言就很平易近人。文中不時穿插音樂等相關已是村上春樹作品的常態,說實在話,其必要性並沒有那麼明顯,反而有刻意嵌入的痕跡,整體來看,像是吳宇森電影的白鴿意象,強化了作者個人特色,卻也削弱了本書的性格。
總而言之,我個人覺得情節乏味了些,像是為了迎合架構而書寫。閱讀時,一股「無力感」油然而生,用字比較中性,使得細膩處的節奏無法做出明顯高低強硬的表現,而且過多繁瑣的細節描寫也沖淡了情節的味道。或許,這是村上春樹在創作過程中磨練與成長中必須經歷的路徑。本書是否從「老鼠三部曲」之後產生轉變,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有待日後將「老鼠三部曲」閱讀完畢之後再談。
2021 12.14/初稿,讀雨居
2021.12.14/首發,方格子
2021.12.15/分享,馬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