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52《史記》卷三〈殷本紀〉14
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捨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司馬遷在上幾段內容中,一口氣帶過九位商王後,這一段內容停在了第十位君王─也就是陽甲的弟弟┴盤庚。盤庚即位時,商王朝的政治中心都搬遷到黃河以北,但盤庚卻又把首都搬回到商湯的所在地─黃河以南的亳(復居成湯之故居)。算下來,這已經是商王朝的第五次搬遷:從最初商湯搬遷到亳,中丁時遷到「隞(ㄠˊ)」,河亶甲時遷到「相」,祖乙時遷到「邢」,盤庚則再度遷回到「亳」。對此,商王朝的人民怨聲載道下,強烈表現出不希望再度搬遷的想法(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
對此,盤庚告訴大臣:
「當年先王與你們的祖先一起平定天下(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他們傳下來的法度與準則應該要繼續遵循下去(法則可修)。如果我們捨去這些而不努力去推行(捨而弗勉),那麼我們將如何成就德業呢(何以成德)?」
在盤庚的苦口婆心下勸告下,最終人們才跟著他南渡黃河(乃遂涉河南),並修繕「亳」的宮殿(治亳),推行商湯的政令(行湯之政),百姓也因此慢慢恢復安定(然後百姓由寧),商王朝的國勢又因此慢慢復興(殷道復興)。也因為盤庚遵循商湯的德政(以其遵成湯之德也),所以諸侯們又再度紛紛來朝。
在這一段文字中,有幾個問題可以探討一下:
首先,長久以來,我們熟悉的歷史大事─「盤庚遷殷」,在司馬遷筆下竟是「盤庚返亳」,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又為何司馬遷總是把商朝稱為「殷」,而不是稱為「商」呢?我們常在課本上看到的「殷墟」是位於河南安陽的小屯村,難道「亳」也在那裡?查了一些資料後,才慢慢釐清了一些想法。
原來,商民族的始祖,也就是傳說中那位因為媽媽吞下鳥蛋而生下的「契」,他後來被封在「商丘」,這就是我們稱此王朝為「商」的由來。但建立政權的湯,其實已經把國都遷到了「亳」,根據漢朝學者鄭玄的研究:「治於亳之殷地,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亳」。換言之,「亳」確實在「殷」的附近,兩地還可以合稱「殷亳」。雖然關於「亳」的所在,還是有很多說法,但如果「亳」其實就是後來的「殷」,這也可以合理解釋為何司馬遷總把湯所建立的政權稱為「殷」,而不是「商」。換言之,湯所建立的王朝,也所在地在稱呼的話,確實應該稱為「殷朝」比較正確。
沒想到透過仔細研讀《史記》竟有如此意外的收穫,讓我感到非常興奮。
再者,在這段文字中,司馬遷仍不斷提出「湯之政」、「湯之德」,為何遵行商湯的政策就會讓百姓安寧、諸侯來朝,那麼這個「湯之政」到底是什麼?關於商湯,司馬遷只有提過他曾說要「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以及「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扣除換正月以及崇尚白色之外,剩下兩個就是讓人民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以及早上上朝而已。換言之,許多君王或許是因為偷懶,沒有按時舉行早朝之外,也沒有讓人們有表現的機會,進而讓人們感到不滿。所以,盤庚或許又恢復早朝,也透過遷都,讓人們有表現與建功的機會,才讓人們擁戴吧!
就像後代的科舉,讓天下讀書人有個努力的目標一樣,或許那些只記得爭奪王位的君王們,忘了給人民有事可做,才導致人們怨聲載道的。至於如何讓人民有表現的機會?或許可以從文中的「治亳」看出,就是讓人們重修亳這個地方的舊宮殿,讓人們有事可忙,有功可建,這就是古代君王的首要關注的事情才對。
最後,雖然盤庚恢復了商湯的事業、人民也恢復穩定、諸侯更是都回來朝貢,但盤庚仍舊沒有改變繼承制度的缺失,也就是說「兄終弟及」這個有缺陷的制度只要還在,即使偶爾可以靠君王一己之力扭轉劣勢,但要長治久安似乎仍有些困難。關於這點,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今天這段史料給我的滿滿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