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與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兩種不同路線,何者更勝一籌?
洪七公是金庸小說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乃天下五絕之一的「北丐」。他以降龍十八掌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與四絕打成平手,亦是傳授郭靖降龍十八掌的師父。不少讀者常常感到疑惑,不知為何天資魯鈍、武學天賦不高的郭靖能青出於藍,使出比洪七公更高明的降龍十八掌。就此,劍俠將會為大家比較洪七公與郭靖的武學境界的不同。
首先,降龍十八掌為至剛至陽之掌法,雖有少數柔招,但主要仍以威猛力道稱雄江湖,其掌勁天下無雙而有「古武降龍、天下無敵」的美譽,乃天下第一掌法。其動作簡單無奇,但招招威力無窮,招式簡明而勁力精深,精要之處全在運勁發力,憑強猛取勝,每出一掌均有排山倒海之力。劍俠認為幸好這門掌法包含大道至簡的道理, 所以即使郭靖難以學成落英神劍掌、打狗棒法這些以繁勝簡的武功,亦能在努力不懈下另闢蹊徑,便能學會精簡無比的降龍十八掌,躋身高手之流,例如原文道: 郭靖資質魯鈍,內功卻已有根柢,學這般招式簡明而勁力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適,便即凝神學練,兩個多時辰之後,已得大要。
說到洪七公的武學境界,在射鵰原文說道: 洪七公的武學本是純陽至剛一路,但剛到極處,自然而然的剛中有柔,原是易經中老陽生少陰的道理,而「亢龍有悔」、「履霜冰至」這些掌法之中,剛勁柔勁混而為一,實已不可分辨。可見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達致高手間剛柔並濟的境界。另外,洪七公的降龍掌力亦收發自如。在射鵰原文中他道:我這掌力要是能發不能收,不能輕重剛柔隨心所欲,怎稱得上是天下掌法無雙的降龍十八掌? 可見,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已臻入化境。
而降龍十八掌是一門外家功夫,洪七公天生力氣異於常人,其五絕級別的雄渾內力,就是經過降龍十八掌加上其特殊體質,由外向內練出來的。然而周伯通曾言洪七公的外家功夫練到顛峰,內力便無可突破,只有道門武功的進境能無窮無盡。雖說洪七公後來修練了九陰中的易筋鍛骨章,積累九陰內力,有助洪七公突破武學的天花板,然而洪七公曾受西毒受傷,導致其武功顛峰始終不及郭靖武功大成時。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原文道: 此時洪七公若猛下重手,郭靖兵刃功夫未至登峰造極,原難抵擋,但洪七公要在二百招後再行取勝,卻是想錯了一著。郭靖正當年富力壯,練了“易筋鍛骨章”後內力更加渾厚,洪七公年歲卻卻不輕了,中了歐陽鋒的蛇咬掌擊,功力雖復,究亦大見毀傷,降龍十八掌招招須用真力,到九變時已是一百六十二掌,勢道雖仍剛猛狠辣,後勁卻已漸見衰減。可見其內力因受傷而不及將來武功大成的郭靖。
反觀郭靖,他早年得全真七子之一的馬鈺傳授全真教内功心法,小小年紀就打下了紮實的內力基礎。入中原後先是學了降龍十八掌的招式,後來又在桃花島無意中學習了空明拳、雙手互搏術、九陰真經等最上乘的武功。郭靖運氣和人緣絕佳,因緣際會,這些高人、名書的指點使他的武功大進,內外兼修,最終超越其恩師洪七公。
在射鵰中歐陽克偷襲郭靖時,原文道: 歐陽克自忖武功本就高過郭靖,這一拳又帶了三分偷襲之意,突然間攻敵不備,料想必可打得對方目腫鼻裂,出一口心中悶氣。不料郭靖此時身上的功夫,較之在寶應劉氏宗祠中與他比拳時已頗不相同,眼見拳到,身子略側,便已避過,跟著左手發「鴻漸於陸」,右手發「亢龍有悔」,雙手各使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絕招。這降龍十八掌掌法之妙,天下無雙,一招已難抵擋,何況他以周伯通雙手互搏,一人化二的奇法分進合擊?以黃藥師、歐陽鋒眼界之寬,腹笥之廣,卻也是從所未見,都不禁吃了一驚。可見,郭靖運用雙手互搏術雙手同時使出兩招降龍十八掌,雖勁力無可增強,但卻有招式之利,即使五絕高手都嘖嘖稱奇,可見郭靖武功大成時雙手互搏術融入降龍十八掌之妙。
在神鵰中,在郭靖與逆練九陰真經的西毒歐陽鋒對掌時,原文道: 降龍十八掌的這一招他日夕勤練不輟,初學時便已非同小可,加上這十餘年苦功,實己到爐火純青之境,初推出去時看似輕描淡寫,但一遇阻力,能在剎時之間連加一十三道後勁,一道強似一道,重重疊疊,直是無堅不摧、無強不破。這是他從九陰真經中悟出來的妙境,縱是洪七公當年,單以這招而論,也無如此精奧的造詣。另外,
神鵰原文二十一回亦道: 法王等三人緊緊圍住,心想他內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厲,必難持久。豈知郭靖近二十年來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當年所領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擋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乘隙反撲,越斗越是揮酒自如。可見,郭靖將天下第一武學「九陰真經」及至空至柔的空明拳融入至剛的降龍十八掌之中,改良原有的降龍十八掌,練就出至剛至柔的降龍十八掌。柔勁上郭靖參詳了真經中的陰柔武功及剋制剛猛的空明拳,練出至柔;剛勁則憑著多年苦練外家功夫及參詳講求調和陰陽真經總綱,練出至剛。這使他的降龍用勁不但剛柔並濟,更是至剛至柔、後勁無窮,用勁境界上超越了洪七公、蕭峰等前人。
劍俠認為,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掌力雖不及天龍時期蕭峰那開山裂石爆發力,甚至不及其恩師洪七公所走的剛猛路線。然而在天龍八部的原文蕭峰曾說道: 降龍十八掌的精義,乃是「有餘不盡」四字,一掌之出,必須留有餘力。不管對方擊來的拳掌如何剛猛有力,勢若雷霆,我總之應以一招行有餘力。在少室山蕭峰以一人之力抵擋慕容復、游坦之、丁春秋的大戰中,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原文道: 轉瞬之間,三人翻翻滾滾的已拆了百餘招。蕭峰連使巧勁,誘使游坦之上當。游坦之經驗極淺,幾次險些著了道兒,全仗慕容復從旁照料,及時化解,而對蕭峰開擊出剛猛無儔的掌力,游坦之卻以深存內功奮力承受。段譽在十八名契丹武士圍成的大圈之中,眼看二哥步步進逼,絲毫不落下風,大哥以一敵二,雖然神威凜凜,但見他每一掌都是打得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只怕難以持久。可見,降龍十八掌需花費極大力氣,時間一久必定會元氣大傷。蕭峰的勢道雖至剛至猛,但只怕久鬥下去他會後勁不斷。然而郭靖那忽強忽弱,忽吞忽吐的掌法,時而使上真力、時而運上巧勁,或以假亂真、或誘敵深入,再伺機反撲,其降龍十八掌方能曠日持久,鬥多少回依舊如日中天、後勁無窮。
縱觀而言,郭靖不論在用勁、招數、內功上都超越其恩師洪七公,其降龍十八掌固然勝於洪七公。
感謝閱讀此文,劍俠將於不久撰寫對金庸作品主題曲的賞析,以及探討不同作品對時局、人性的刻劃,有賴各位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