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逸洲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与故乡格格不入的人

逸洲
·
我,东北人,重度社恐。

我是一个东北人。如果是外人见到我,大概很难把握和东北联系起来,我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听不出口音。其实口音也许是我与家乡的一种诀别吧。我不希望被认出自己是个东北人,也不希望自己被套用于那些关于东北的刻板印象,在大陆的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东北人的刻板印象,外向、擅长社交、热情、会搞关系、脾气暴躁······而我与所有的这些刻板印象格格不入。

与外地人经常会觉得东北话搞笑不同,作为东北人,我很难去喜欢东北话,也许是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吧。

我的童年并不快乐。我的父母是标准的小镇做题家,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非常在乎我的学习,把我送到了当地的重点小学,很早就开始规划为中考高考未雨绸缪。可是那所重点小学的一切经历都让我十分痛苦。势利且严格,时常虐待学生的老师,喜欢搞些毫无道理的规矩约束学生的领导,以及我的父母因为学习问题的打骂,便构成了我的童年。

那个环境里,似乎很少有人会对小孩子客气地讲话。所以我似乎在童年里就对东北话有些抵触吧。东北话,是老师们那些带着愤怒语气的词汇,是学校喇叭里那些让人讨厌的指责,也是学校里那些爱挑事的同学嚣张的笑声。多年以后的互联网上,“我看你像xx”成为人们愉快的调侃,可是这一句句话语背后,代表的是童年那些不能被满足的诉求和小孩子深深的无力感。

小时候我很喜欢北京话,不过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北京话,只觉得电视里那些人的口音抑扬顿挫,语调上扬,听上去不像东北话那样压抑,更能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情绪。大概,我很希望自己也能被身边人以那样的语气相待吧。

不说东北话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想被代表。得益于《乡村爱情》等作品,东北人被塑造成爱惹事,脾气暴躁,又土里土气的形象。向往大城市的青少年,对于这些刻板印象总会有些厌恶。

而商业氛围很差,官僚主义盛行的东北,比其他地方更在乎关系。在这个上学要找关系,看医生要找关系的地方,是更在乎社交能力的,能在饭桌上侃侃而谈是东北人情社会中引以为傲的本领。而东北的教育也是蛮搞笑的,家长老师们总是希望孩子是社交达人,但也不会有任何行动上的引导,日常最关注的永远是学习,永远是在给孩子施压,但承受着各种各样压力的孩子,处处害怕做不好的孩子,哪能做到主动积极社交呢?从小有些自闭又社交能力差的我,在这个压抑的环境里,完全不具备交朋友的勇气和能力,也便养成了社恐内向的性格,不但在对社交能力要求高的东北混不下去,也无法融入任何一个地方。

其实在当下,相较于赵本山时代,短视频的兴起让网络上关于东北的印象更加多元立体,也早已不再和“土”关联,但我依旧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是个东北人,因为,我也不想因为东北人的身份被赋予更多的预期。就让我成为一个没有存在感的边缘人吧。

长大后去广州,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南方口音包围的感觉。广东口音那样温柔,再怎么激烈,也依旧是软绵绵,那时,我感受的是一种心灵被抚慰的感觉,长这么大,终于人们都在温温柔柔和我说话。虽然听不懂粤语,但我还是对温柔的城市充满了好感。

这篇文章,好像从头到尾都在吐槽东北,吐槽家乡,但这只是关于语言的一个侧面。其实我也说不清楚,我对东北的印象到底是怎样的。东北的某些方面让我很厌恶,我讨厌关系社会,讨厌小地方一成不变的状态,讨厌没有隐私意识的环境。但某些方面似乎还让我觉得蛮幸运,作为老牌工业区,即便一直在衰落,但我童年的生活条件依旧会比许多地方更好,甚至我小时候根本不相信重男轻女的遭遇会存在于我的同龄人身上。

离开东北后,我在几个城市生活过,但也没有哪里能够让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不过我想,其实也根本没有必要,为包括家乡在内的各个地方给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因为每个地方都是复杂而多样的。成为一个漂泊状态的人,去体验每一个城市的优缺点,也很有意思。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