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uli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美國女孩

Julie
·
·
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但如果這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這幾天「美國女孩」終於在Netflix上架了。好幾幕都把我逼哭,因為很多情節都能讓我產生共鳴。

遙想以前叛逆期的我, 曾被同學稱作「轉學生」 。總是不明白學校的規定,為什麼要早自習? 為什麼中午不能睡覺, 要寫功課? 大人為什麼要我不能和A同學在一起, 為什麼怕被帶壞, 只因為她喜歡看武俠小說? 年少時的我總是滿腦子問號, 還好以前我遇到的老師不會體罰太嚴重。

好像很多女兒和媽媽容易產生心結, 我倒是沒和我的母親太親近, 所以就是維持一份距離感的彼此關係。因為我小時候跟著阿嬤生活, 直到小學五年級才回家和父母團聚。在我十八歲那年,和劇情中一樣, 我的媽媽也得了癌症,只是我媽媽嚴重得太多,後來待在家裡養病,每天看我媽那份面對死亡的恐懼和憤怒,當時的我也是感到非常的討厭。討厭為什麼生病的人就要唉聲嘆氣, 討厭她亂發脾氣,...。我不願意面對我媽生病的樣子和待在家的窒息感, 以前的我常常離家出走,眼不見為淨。 雖然我表現得那麼的淡然無情,但我知道內心是愛媽媽的。 我沒跟劇中的美國女孩一樣常對媽媽嗆聲, 我選擇逃避。

後來我媽媽去世了,她去世的那天, 我在學校突然有種很不舒服, 想馬上回家的衝動。於是搭著大巴從台北回到高雄, 當我抵達家門時, 看到門上貼著白紙, 我頓時明白了。所以我相信心電感應, 即使是像我與媽媽這麼疏離的母女關係。

「美國女孩」梁芳儀跑到馬場想騎著馬奔向自由,但卻怎麼也套不上繩套,怎麼樣也無法馴服那匹白馬,最後只能面對回到現實。 戲中美國女孩那種想回去美國, 卻不可得的掙扎痛苦,很讓人揪心。 老實說, 我個人對「瀑布」沒甚麼感覺, 但對「美國女孩」感觸很深,這部片讓我回到過去, 讓人懷念起以前那年代的香蕉船冰淇淋聖代, 電話網路線, 和網吧..。

導演阮鳳儀的媽媽在國際藥廠工作,所以有間接認識她媽媽的朋友說,她不希望女兒在這麼年輕時就得獎, 怕她會太驕傲。感覺導演的媽媽對女兒的教養似乎很理智。

「美國女孩」很值得推薦給大家!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