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旅讀從心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讀《宗教的慰藉》 ~ 無神論者的宗教使用說明書

旅讀從心
·
·
讀文學作品,你可以只鑽研自己喜愛的少數作家;接觸宗教,當然也可以只取用對你有用的部分。
在紀州庵讀完這本書,幫書拍張網美照

作者: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25


開始習慣每月查詢讀墨 Readmoo 版權到期的書,沒想到六月份到期的書有不少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作品,以前看過《我愛身分地位》、《愛上浪漫》,記得文字幽默風趣,帶有哲學性的思辨,又不會過於艱澀,因此便買下《宗教的慰藉》再度與艾倫.狄波頓結緣。

艾倫.狄波頓雖是無神論者,但他認為宗教信仰裡具備的社會功能,有其可效法之處,不應該聽到宗教兩字便嗤之以鼻,全盤否認宗教信仰裡的一切;針對社群意識、體制、藝術、建築、教育等方面逐一剖析,說明宗教(大部分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例,少數提及佛教、禪宗、猶太教🕌等)與社俗社會的不同。所以這本書可定位為【無神論者的宗教使用說明書】,甚至連艾倫.狄波頓在 TED 裡的演講,都說這是無神論者2.0

無神論者2.0
先歸納看這本書的提醒事項
前提:不要🚫討論神靈的存在
原則:保持彈性及好奇的心態
做法:從宗教信仰中拋棄不合己意的部分,抽取喜歡❤的事物來使用


宗教滿足兩項人類的核心需求:群體生活以及因應人生苦難。

宗教看待人類與社俗社會的角度並不相同,宗教認定人類基本上是絕望、脆弱、易受傷又充滿罪惡,雖然擁有知識又欠缺智慧(我們人類真的好糟😆),因此需要宗教平撫、安慰以及引導我們的靈魂。宗教的目標是致力於改變人生,勇於直接探究個人人生的重大問題,與世俗社會高等教育的傳達資訊不同,因此延伸的行事方式便大相逕庭。以下大概列出可以向宗教借鏡的優點:


🚀 營造社群意識🧑🏻‍🤝‍🧑🏼

隨著社會從農業開始走向工商業、科技業,現代人越趨於將自己封閉在狹小天地(or 網路),也容易將職業成就或其他世俗價值的的崇拜視為核心,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性、社交感,似乎與人口密集恰成反比。可是人類普遍都是需要群體的生活,互相幫助依存,然而社會越進步,人類對此的滿足感似乎越來越低。

此時宗教知道人類的需求,也不會要求我們自行解決(對我們真好😆),因此為我們設定特殊的日子或是場地處理,像是彌撒的舉行,便是在封閉的區域裡,會眾組成多元,大家在禮拜堂裡的地位相等,在裡面可以跟陌生人打招呼也不必擔心被誤會。


🚀 教育(內容常常打高等教育的臉)

✅ 宗教的最大危機不是概念的過度簡化,而是一旦無法理解,民眾會強化既有的冷漠心態,因此強調抽象觀念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文本的明晰解讀、偏好摘要,更適合普羅大眾,也重視觀念的傳達能力,先讓人們簡單地明白道理。(是不是打了曲高和寡的教授們的臉😆)
✅ 人是健忘的,宗教為其建立詳盡的日曆📆與時間表,詳盡指示信徒該讀、想、唱、做🛐的事情,反覆練習怎麼忘得了。
✅ 將教育帶出教室,鼓勵信徒透過各種感官學習,如禪宗有打坐、茶道等,也設立靜修處所像鍛鍊身體一樣鍛鍊心智。
該圖片由truthseeker08在Pixabay上發布

🚀 溫柔撫慰

✅ 聖母瑪麗亞或觀世音菩薩、維納斯的重點不在於是否存在,而是即使是成人,我們仍有渴望獲得擁抱🤗與安慰的需求。我們不見得是在最困苦的時候而崩潰痛哭,而是終於遇到別人和善對待,得以將默默承擔於心中的哀傷坦承傾訴的時候,而這些象徵的出現,讓人們不用太苛責自己,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

✅ 無神論者抨擊信徒因軟弱而迷信超自然事物,卻可能忽略軟弱其實是所有人無可避免的特質。在揚棄迷信的同時,我們也不該忽略令人難以啟齒的需求與渴望。宗教不但擅於指出這些,也善於以莊嚴的方式化解。

該圖片由Dimitris Vetsikas在Pixabay上發布

🚀 悲觀

✅ 宗教習慣強調世間的黑暗面,堅稱人有與生俱來的缺陷。但悲觀者也容易比樂觀者更具備欣賞的能力,對些微的成功即感到驚喜。相較於現代世界保持樂觀心態的特性,也往往不善於感激周遭的一切。


🚀 藝術

✅ 透過藝術這種媒介,可以描繪出美德與惡行,不僅對非信徒有宣傳的效果,加上因為人類容易遺忘,也提醒信徒們重要且經常遭到遺忘的事物

✅ 因為人的想像力不可靠😆,圖像、雕塑等作品可以激發慈悲心,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泰國清萊白廟 - 該圖片在Pixabay上發布

🚀 建築

當新教改革者主張豪華建築在感官上易使人錯置焦點,導致信徒對美的喜愛超過對神聖的膜拜時,天主教反稱大教堂、雕像與繪畫都是教會執行任務不可缺的元素,有助於引導世人培養出隨時將信條銘記在心的習慣(防止人類的善忘😆),同時美的事物絕非僅是吸引人的目光,美也代表著愛、信任、智慧、仁慈與正義等美德

即便沒有神明,我們仍然有需要保有鞏固的道德信念,復興並延續宗教建築所追求的目標 (處於精心設計的三度空間裡,藉此教育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心靈重獲平衡),但不再是興建供奉神明的殿堂,而是打造世俗的寺廟(or 美術館),藉以提倡重要的情感與抽象的主題,也是值得思考的一點。


🚀 體制

宗教建立完整的體制,匯集龐大群眾,透過藝術作品、建築、標誌、儀式、紀念碑、時曆等管道宣揚理念、影響世界。

世俗社會裡的思想家追求浪漫主義,不受任何制度束縛,不願意創造體制性的結構散播理念;而商業公司有體制,卻僅以此體制關注人們外在的生理需求。若能用當今企業滿足外在需求的力道與技術,迎合內在自我的需求,就是一大挑戰與成功。



🉐 喜歡這本書的重點便是作者以開放的心態看待與自己對立的事物,很多時候我們囿於偏見而因人廢言、廢事,但世事往往並不是非黑即白,僅有單一角度思考方式。

如果真的要打敗敵人,也可以採納古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心法,先拋開既定窠臼,了解對方,真正了解後是否真的需要兵戎相見、爭個你死我活呢?

如同無神論者與信仰宗教原屬對立⚖︎兩端,但身為無神論者,若能體會到宗教的好處、趣味和撫慰人心的效果,並保持彈性與好奇,樂於將宗教的若干觀念與做法套用於世俗生活中,無須二(拜服宗教 or 斥責詆毀)擇一的態度,真的會更進步、祥和吧!

我其實也不是個信奉神明的人,但喜歡煩悶時到寺廟走走,經過教堂🕍時也會覺得祥和。就我而言,每個人心中本就有做人處事的原則,以及堅信的道德信念,而且相信大部分的價值觀應該是雷同的,如果大眾就這些普世的價值觀,能找到屬於現代社會的方式保存,並深遠地影響下來,相信微採用宗教所施行的方式,應該比較可能有成效。在想到書裡後半部所說,法國的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創立的人性宗教,其實蠻像這種感覺,只是並沒有獲得成功,不知道日後有沒有可能實現呢?

另附上心智圖筆記整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