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女性会误判自己的性取向|相比“直女”,拉拉更能“认清”自己?
原文链接:78%女性会误判自己的性取向
心理学研究者Gerulf Rieger曾说:
“千万别被女性在公众面前的样子骗了,我们对她真实的性取向一无所知。”
这样的说法来源于他针对女性性取向的一个实验:他让345位女性志愿者*观看性感魅力的裸体男性、女性自慰视频,并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检测了她们的瞳孔变化和生理反应。
*在这345个女性之中,68位自认为是“纯异性恋”(straight),63位“基本是异性恋”(mostly straight),34位“双性恋但偏向男性”(bisexual leaning straight),31位“双性恋”(bisexual),43位“双性恋但偏向女性”(bisexual leaning lesbian),66位“基本是同性恋”(mostly lesbian),40位“纯同性恋”(lesbian)
面对性刺激,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
- 78%的参与者误判了自己的性取向
- 认同自己是”纯异性恋“的女性,69%对两性都产生了强烈的性反应
- 认同自己是“纯同性恋”的女性相对是个例外,对同性的性反应高于异性
由此看来,女性本身对自己性取向的判断存在着很大偏差:“直女”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直”;拉拉对自我的认同相对好一些,但可能也没想象中那么“弯”。
那么,到底什么是性取向?相比“直女”,拉拉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吗?
01 什么是性取向?
现在普遍对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的定义是,一个人对异性、同性或两性产生的持久情感,喜爱、爱情或性吸引的现象。
通常,性取向可归纳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三类,而无性恋(对两性均无性的吸引)则有时被视作性取向的第四类别。
除以上主要分类之外,还有其他的分类如泛性恋、“没有标签也能代表自身”等。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同性恋”和“异性恋”等标签,人们才会有意无意的将自己对号入座(董晓莹,2015)
但实际上性取向是连续的且不能简单分类,而是从同性恋到异性恋的连续光谱(Sexual Orientation Continuum)
例如著名的金塞量表Kinsey Scale(1948)性取向模型,将个体的性取向从0分(完全异性恋)到6分(完全同性恋)拆解成了七种性取向的选择。
同时金赛意识到,仅仅依靠量表上的分类是无法囊括每个人的性欲望类型。他写道:“现实中包括每个量表类型中的个体,也包括处于量表两个极端与中间每个类别的连续性个体。”
除此之外,金塞在"女性性行为"调查中的发现,倾向于同性恋的男性人数高于女性。
当前的酷儿理论则挑战了“性取向”这一定义,提出了其流动性倾向的观点,认为性取向是流动变化的,因此不能通过简单的划分性向,来选择“标签身份”。
关于酷儿理论的内容很多,我们会在之后的推送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展开讨论。
02 女性更为“流动”的性取向
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性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区别于男性的。
和男性相比,女性的性吸引模式会更少受到性别的影响,而更受周围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Diamond,2008)
变量包括情侣之间的羁绊、情感经历、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文化适应等(Peplau,2001;2003)
比方说,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认为自己是双性恋或同性恋的概率比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高出了900%,而男性的这一概率仅翻了一倍;
女性会更重视与伴侣的情感联结,而男性更重视生理向需求(Peplau, 2003);
环境压力会提高女性的催产素水平,由此更容易导致亲密关系,尤其是和同性(Taylor et al, 2000)
这些变量更容易改变女性的性反应能力,因此女性比男性会在性吸引、性唤起和性取向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流动性(Wallen,1995)
比如一位女性可能自我认同为女同性恋,但她会感受到强烈的男性性吸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此种不一致性(Diamond, 2000)
部分女性在生命历程中性取向一直在变化,例如一项调查发现超过25%的18至25岁自我认同为同性恋或双性恋的女性在之后的五年性取向发生了改变,而在男性中就没有这么普遍(Diamond, 2009)。
但同时,部分女性在生活早期,接受并习惯了长久的与同性或异性的相处模式,因而性取向难以发生改变。
女性性取向和性反应的关系和男性也有不同。
通常来说,无论女性的性取向是什么,她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刺激都会产生反应;而男性的性反应对象会和他的性取向保持一致(Bossio, 2014; Chivers et al., 2004;2007;2014)
因此,这种“女性特有”(female-typical)的性唤起可以被定义为没有特定的性别偏好,对男性女性都能够产生强烈的性反应;
而“男性特有”(male-typical)的性唤起则是对偏好的性别有更强烈的性反应,比方说,异性恋男性更偏好女性,同性恋男性更偏好男性。
特定性别的选择压力(Sex-specific selection pressures)对比了不同物种和人类社会,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了以上的现象:
雄性对于性相关的对象,更容易有强烈的性导向和性唤起,这样的结合促进了生殖繁衍所需的迅速性反应。
而雌性为了避免生殖器受伤,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所有的性刺激作出反应,包括自愿或强迫的性行为、男性女性的性刺激,由此可以减低受伤风险。
当然,性唤起与性别的相关并不是绝对的,不能对所有人适用。比方说,双性恋男性对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产生性反应,因此他拥有“女性特有”的性唤起。
03 拉拉更能“认清”自己?
既然都是女性,同性恋者会比异性恋者“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性取向吗?实际上并不能。
对此,Rieger在实验中有以下两个假设及其对应的实验结果:
1. 通常来说,女同性恋者对同性会有更强的性反应,而异性恋女性对男性或女性的性反应大致相同。
实验结果:虽然和异性恋女性的差别不大,但是女同性恋者更容易对同性的性刺激产生反应,即更倾向于拥有“男性特有”的性唤起(对偏好的性别,这里即同性,更容易产生性反应)
2. 女同性恋者在非性行为上,会比异性恋女性显示出更多偏男性化倾向。
实验结果:女性偏男性化和偏女性化的倾向没有差异,但同性恋者较异性恋来说更为灵活,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大。
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女性在性反应系统(性唤起)和非性行为上的偏男性特质是独立、互不影响的。
换句话说,女性是否拥有较强的男性气质,与她是否对偏好的性别产生更强的性反应是没有关系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同性恋更倾向于“男性特有”的性唤起,有着更流动的男性女性气质,但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她们可以更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性取向。
Rieger指出,实验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志愿者大多是白种人、受过大学教育的而且居住在较为开放的美国地区。除此之外,很多人不愿意参加性唤起实验也可能导致结果的误差。
和LR小姐姐互动:你确定自己的性取向吗?你的性取向有没有发生过改变?
欢迎点击关于你的性取向,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