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裡的matters:獨立思考、多元創作、討論豐富……
幾日跟fide的對話下來,我想我可以整理一下這個主題了。首先,我要說一個大前題:關於社交、碎片式的生活記錄,前者是我不擅長,後者是我不一定會看的東西,這個大前題很重要,它關乎我對matters的觀看視角,以及我待在這裡的心態。
很早之前我寫過幾篇文章,都是關乎我怎麼從Facebook脫離出來的心境轉換。matters最吸引我的不外乎就是「不需要帶著假面的社交儀態與人往來」(雖然我本來就很不會假面,而且也煩於那些加友不加友、刪友彆彆扭扭的事),以及有人真的可以透過對話,將思考變深、變廣,而不只是很片面式的像Facebook按個讚、鄉民式的嘴一下:「你認真就輸了。」這種回應。而這樣更深入、更廣泛的思考方式,有助於「創作」的「想像」和「啟發」,這是matters有別於社交平台,甚至是有別於方格子、medium、探路客的差異!
不過,人湊在一起免不了會有群體意識、比較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matters來看,就有很多可以討論的事,比如說:
文章的深度V.S生活碎片的記錄
我應該不只一次跳出來講這件事,從最早有人評論「都是主婦們上不了檯面」的生活記錄,到前陣子大量社交式的互拍(中間還摻和這是一次雙重角色的扮演,或說欺騙。)我多少都有表示一下「到底什麼樣的文章夠格調出現在matters上?」我的想法。即使我不見得愛讀生活上的碎片記錄、不愛進入已形成互拍的社交模式裡,我都不認為誰是可以去評斷「誰的文章夠格調」出現在這裡。
關於這一點,我在〈寫在得不到文學獎以後的感言〉這裡有寫到:「如果中時電子報只讓有名氣的人來寫,有那麼多門檻,就失去網路的特性。」(所謂網路的特性就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的媒體」。)*中時電子報請自行改為matters。
假設真的把matters化作一個實體的社區來看,一個「完整」的社區,不會只有書店、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這些比較具有看起來較有藝文氣息、生活格調的區域吧?應該還會有你肚子餓了的飯館、小吃店,也會有你民生必須的超商或超市,比較傳統的社區可能還會有傳統市場、流動攤販,更完善的或許還能加入公立的運動場所,而那些播著轟隆轟隆的酒吧、舞池也都會在社區的一小角吧?或者還有像是我家對面的資源回收廠,都在在是生活裡可能出現的存在。
若拉回來看matters來看,一個以「一個自由、自主、永續的創作與公共討論空間」為宗旨的平台,為什麼三不五時就會有人要murmur一下「創作的水平」這件事呢?如果從實體社區觀看「書店越來越少」這件事,大部分的人贊同的應該會是:「我們要想盡辦法加緊推廣閱讀。」而不是一直對於「只顧生活不讀買書的人」懷揣著那種「你不讀書你好糟」這種心態吧!
Matters的特質其中一項是:透過大量的書寫、對話、討論,將思考變得深入、變得寬廣,並且往心裡紮下根、埋下一顆「你不知道會長成什麼樣的」種子。
先把「文章的深度」拿出來擺在前面寫,是要講接下來:「關於社交互動」這事。
我個人認為,已經離開社群網站、BBS、社交群組來到matters上,某些與人的互動往來模式是可以調整的。比如說,我幾次在留言裡都很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留言就非酸個你幾句、揶揄嘲諷一下不可?(這裡要強調不要特別愛對號入座。)那些不是「好好溝通」的對話方式啊!但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切換得很好,有些人可以圓融的讓它從互動裡滑過去,有些人客套的互動一下就過了,有些更可能是沒有意識到其實來到這裡的人都是對彼此全然陌生的,人與人的界線不會一開始就特別親膩啊!即使是matters大多數的用戶都是給人友善、溫暖的感覺,但不代表用戶之間「早就」相互了解且熟識了,對吧?
閱讀或書寫文章需要思考,人際關係的互動往來,也是需要時間思考的啊!
如果假定matters上的用戶都是和善友好的,那麼可不可以稍稍把那些太社會化的眉角收起來一下?這裡讓人覺最珍貴的地方,不在於「可以互相取暖」而在於「因為理解」而可以互相各自獨立存在這個平台,我從你的眼睛看到你看到的世界,你從我的文字看到我跟你完全截然不同的觀點,然後發現「喔~原來有人是這樣想的。」「原來有人是這樣生活的」……寫文章的深度需要時間去練文筆,人跟人的往來也需要一點時間去磨合,這才是matters有別於一般社交平台的地方。
再來談這件很多人都不想談的事:寫作的收益
我想這得回到讚賞公民想做的事來看。我最近終於搞清楚為什麼只要一談收益這事,就會有人覺得煩膩:很多人是沒有思考過「收益」而來的。(那就得回到上面說的,離開社群這件事來看。)
再拿實體社區的商店來看好了,我相信任何以「收益」為出發點的商店,絕對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將自己的東西推銷到別人的手中,有些人可能是用很誇大的去放大使用者需求,讓人買帳;有些人可能是把自己很美好的那一面包裝得更美好,讓消費者想要得到;有些人是盡可能的將自己可以收款的服務一次擺上,讓消費者怎麼樣都得選擺;有些則是不斷地推陳出新地想要得到被購買的可能……
假定matters真的是一個以「一個自由、自主、永續的創作與公共討論空間」,那麼「收益」這件事,為什麼不能被討論?不能被提起?
再從讚賞公民這個機制的角度來看:如果每個月花5美金,是為了給「好內容」支持。那麼做為一個讀者的必要條件就是思考「要支持什麼」,如果從上面我說的文章的深度和社交互動來看,我們得回頭去想:
「好內容」真的有那麼容易「產出」嗎?一個擁有相對能力產出「好內容」的人,需要透過matters來發表文章嗎?一個已經擁有「好內容」可以獲得「一定程度收益」的作者,真的需要這一點拍手的金源嗎?
那麼有沒有可能的是:matters是一個可以因為這樣的討論、互動的風氣,用更深更廣的思考模式,讓更多人可以從零到有、從有到好的創作產出,而我們都願意為這樣的產出給一點鼓勵、支持,以及「等待茁壯」的時間。
我心裡的matters,或說我這幾個月歷經的matters是這個樣子的:
不斷開啟我觀看世界的視角、不斷讓我思考很多我思考到別人沒想過的或是別人思考到但我沒想到的事,甚或有些時候扭轉了我本來的想像(比如叫別人幫我拍手變成我和朋友之間問候的方式)更有時候像跟阿嗅談論起生死,才發現我們共同都在思考「我憑什麼活著/我為什麼幸運的活著?」而在某一個瞬間感到心安了起來。更像fide彼此幾乎完全相反的習慣,卻慢慢一來一往的回應,更認識對方(中間有段時間我們幾乎不互動的)……而這些全然都是matters的特色。
更準確的說:
由外而內思考,由內而外的包容,然後更完整的學習表達自己想說的,這才是matters最大的不同。
圖:2014日本關西人孔蓋Canon AE-1
又,我好懶得找關聯,自己找好唄~